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学生常见疾病分析及预防

/ 4

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学生常见疾病分析及预防

董岩程铭刘红梅

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100023

【摘要】目的:了解该校校医院门诊就医学生常见疾病的分布情况,以便对学生常见疾病进行有效预防、诊断及治疗。方法:对该校校医院2015年1至12月患者就诊情况进行收集分类并统计分析。结果:2015年1至12月该校医院门诊就诊人数共计17013人次,其中各科室就诊人数如下:内科8086人次,外科5210人次,妇科1583人次,口腔科929人次,中医科892人次,保健科311人次,常见疾病约20种。在校医院就诊患者中,内科疾病最为常见,约占就诊人数的47.53%,其次外科疾病约占30.62%,妇科疾病约占9.3%。结论:高校医院应加强全校学生的预防保健及健康知识宣教,提供医疗服务及疾病的防控工作,应对学生常见疾病做出准确诊断并积极治疗。

【[关键词】高校医院;大学生;常见疾病;疾病预防;

AnalysisandPreventionofCommonDiseasesofStudentsinBeijingUniversityofBiochemistryandChemicalEngineering

Dongyan,MingCheng,Liuhongmei*

CollegeofBiochemicalEngineeringofBeijingUnionUniversity,Beijing100023

[Abstract]:Objective:Tounderstandthedistributionofcommondiseasesinhospitaloutpatientclinics,soastoeffectivelyprevent,diagnoseandtreatstudents'commondiseases.Methods:ThepatientswerediagnosedandanalyzedfromJanuarytoDecember2015.Results:FromJanuarytoDecember2015,thenumberofoutpatientvisitsinthehospitalwas17013,Amongthem,thenumberofmedicaldepartmentsisasfollows:8086medicalpersonnel,surgical5210people,gynecology1583people,929peopleinthestomatology,892Chinesemedicine,healthcare311people,andcommondiseasesabout20species.Intheschoolhospitalpatients,internalmedicineisthemostcommondisease,accountingfor47.53%ofthenumberofvisits.Followedbysurgicaldiseasesaccountedforabout30.62%,andabout9.3%ofgynecologicaldiseases.Conclusion:Thehospitalshouldstrengthentheschoolstudents'preventivehealthcareandhealthknowledgemission,providemedicalservicesanddiseasepreventionandcontrolwork,shouldbeaccuratediagnosisofstudentscommondiseasesandactivetreatment.

[Keywords]:Collegehospitals;collegestudents;commondiseases;diseaseprevention.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发展,大学生的医疗卫生保健及卫生防疫工作也日渐突出。国内对高校大学生常见病一直较为关注[1—3]。高校学生是祖国重点培养的人才,也是祖国未来的核心支撑者,然而高校学生健康问题日益突显,学生最直接接触到的便是校医院门诊,这便为了解本校师生健康情况提供最可靠,也最直接的数据来源。为了加强对在校大学生常见病的预防控制,及时了解大学生常见病发病情况及发展规律,保障我校师生的身心健康,为高校的预防保健工作提供参考,以便更好地结合实际开展在校大学生的常见疾病的防治,我校严格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及《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等的要求。现对2015年1月?2015年12月就诊我院的在校学生的常见疾病进行统计分析,了解我校常见疾病的发病特点、分布规律、主要原因及学生的健康状况,以进一步更好地为开展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并给出相应有针对性的有效处方,同时为给大学生健康与疾病等相关知识的普及性分析提供有效数据,这对做好疾病的防控及对师生的身心健康的促进具有积极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校医院2015年1至2015年12月门诊就诊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全年学生就诊共计17013人次,其中男性患者2319人,女性患者14694人,年龄16?27岁,男女之比为1:6.34。

1.2研究方法

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4]对疾病进行分类统计,并按照就诊科室情况进行统计分类,分别计算出各类常见疾病的就诊人次数和相对比例;各种疾病的构成情况以某种疾病占就诊总人数的百分比表示,并对上呼吸道感染(以下简称上感)、胃肠道疾病、运动损伤、妇科疾病、口腔疾病、皮肤病等疾病作进一步的统计分析。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统计推断采用x2检验进行显著性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全年门诊就医学生总体情况2015年1月至12月门诊学生就诊总人数17013人次,同时存在2种及2种以上疾病的患者939人次,占总就诊人数的5.52%,主要是女性患者。内科疾病就诊人数8086人次,其中就诊的内科疾病主要有9种,占内科就诊疾病的94.74%(7661例次);其次是外科及妇科,分列第2、3位。按就诊人数及每种疾病占就诊总人数的百分比从高到低依次排序(表1)。

通过统计学比较显示:内外科疾病就诊情况男女生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因我校为理工院校,女生人数远超于男生,我校就诊患者中女生占86.37%,妇科的痛经、月经不调等疾病亦多发。

2.3校医院前10位单病种例数及比例(见表3)

