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医院颈部血管超声在脑卒筛查工作中的实际应用及存在的相关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8-18
/ 1

浅谈基层医院颈部血管超声在脑卒筛查工作中的实际应用及存在的相关问题

汪河

汪河(甘肃省陇南市康县第一人民医院B超室746500)

【摘要】目的:评价分析颈部血管超声在脑卒筛查工作中的实际应用及存在的相关问题。方法:在某社区1357例居民信息中抽取860例居民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采用颈部血管超声对居民进行脑卒筛查,将筛查的结果进行记录、统计和分析。结果:入选居民中,高危人群居多,占一半以上,其次是潜在高危人群;通过医院颈部血管超声的检查,脑卒患者的斑块检出率较高,然后是高危人群,一般人群所占比例和斑块检出率都明显较低。结论:入选居民中脑卒患者所占比例虽然不高,但是高危人群和潜在的高危人群居多。通过颈部血管超声的检查,能够及时的发现病症,对患者尽早的进行治疗,有效的降低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但是,由于基层医院设备不够精确,因此斑块检出率的准确性还待进一步的验证。

【关键词】颈部血管超声;脑卒筛查;实际应用;相关问题【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15-0229-01

:脑卒别名脑中风,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急性脑血管疾病,由血液循环受阻引起,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征。

主要症状表现为猝然昏倒、进入昏迷状态,神经麻痹,身体出现扭曲,无法正常行动等[1]。病情变化较为迅速,病程越久越容易恶化,且易与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并发,中老年患者较为常见,严重的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并对患者的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和压力。因此,应该及时进行预防和诊治,积极的配合治疗。本研究就针对基层医院颈部血管超声在脑卒筛查工作中的实际应用和存在的相关问题做进一步的分析探讨,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4年7月-2015年1月在某社区1357例居民信息中抽取860例居民进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其中脑卒患者42例,高危人群668例,潜在高危人群90例,一般人群60例;男447例,女413例;年龄范围35~90岁,平均年龄(56.15±15.37)岁;所有入选者均符合卫生部规定的筛查标准且为自愿参加,排除患有心脏、肝肾等器官功能性障碍以及精神疾病的居民[2]。居民检查的结果与性别、年龄等一般性基础资料,比较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检查方法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和频率为12MHz的探头对居民进行血管探测性检查,观察记录居民的颈部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内外动脉主干及分支的血流速度、血流频谱特征,检查环境为密闭安静的空间。

1.3观察指标观察记录入选居民的血流速度、血流频谱特征是否存在异常,以及血管斑块的检出率,其中斑块检出率=(不同人群斑块检出数/对应居民例数)×100.00%。

1.4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1.0对收集获取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主要采用百分数表示,以ɑ=0.05为检验标准,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结果显示:所有入选居民中,高危人群所占比例明显较高,占77.67%,是所有入选居民的一半以上,其次是潜在高危人群占10.47%;检出率比较:脑卒患者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他人群,占入选居民的4.88%,斑块检出率为70.67%。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如下表1所示:

3讨论

近年来,脑卒患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涨和年轻化的趋势,严重的威胁到了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尤其是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同时,基层人民由于资金、设备不全等因素,常常错过最佳的治疗日期,也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展成脑卒进而增加患者死亡率的一大因素[3]。因此,卫生部在各基层设立了医疗基地进行免费的基层颈部血管超声检测,通过探测居民颈部各处动脉血管,及时尽早的发现居民是否存在心脑血管疾病隐患,并为患者选择最佳的治疗时间控制患者的病情,能够有效的降低脑卒疾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4]。但是,由于基层医院资金不足或其他因素,导致医院设备常常出现老化和不够精密的情形。因此,对居民进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测时斑块检出率的精确性、灵敏性,有待进一步的评估和提高。

参考文献[1]岳伟,刘彬,于德林,等.天津市城市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超声筛查结果分析[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5,(04):275-279[2]张晶,张小英.评价颈部血管超声在脑卒中危险因素人群筛查中的作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09):1213-1215[3]吕智娴.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血管超声的临床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4,(09):1049-1050[4]尹蔚群,周特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部血管超声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3,(20):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