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晚期孕妇心电图短P-R间期现象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1-11
/ 1

妊娠晚期孕妇心电图短P-R间期现象的探讨

顾丽娅

顾丽娅(贵州省六盘水市水矿集团总医院心电图室贵州六盘水553000)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孕妇心电图短P-R间期发生的机理。方法选取300例妊娠晚期孕妇的心电图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出现短P-R间期孕妇的心电图为29例,占总例数的9.7%。结论妊娠晚期孕妇出现短P-R间期与妊娠晚期血容量增加、心脏负荷加重,心肌缺血、缺氧、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以及膈肌上抬、心脏向左后上方移位等生理因素有关,可与房室传导旁道的短P-R间期相鉴别。

【关键词】妊娠晚期心电图短P-R间期

【中图分类号】R71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1-0151-01

妊娠晚期是指大于28周的妊娠,此期是机体处于生理和内分泌变化的特殊时期,我们在平素工作中发现妊娠晚期孕妇在住院期间常规心电图体检中出现短P-R间期的现象较多,故选取2009-2011年在我院产科住院的300例、妊娠大于28周孕妇的心电图作为研究对象来探讨妊娠晚期孕妇出项短P-R间期的现象及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选取2009-2011年在我院产科住院后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的妊娠晚期孕妇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在23-36岁之间,平均年龄在27.2岁,排除既往心脏疾患,常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辅查正常,心率现在60-100次之间。

1.2方法:采用北京美高仪(MGY-S)12导联同步自动分析仪进行描记,受检者在安静状态下采集、采取仰卧位用25mm/s的走纸速度和10mm/mv的增益记录,取基线平稳、图形清晰的导联来测量P-R间期,采用仪器自动分析和人工分析两种方法判断结果。

1.3诊断标准:诊断短P-R间期是在窦性心律,心率60-100次/分,P-R间期小于0.12秒、短而固定。QRS波群时限及形态正常,QRS波起始部无预激波的标准诊断的。

2结果

妊娠晚期300例中有29例心电图有短P-R间期现象,比例为9.7%,(P-R间期为0.06-0.11秒)选取的病例既往无明显心悸等不适症状。

3讨论

成人P-R间期正常值为0.12-0.20秒,P-R间期反映激动从心房经房室结、希氏束和束支普肯耶纤维的传导时间,P-R间期是随窦性心律的增加而呈反比的。虽然P-R间期的长短与心率的快慢有关,但在数值上都不应小于0.12秒,如果P-R间期小于0.12秒时,即代表房室传导时间过短。短P-R间期常见于几种情况;①异位心律起搏;为靠近冠状静脉窦口处发出的冲动,其冲动较易进入房室结故P-R间期较短。②等律性房室脱节,这种心律心房和心室是分离而钩拢的[1]。③存在房室传导旁道。④房室传导加速,解剖结构短小的房室结等。我们选取的病例在刺激迷走神经等方法后可排除异位心律起搏。选取病例中心电图QRS波群起始部无预激波,故可排除W-P-W综合征。考虑短P-R间期与以下因素有关,在妊娠晚期,由于妊娠晚期的心血管系统和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改变,妊娠后期雌激素水平升高、新陈代谢旺盛、交感神经活动增强等因素,妊娠后期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交感神经的作用系通过介质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当心脏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肾上腺素能受体,引起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排血量增加。并通过通道蛋白磷酸化作用,改变细胞膜上离子通道的通透性和其他细胞功能,使心肌细胞出现兴奋性效应,即促使心率加快和传导加速。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肌细胞的具体作用主要包括增加自律性。加快房室交界区的传导、缩短不应期[2]。且与妊娠晚期血容量增加、心脏负荷加重、心肌缺血、缺氧、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子宫增大,腹压增高使膈肌上抬,心脏位置向左后上方移位等因素有关。另外房室结对缺血、炎症和药物影响颇为敏感,当心肌缺血缺氧时常出现短暂的不恒定的房室结功能性改变。妊娠晚期当心脏冠脉痉挛时,可导致心肌缺血缺氧,造成房室结部分组织缺血,使房室结的部分功能发生改变。如由后结间束的房室束附加束或房室束短路传导,即构成短P-R间期[3]。综上所述,考虑妊娠晚期孕妇心电图的短P-R间期不是因为传导途径的异常所致,而是一系列生理变化所致,随着分娩后大多会消失,可与异常房室传导旁道心电图相鉴别。

参考文献

[1]郭继鸿,心电图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41-742.

[2]姚泰,吴博威,生理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16.

[3]崔梅花,妊娠期心电图短P-R间期现象及临床意义,中国妇幼保健200924.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