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1-11
/ 2

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高为正

江苏省泗阳中学高为正13951375213

有效教学是课堂教学的第一境界,即第一追求应该是“有效”的,也是我们对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期望和底线要求。否则,就是“低效教学”、“无效教学”。有效教学应当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所以应当从六个环节入手,就其有效性进行探究。

1、“问题情境”的有效性

情境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定的具体场景,以引起学生情感的体验,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

1.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能够深深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从而提高学习兴趣,更好掌握知识,进而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中,并获得成功的喜悦。

如在“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教学时,可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两条道路和铁轨(有的平行,有的相交,有的异面)和直线a与b的位置关系如何?从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出发,用图片的形式增强学习兴趣并能让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通过设疑的手法,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以此暗示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有不完善的地方,使学生的数学思维由“禁止”被“激活”到“活动”状态。

1.2创设具体问题,诱发学生求知欲望

有疑设问是一切知识的起点和追求知识的动力。每个人对未知的事物都充满好奇心,而青少年在这方面表现更强烈,教师可利用这一点,设计适合他们心里特点的具体问题,引导他们主动思索、尝试、释疑解惑。但教师释疑不能太早,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

如在“空间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教学时,可设置如下两个问题:

问题1、前面我们已研究过“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而空间的基本元素是点、线、面,它们还有哪些位置关系我们没有研究过呢(提出问题)

问题2、空间两个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能有哪些呢?(提出问题)

1.3创设动态情境,培养学生探索能力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造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现象,成因之一是脱离实际。”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去创设丰富的、直观的、有趣的生活情境,改善认知情境,化抽象为具体。

如在“椎体体积公式”的证明时,其中渗透了割补思想,运用常规方法不易讲清楚,学生也很难听懂。可运用多媒体模拟辅助教学,把三棱柱与三棱锥的割与补的过程演示出来,突出了几何体的线条和切面。还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装沙验证三棱柱与三棱锥的体积关系,学生看得一目了然。

当然,创设问题情境有很多方式和方法,如创设类比情境、联想情境、故事情境等。但情境一定要恰当、自然。情感体验方向不明确,情景无感染力,与课堂教学内容不协调的问题情境不能要,因为那是无效教学。

2、“学生活动”的有效性

学生活动主要是让学生体验数学。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还要揭示获取数学知识的思维过程,把认知过程返璞归真,引导学生以探索者的姿态去参与概念的形成和规律的揭示过程,学生获得的就不仅仅是数学概念、定理、法则,更重要的是发展了抽象、概括、归纳的思维能力,从而使其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如在“空间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教学时,设置了两个问题以后,可安排如下的学生活动:

(1)请同学们观察教室,找到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意图是以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数学知识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观察、归纳、抽象出空间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学生归纳出:平行与相交(体验数学)

(2)空间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呢?引导学生通过类比“线线关系”、“线面关系”的分类标准,猜想“面面关系”的分类标准(体验数学)。

3、“意义建构”的有效性

意义建构包括经历过程、感受意义、形成表象、自我表征等。意义建构主要是让学生感知数学,教学中要重视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

如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教学时,可充分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如长方体中面面垂直的特征,以及教室的门为什么转到任何一个位置都与地面垂直?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两个面垂直,一个面必经过另一个面的一条垂线”,从而归纳出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4、“数学理论”的有效性

数学理论包括概念定义、定理叙述、模型描述、算法程序等。数学理论主要是建立数学。建立数学可让学生根据刚才获得的知识,或对照课本,主动的按照教学目标列出本节课知识点,并思考、讨论对每个知识点的理解中应注意那些问题,特别是每个定理成立的条件有几个,少一个如何呢?可作哪些变形等,有条件可参考配套资料。还可通过小题对知识点进行测试。在学生的交流发言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关注课堂中的“生成性”,即课堂中不可能预见的学生的思维火花。要抓住并利用好学生生成的资源,也是有效课堂的重要标志。

5、“数学运用”的有效性

数学运用包括辨别、解释、解决简单问题、解决复杂问题等。数学运用主要是运用数学。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例题和习题的内涵,创设恰当的问题应用情境,让学生从自身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运用数学、创造数学,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

5.1数学运用的目的之一是要教会学生解题

数学运用的有效性,首先应在解题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解题规范过程的正确指导,引导学生从解题中捞到足够的“油水”。

所谓的解题规范过程一般包括:解题分析、解题示范和解题反思。其中,化归思想、数学模型识别、数形结合方法、类比与归纳猜想等是解题思路分析中必不可少的思想方法,也是一种思维导向型策略。解题示范就是要求教师板书规范、逻辑性强,得分点明确,给学生以范例,努力做到会做的题目得满分。解题反思就是做完一道题后回过头看看,从中获取经验教训,归纳提炼解题思想方法,优化解题思路,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样,才能适应高考试题的能力要求,高考试题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

5.2数学运用的目的之二是要挖掘教材内容潜在的、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等都是从现实世界中为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而经过抽象概括得到的数学模型。因此,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一定要使学生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使学生通过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增强用数学的能力。尤其是化归思想,学生一旦形成了化归的意识就能化未知为已知,化繁为简、化一般为特殊,优化解题方法,“解题过程就是将不熟悉的背景转化为熟悉的背景,其转化过程就是解题过程”。数形结合是充分利用图形直观,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的重要手段,它可以使抽象的内容变为具体,从而化难为易。在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不能把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作为一种形式,更重要的是要明确数学思想方法的地位和作用,并且认识到数学思想方法是渗透在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之中,是根植于数学知识的发生、发现、发展过程之中。

6.“回顾反思”的有效性

写文章讲究“凤头猪肚豹尾”,一堂好的数学课,也应该是一条有力的“豹尾”,奋力一搏,给学生留下深刻的甚至是终身难忘的“痕迹”。回顾反思可以采用悬念提问式、延伸思考式、前呼后应式、激情演讲式、知识竞赛式、阅读课本式、开放小结式、作业评议式等进行。如在教“任意角三角函数”时,可用“口诀”法进行小结为“一正二正弦,三切四余弦”,即:第一象限全正第二象限正弦为正,第三象限正切为正,第四象限余弦为正。画龙点睛,一目了然。再如在教“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这节课时,可设计如下“数字小结”为“一化二判三根四解”,即:“一化”是把不等式转化为ax2+bx+c>0或ax2+bx+c<0(a>0);“二判”是用判别式判定根的情况;“三根”是求出根;“四解”是写出解集。

以上就如何设计课堂教学六环节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谈了自己的初浅看法与做法。当然,实施“有效教学”的途径与方法很多,但必须要符合“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有效教学”是课堂教学的第一境界,课堂教学还应当追求第二境界——“高效教学”(信息量大、思维含量高,轻负担,情感交流能触及人格与灵魂)和最高境界——“魅力教学”。“魅力教学”一定是“有效教学”与“高效教学”。“魅力教学”的魅力不仅在于执教者的“人格魅力”与“学识魅力”所产生的课堂凝聚力以及课堂教学设计精妙的“艺术魅力”所产生的课堂向心力,更在于不断超越自我而产生的“创新魅力”和使师生得到共同进步与提高的“发展魅力”。让我们为“有效教学”、“高效教学”和“魅力教学”这三种系列递升的教学境界能在教学实践中彰显其无穷魅力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