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肥胖症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5-15
/ 2

儿童肥胖症的临床分析

刘淑艳

刘淑艳

(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爱辉镇中心卫生院164300)

【关键词】儿童肥胖症分析

【中图分类号】R723.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5-0133-02

临床上将肥胖症(obesity)分为继发性和单纯性肥胖两类,其中继发性肥胖是指因脑部疾病、内分泌紊乱以及一些少见的遗传性综合征引起的肥胖,本节所论及的肥胖症系单纯性肥胖。这种营养不良性疾病的主要特点是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超过了正常生理需要量,并有害于健康。肥胖症在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已是一个突出问题。我国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肥胖症在儿童中的发生率也呈明显增多的趋势。肥胖症患儿不仅有活动不便、对外界反应能力低下、不能抵抗各种感染和心理自卑等影响,而且有日后出现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呼吸通气不良和胆结石等疾病的潜在危险。儿童时期的肥胖症常是成年期肥胖症的开端,如在儿童时期对具有肥胖症表现的儿童进行适当的预防和治疗,则可有效地防止肥胖症的发生和发展。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共收治18例肥胖症儿童,其中男性8例,女性10例。年龄在2~6岁之间,平均年龄在4.2岁。儿童单纯性肥胖常起始于幼年,4岁左右被称为“危险期”。儿童肥胖症发生的年龄越小,其后持续进入成年期肥胖症的危险性越低。肥胖症患儿的食欲一般超过正常儿,或曾有过食欲旺盛的时期,以后转为正常,喜食淀粉类和油脂类食品而不喜食蔬菜是其特点。

1.2结果:18例儿童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极治疗后,体重和健康程度均有所下降。

2治疗方法

到目前为止,单纯性肥胖的治疗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控制能量摄入和增加能量消耗,其他方法都是围绕这个关键进行。近年来开始出现对肥胖症使用基因治疗、激素治疗等方法,目前仅处于研究阶段,其效果和不良作用尚有待观察。在儿童肥胖症防治中,最合理的目标是预防体重进一步增加而非体重减轻,具体措施是调整饮食和增加体育活动。增加一般的活动和游戏要比结构化的锻炼计划要更有效,儿童期参加体育活动有利于养成长期爱运动的生活方式。

2.1纠正饮食和生活习惯

改变喜吃零食、喜好肥腻食品等不良饮食习惯,按照营养平衡的要求安排日常饮食,此项改变常需要整个家庭的支持和配合。应限制每日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等坐姿活动的时间,鼓励肥胖儿童进行体育锻炼。由于这些儿童进行体力锻炼比较困难,可以选择容易接受的方式,慢走是比较常用而有效的方式,每日应保持半小时以上时间的慢走。

2.2控制饮食

儿童时期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的阶段,因此饮食控制必须在保证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前提下进行。饮食控制仅限于对一些供能营养素,而不是所有的营养素,具体方法是:能量一般5岁以下限于2510~3340kJ/d(600~800kcal/d)、5~10岁3340~4180kJ/d(800~1000kcal/d)、10~14岁4180~5020kJ/d(1000~1200kcal/d)。能量的来源主要应为糖类,但对低分子糖类(如糖果、蜜饯和蔗糖等)也要限制。部分能量来自蛋白质,蛋白质每日不宜<1g/kg,甚至可达3~4g/kg。脂肪则需限制,由于其亦为生长发育所必需,且有使食欲下降的饱腻作用,故限制不宜过苛,以控制在占膳食总能量的20%~30%为妥。蔬菜和水果应大力提倡作为膳食的主要成分,因其不但可以提供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还可以满足食欲,免除饥饿的痛苦。饮食的控制要循序渐进、因人而异的原则,开始只要求制止体重的异常增长,待适应了饮食控制后,可进一步使体重逐渐下降,但是当体重达到仅高于同龄儿童正常体重范围的10%左右时,说明饮食控制有效,可在现有饮食的基础上不严格限制食物。

2.3体育锻炼

由于要照顾到肥胖症儿童的生长发育,饮食控制实际上很难完全达到预期的要求。因此进行适当的体力活动,增加能量的消耗常是达到治疗目标的关键。多数肥胖症儿童因活动后易发生气短而不爱活动,需将体育锻炼的治疗意义向他们说明,并为他们制订易于坚持、寓乐其中的方案。

2.4心理治疗

肥胖症儿童往往有自卑感,不爱在公开场合活动,对治疗缺乏信心等心理行为障碍常影响其治疗的总体效果。因此不断鼓励他们,解除他们的心理负担,向他们提供治疗的知识等心理治疗相当重要。

2.5药物治疗

由于目前的药物疗效并不持久,且有不良反应,一般不主张儿童使用药物治疗肥胖症。具有降低食欲的药物,可用于重度肥胖症作辅助治疗。一般可用苯丙胺2.5~5mg,于餐前半小时口服,每日2次,6~8周为1个疗程。

3讨论

精神受刺激、情绪不稳定等因素可能促使一部分人的迷走神经兴奋,胰岛素分泌增加,食欲亢进而造成肥胖。不同的个体,其具有的参与脂类代谢和能量生成的酶(如酯酰辅酶A酶、钠/钾ATPase等)的数量和活性不尽相同,促使热量以热生成形式消耗的酶数量或活性过低,或者促使热量以脂肪形式在体内积聚的酶过高,都会影响人体的胖瘦。对爱哭闹的儿童给予奶瓶喂奶作为安慰的方法、过早添加高能量的辅食、某些家长误以为“越胖越健康”而经常给予高能量的零食(如巧克力、奶油和糕点等)都可造成能量摄入过剩而导致肥胖。根据肥胖的病理改变是脂肪细胞的数量增多还是体积扩大,将肥胖症分为增生性和肥大性肥胖两种。临床经验证实,增生性肥胖较难治疗。目前已知,脂肪细胞的数量受遗传和幼年时饮食的影响,儿童时期的超量饮食可以导致脂肪细胞数量增多引起难治性肥胖。

参考文献

[1]秦琦;幼儿肥胖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效果评价[D];吉林大学;2007年.

[2]王荔;超重及肥胖儿童健康生活方式知、信、行干预实验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