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互动健康教育模式在小儿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观察互动健康教育模式在小儿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胡晓晔

胡晓晔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200233)

【摘要】目的:探讨观察互动健康教育模式在小儿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94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47例为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另47例对研究组行观察互动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合作程度、家长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满意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骨折患者护理中应用观察互动健康教育模式,提高了患儿治疗依从性,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住院费用,控制了并发症的出现,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观察互动;健康教育;小儿;骨折;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5-0288-02

观察互动模式属于双向性护理形式,在护患关系平等的基础上,促使患者参与护理,培养其自理能力。在健康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促进了护理干预的发展,使其应用更加广泛[1]。儿童生病就医时,由于其心理发育不够成熟,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医院恐惧,而医院恐惧直接影响着患儿护理依从性,制约着患儿早日康复。为了提高骨折患儿治疗的效果,本文探讨了观察互动健康教育模式在小儿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以我院收治的94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行观察互动健康教育与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具体报道内容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94例骨折患者,男66例,女28例,最小3岁,最大12岁,平均年龄(5.3±2.5)岁,平均病程(2.3±1.1)d,上肢骨折58例,下肢骨折36例,手术治疗21例,非手术治疗73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7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骨折类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所有患儿入院后,经治疗后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的常规健康教育,具有单向性,由护理人员向患儿及其家属讲解住院环境、人员配置、疾病知识、锻炼计划等。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观察互动健康教育,具体内容如下:(1)全面评估,入院后评估患儿及其家属的情况,主要包括患儿的骨折情况、生活环境、个性特点与家长的文化程度、职业及心理状况;(2)宣传教育,使用患儿能够理解的语言介绍医院情况,主要包括病区环境、人员配置与注意事项等,利用亲切的态度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通过讲故事、玩游戏等方法,缓解患儿负面情绪;同时,利用直接交谈、发放小册子与视频播放等方式,让患儿及家属了解骨折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手段、功能锻炼方式等;(3)锻炼指导,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的功能锻炼方案,告知家长锻炼的重要性及预期效果,通过护理人员与家长的共同努力,保证功能锻炼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1.3观察指标

统计患儿护理合作程度,自制健康教育评分表,统计患儿家长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分为三个级别,分别为掌握、基本掌握与未掌握;调查患儿及家长满意率,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与不满意[2]。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以SPSS18.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数(n)与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患儿护理合作程度、家长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合作程度、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满意率比较[n(%)]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研究组患儿住院时间(5.1±4.2)d、住院费用(4321.3±341.2)元,而对照组分别为(17.1±5.3)d、(5671.3±411.8)元,两组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38%(3/47),其中1例骨筋膜室综合征、1例关节僵硬、1例压疮,对照组为25.53%(12/47),其中3例骨筋膜室综合征、2例关节僵硬、2例压疮、1例坠积性肺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小儿骨折患者作为特殊群体,由于其年龄小,生理心理发育不完全,认知能力、表达能力与自主能力较差,在治疗与护理过程中,大多数患儿均会出现不良情绪,治疗依从性较差,进而增加了治疗护理难度。骨折患儿护理过程中,健康教育十分重要,不仅能够提高患儿治疗的依从性,还能够保证治疗效果。但常规的健康教育模式具有单向性,患儿及其家属过于被动,而观察互动健康教育模式具有双向性,在护患关系平等的前提下,护理人员、患儿及家长及时沟通,提高了患儿及其家属护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3]。

本组探讨了观察互动健康教育模式在小儿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其结果为研究组患儿治疗合作程度、家长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满意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表明,小儿骨折患者护理中应用观察互动健康教育模式,提高了护理质量,使患者实现了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综上所述,在小儿骨折患者护理中应用观察护理健康教育模式,具体的措施有全面评估、教育宣传与锻炼指导等,构建了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满意度,保证了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双新秀,王育溶,刘少平等.观察互动健康教育模式在小儿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8):167-169.

[2]王晓波.互动健康教育模式在小儿骨折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4):216-217.

[3]邵玉红,钱秋花,包英华.互动健康教育模式在小儿骨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中医正骨,2014,26(5):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