根据我校校医院收集整理的数据分析,内科疾病主要是呼吸系统疾病,多为感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主要就诊疾病为急性咽炎、疱疹性咽峡炎、急性细菌性扁桃体炎、副鼻窦炎、过敏性鼻炎,其他均为普通感冒,没有流行性感冒的记录;其次在胃肠道疾病中,急性胃肠炎、腹痛(以急性阑尾炎、泌尿系结石、急性胆绞痛为主)、慢性胃炎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多发;外科疾病主要是急慢性运动损伤、甲沟炎,伟肿、毛囊炎、皮肤挫裂伤、踝关节扭伤、颈椎病、腰间盘突出及髌腱韧带损伤;妇科疾病主要是痛经、月经不调;口腔疾病中牙体牙髓疾病、牙龈炎、牙体缺损及牙周疾病的发病率达80%;皮肤科疾病主要是真菌感染、痤疮毛囊炎,过敏性皮炎及湿疹占皮肤类疾病的75%;眼科疾病主要结膜炎、眼肌疲劳;传染科疾病主要是水痘、麻疹等;神经精神心理疾病以焦虑及抑郁症为主。

3讨论

通过对我校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校学生到校医院就诊的病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校医院门诊就诊患者疾病类型复杂多样,涉及多个专业的多种疾病。

3.1内科疾病

此次调查分析显示,我校学生常见疾病中以内科疾病中的呼吸道疾病比例最高(38.28%),明显高于其他类疾病。主要是因感冒和流感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高校是人口密集场所,彼此之间接触的机会非常多,学生的集体生活环境为疾病传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使得高校师生更易.受到病毒及细菌等病原体的感染;睡眠不足、作息时间不规律等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缺乏对疾病的保健常识亦有一定的关系;除了生活习惯的影响之外,天气原因也会影响疾病发生概率。不少学生在季节转换期间,温度骤降时不注意及时添加衣被等,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从而引发患病几率上升。第二内科常见疾病是消化系统类疾病,就诊人次相对较多的一部分原因是不少学生忽视饮食卫生安全,经常在校外饮食摊点用餐,而饮食摊点缺乏卫生监督管理,无照经营,为赚取更高利润而忽视卫生条件,把不干净的食物卖给附近在校大学生,以至于埋下高患病率的祸根;除了饮食摊点不卫生的外因之外,如今学生还会有饮食无规律、酗酒、暴饮暴食或减肥节食等不良饮食习惯,由此看来,也可以分析出当今高校学生仍缺乏清洁卫生饮食以及健康饮食等的防病意识。

除了外环境的影响,心理原因也是患病的导火索。高校学生由于课程多、学习负担重,心里会承受一定的压力,又对新的复杂人际关系、生活习惯、地理环境等的变化感到不适,又承受新压力,长此以往,会对生理和心理等各方面都会造成极大的损伤。而压力产生的情绪或情感通过对大脑皮层的刺激而引起机体变化,影响腺体的正常代谢,降低机体的免疫能力[5]。因此,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卫生习惯以及生活习惯的养成,还要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

为有效的预防上感及腹泻等消化道疾病的发生,应做到以下几点:适当锻炼身体增加抵抗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室内环境清洁、空气新鲜及做好通风工作;注重健康饮食及避免“病从口入”,加强卫生宣传工作,最主要的便是增强自我防病意识。

3.2外科疾病

位于第二位的是外科疾病,大部分为运动损伤。运动损伤是影响学生的健康及致残的疾病之一,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疾病,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有:对运动技能不熟悉,造成技术操作性错误;,其次因准备活动不充分而导致运动损伤也占相当多的比例。因此,防治运动损伤应作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重点。预防运动损伤一定要从思想上加以重视,以预防为主,从多方面着手,加强学生运动安全、运动损伤常识、运动规则的教育,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维护和改善运动场地,注意易损伤部位的训练,提高运动技能,认真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以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加强运动损伤处理的健康宣教,尽量将运动损伤的危害减少到最小。

3.3妇科疾病

因我校为理工院校,女生在我校的学生中比例约占77%,我校就诊患者中女生占86.37%,妇科的痛经、月经不调等疾病多发。

精祌因素在痛经的影响因素中至关重要。由于当今女大学生所面临的压力大:沉重的学习压力、严峻的就业形式、再加上青春期的躁动、情感挫折、人际交往不良等,如果这些压力不能得到适当的排解,会致学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而这些情绪易引发痛经[6],而痛经又会引起下次月经前的恐惧、焦虑心理,如此反复,形成恶性循环。

月经不调亦是我校女大学生主要的妇科疾病,其原因在于精神压力过大、过度疲劳、环境适应不良、营养不良等。这些因素可通过大脑皮层的神经递质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之间的相互调节和制约机制,从而导致月经失调[7]。而女性的月经失调又会连带产生其他妇科疾病,例如内分泌失调,严重可致不孕。所以在校女学生出现这类疾病时,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就医。

女大学生的妇科疾病构成有着它的独特的原因,而这些原因是可以通过努力消除的。这就要求我们高校校医要充分认识到生殖健康的重要性,确实作好学生的生殖健康教育及卫生保健工作,加强生殖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及必要时开设生殖健康咨询门诊,在学生的知、信、行上下工夫,让学生获得生殖健康。

