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镜污染的现状与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消化内镜污染的现状与控制

刘立新

刘立新(湖北省黄石市第二医院胃镜室湖北黄石435002)

【摘要】消化内镜对消化道疾病诊治有极其重要的价值,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普及,其临床应用日趋广泛,然而,由于内镜构造精细,材质非凡,许多部件不耐高温、高压,加上临床使用周转频繁,给清洗、消毒和灭菌工作带来困难,导致内镜污染较为严重,已成为当前医院感染治理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消化内镜感染控制消毒

【中图分类号】R6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1)24-0128-01

1内镜污染的现状

1.1污染的主要微生物消化内镜的医源性传染的微生物主要有:幽门螺杆菌、沙门氏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及结核杆菌[1]。笔者从2007年-2010年内镜监测发现,消毒后的内镜及其配件污染的微生物主要有大肠埃希菌、枯草杆菌、草绿色链球菌等。

1.2消化内镜及配件的污染情况笔者从2007年-2010年对消毒后的胃镜、肠镜、活检钳及消毒剂灭菌效果进行监测,结果证实,经常规清洗消毒后消化内镜及附件的消毒和灭菌效果不理想,污染仍然存在。

1.3消化内镜消毒现状存在基础设施较薄弱,胃镜数量与检查人数矛盾突出,消化内镜仅用清水冲洗抽吸管腔、对活检钳未进行灭菌。

2污染的主要原因

2.1基础设施清洗、消毒、检查、按诊均在一狭小房间进行,致使正规消毒方法无法实施。

2.2清洗不彻底。

2.3消毒剂和消毒方法选择不当,作用时间不够。

2.4未正确使用消化内镜消毒技术规范要求。

2.5保存不当。

3控制措施

3.1加强对内镜操作人员和洗消人员的管理,严格培训强化消毒观念,确保各项洗消制度的实施,做好自我防护。

3.2严格遵守内镜清洗消毒原则凡穿破粘膜的内镜附件也应达到灭菌。凡进入人体通道与管腔粘膜接触的内镜及附件,用前应达到高水平消毒。

3.3配备相应的内镜及清洗消毒设施设单独清洗消毒室和诊疗室,配备专用流动水清洗消毒槽,不同部位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分室进行,或分时间段进行,不同部位内镜的清洗消毒设备分开。内镜及附件数量应与医院规模和接诊病人数相适应,保证使用前能达到相应消毒、灭菌合格的要求。

3.4正确彻底的清洗

3.4.1清洗应注重的问题凡能拆卸的部件都应拆下,单独浸泡,机械清洗不能全部代替手工清洗,对于某些通道,精细仪器和较难清洗部位必须手工清洗,清洁刷应一次性使用或每次用前进行清洁和高水平消毒或灭菌。清洗后要充分干燥内通道。

3.4.2清洗时应加酶酶能有效地清除粘附于内镜管腔及附件上的有机物,增加内镜的洁净度,从而大大地提高清洗后的消毒效果[2]。

3.4.3正确选用消毒剂我国《消毒技术规范》推荐用于内镜消毒或灭菌的消毒剂主要有戊二醛、过氧化氢、过氧乙酸、邻苯二醛、酸性氧化电位水。2%戊醛是我国目前内镜首选的消毒剂,此消毒剂具有广谱、高效杀菌作用。由于戊二醛对人体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因此器械使用前必须用无菌水漂洗,以清除器械上的残余戊二醛。

3.5选择正确的消毒方法

3.5.1软式消化内镜采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消毒或者灭菌时,浸泡时间为:①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不少于10min;②结合杆菌:分支杆菌等感染患者使用后的内镜浸泡不少于45min;③灭菌的内镜必须浸泡10h;④当日不再继续使用的需消毒内镜,应延长消毒时间至30min;⑤每日诊疗开始前,必须再次消毒,消毒时间不少于20分钟;⑥非全浸泡式内镜的操作部,必须用清水擦拭后再用75%乙醇擦拭消毒。

3.5.2内镜附件①活检钳、细胞刷、切开刀、导丝、碎石器、网篮、造影导管、异物钳等内镜附件必须一用一灭菌。首选方法是压力蒸汽灭菌,也可以用环氧乙烷或2%碱性戊二醛浸泡10h灭菌;②弯盘、敷料缸等应当采用压力蒸汽灭菌;③非一次性使用的口圈可采用高水平消毒;注水瓶及连接管采用高水平以上无腐蚀性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注水瓶内的用水应为无菌水,天天更换。

3.6内镜的保存消毒后内镜管道用75%酒精冲洗、干燥,垂直悬挂于专用洁净柜内,贮柜应保持清洁干燥防霉,灭菌内镜及附件按无菌物品要求贮存。

3.7加强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消毒剂浓度必须每日在使用前定时监测并做好记录。消毒后的内镜每季进行生物学监测1次,灭菌后的内镜,每月监测1次。采样部位为内镜的内腔面,用无菌注射器抽取10ml含相应中合剂的缓冲液,从待检内镜活检口注入,用15ml无菌试管从活检出口处收集。合格标准:消毒后的内镜细菌总数20cfu/件,不能检出致病菌;灭菌后的内镜,无细菌生长。

综上所述,内镜操作人员要认真贯彻和落实卫生部颁发的《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进一步规范内镜清洗消毒工作,加强内镜的清洗消毒和消毒效果监测,切实提高内镜消毒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刘俊霞,王欣森.消化内镜医院性感染的预防[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3,1958-59.

[2]李六亿,巩玉秀,武迎宏等.内镜清洗消毒方法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9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