血清HE4、CA125、CA19-9联合检测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价值

/ 2

血清HE4、CA125、CA19-9联合检测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价值

粘桂粒徐东强邵磊

粘桂粒徐东强邵磊(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264400)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组织学类型复杂,其中以浆液性囊腺癌最为常见,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且发病率逐年增高。由于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手段,70%~80%的患者就诊时已到晚期,晚期卵巢癌患者五年生存率仅20%-30%。但是早期卵巢癌5年生存率可达90%。因此,寻找有效的早期诊断手段,提高早期卵巢癌的诊断率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根本途径。而肿瘤标记物是卵巢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1],把多种血清标记物结合起来,对提高卵巢癌的早期临床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1目的

本文是将血清HE4、CA125和CA19-9三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探讨其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价值。

2材料与方法

2.1材料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月~2011年4月在我院因盆腔包块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术后病理证实,将患者分为卵巢癌组和盆腔良性包块组。其中卵巢恶性肿瘤患者55例,盆腔良性包块患者73例;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妇女80例作为对照组。

2.2方法

采用罗氏E170电化学发光仪分别检测各组血清中HE4、CA125、CA19-9含量。

2.3统计学分析

统计分析所有数据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方差分析及t检验。

3结果

3.1卵巢癌组、卵巢良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卵巢癌组血清HE4、CA125、CA19-9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卵巢良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良性组血清HE4、CA125、CA19-9表达水平也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表达水平见表1。

表1三组中HE4、CA125、CA19-9含量比较(-x±s)

注:卵巢癌组与卵巢良性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卵巢良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

3.2卵巢癌组血清HE4、CA125阳性率分别72.7%和74.5%两者与同组血清CA19-9阳性率38.2%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良性组血清HE4阳性率为0,而CA125、CA19-9阳性率分别为28.8%、10.95%,即良性组中CA125、CA19-9的假阳性率明显高于HE4的假阳性率。(见表2)

表2三组中HE4、CA125、CA19-9阳性率比较

3.3HE4+CA125+CA19-9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是94.2%和78.8%,与单一指标检测方式比较,均可提高检测敏感度,但并不降低特异度。见表3。

表3HE4、CA125、CA19-9联合检测卵巢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4讨论

CA125是Bast用卵巢浆液性囊性癌细胞系作抗原免疫小鼠得到的一株单克隆抗体,属于IgG类糖蛋白,分子量约为500000[2],目前,CA125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肿瘤标志物的一种,为肿瘤表面抗原,但卵巢良性及恶性疾病、乳腺癌、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症性疾病及乳腺癌等均可导致CA125水平异常升高[3],从表2中可以看出CA125存在的一定的假阳性率,使CA125对卵巢癌的诊断特异度降低,CA125联合其他肿瘤标志物检测,对于及早发现卵巢肿瘤,提高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CA19-9是Koprowski用结肠癌细胞株免疫小鼠而得到,存在与肿瘤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膜上,在很多种上皮细胞类恶性肿瘤中含量均可增高,CA19-9在卵巢癌中有诊断意义,但是CA19-9在卵巢癌中阳性率仅为30-60%[4],单独检测灵敏度不够,所以和其他肿瘤标志物联检效果更佳。

HE4基因全长仅约为12kb,定位于染色体20q12-13.1,最早由Kirchhoff等在人附睾上皮细胞中发现,认为是附睾特有的编码与精子成熟有关蛋白质。在卵巢恶性肿瘤中,HE4表达上调,但在多数非卵巢恶性肿瘤及卵巢正常组织中,HE4几乎不表达或低表达[5]。从表3中可以看出,HE4的特异度达到100%,但是HE4的灵敏度又没有CA125高,所以三者联合检测既提高灵敏度,而特异度又没有很大的下降。

综上所述HE4、CA125、CA19-9联合检测对于早期发现卵巢癌,提高卵巢癌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立安,李亚里,李红霞.卵巢癌生物标记物研究进展.MedicalJournalOfthehinesePeople'sArmedPoliceForoces,2008,19(11):1038-1040.

[2]MagginoT,GadducciA.Serummarkersasprognosticfactotsinepithelialovariancanceranoverview.EurJGvnaecolOncol,2000,21(1):6466-6468.

[3]OralsR,RubinS,ThomasG,etal.Epithelialovariancancer[M].Philadelphia:LippincottWilliamsandWilkins,2000,36‐38.

[4]曹涛,刘芳艳.肿瘤标记物的临床应用.中国全科医学,2010,13(34):34.

[5]KirehhoffC,HabbenI,DellR,etal.AmajorhumanepididymisspecificcDNAencodesaproteinwithsequencehomologytoextracellularproteinaseinhibitors[J].BiolReprod,1991,45:350-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