3.4传染病防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突然发生且导致公共健康损害的原因不明的疾病[8]。学校属于特殊场所,是学生聚集地,现已成为公共卫生事件流行主要场所,学生也变成为主要受害群体[9]。因此控制学校传染病事件,降低对学生的健康危害,学校疾病控制工作面临着重大挑战[10]。

传染病主要通过三个环节流行:传染源、易感人群及传播路径,切断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能有效阻止其流行。首先传染源的控制:新生入学全面体检、患病不适及时就医、及时隔离治疗,与其接触密切者进行医学检疫。其次切断传播路径:传播的主要路径有空气、消化道、接触、血液、虫媒等传播。学校要教育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室内通风、注意饮食卫生;督查餐饮等与学生密切接触的部门,按照相关规定整体消毒。最后易感人群的保护:开展卫生保健宣教培训会,利用多种宣传形式让学生全面了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提倡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校医院适时免疫接种,如接种卡介苗、乙肝疫苗等,让学生获得相应免疫力,降低发病几率[11]。

为了保障高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保证师生的身体健康,坚持以预防为主,对于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执行“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进而有效提高控制效果[12]。通过健康教育做到群防群治,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传染病在校园内爆发和流行。学校要加强工作管理,这就需要全院的师生员工、各个部门采取积极预防措施,完善联防联控机制,以防传染病流行,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3.5其他

对于大学生常见的神经衰弱、脾胃不和、痤疮及妇科常见病等疾病,可以辨证论治的中医中药调理治疗,我们应发挥高校医院中医科的诊疗特色,做好理疗、针灸、按摩、拔罐等治疗,从我校的临床实际及学生需求出发,不断完善中医中药治疗,不定期给予相应的健康小贴示,切实解决学生就诊中医的难题。

眼科就诊病人这几年呈上升趋势,这与大学生临近考试熬夜、看书和上网时间过长,特别是有些学生经常上网打游戏,以及带隐形眼镜、卫生消毒不彻底等有关。校医应加强用眼卫生的宣教,适当上网、微信等,定时休息并坚持户外运动,以调节神经、改善视力、减轻疲劳等。

口腔疾病主要是口腔溃疡、齲齿、智齿冠周炎、牙龈炎。其中口腔溃疡发病率相对较高,可能与学生考试前一种应激反应精神紧张有关,要随时保持口腔的清洁,做到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平时多饮水,还要注意保暖,防止上呼吸道感染等。

学校常见疾病是可以预防的,通过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有计划、有目的教育过程,促使学生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增强学生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就可以预防学校常见疾病的发生。

笔者建议,针对高校门诊就诊疾病的分布特征情况,应采取以学校为主的综合干预措施:如改善卫生条件,加强宿舍、教室及食堂等公共场所的通风、注重食堂的卫生管理监督,确保饮食安全;高校在新学期的开始要常规开展门诊就诊疾病的预防保健知识和健康教育等活动[13],充分向大学生宣传健康卫生知识,尤其加强大一新生的教育力度,培养良好生活方式的建立,让其掌握最基本的安全防护和自我保健知识;校医院积极做好改善软硬件条件、提供医疗服务及疾病的防控工作,根据疾病的分布特征,对就诊疾病进行常态化监控,并在各种疾病的高发期,校医院应加强医疗巡诊、提前做好预防保健、心理卫生讲座等健康知识宣教工作。

参考文献:

[1].樊秀云与陈金红,潍坊医学院2002~2003学年大学生门诊常见疾病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5(08):第705页.

[2].郑艳平与刘红军,湛江师范学院2003~2004学年学生常见门诊疾病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6(01):第86-87页.

[3].王淑芬,徐粒子与方俊,安徽省学生近20年常见病患病情况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7(07):第609-610页.

[4]KruseM,TaillonH.Theclinicaldocumentationimprovementspecialist’shandbook[M],HcproInc,2011.

[5].张凤梅,山东理工大学新生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中国学校卫生,2006(06):第535-536页.

[6].顾美皎妇女保健学[M].武汉:科学出版社2004:30-32.

[7].高苒,1774例妇女病普查分析.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第五卷(第10期):第1647页.

[8].李群,2004-2010年自贡市学校和幼托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1.27(9):第692-694页

[9].邢秀雅等,安徽省2004-2009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11.32(10):第1231-1233页[10].韩俊锋与王子军,我国2006-2008年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10(04):第463-465页.

[11].杨丽,高校学生常见疾病分析及预防.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35):第250页

[12].周志忠,让蔚清与陈焱,湖南农村中小学校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评估方法的初步研究.实用预防医学,2012(01):第4-7页.

[13].王琼波,石晓与魏永义,大学生健康状况及常见疾病调查.中国医药导报,2009(26):第120-121页.

注:基金项目:北京联合大学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教学促进-双培计划虚拟教室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