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旁注射利多卡因预防人流综合反应

/ 1

宫颈旁注射利多卡因预防人流综合反应

杨全仙

杨全仙(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黄坪镇中心卫生院云南鹤庆671508)

【中图分类号】R169.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5-0169-01

在施行人工流产手术上时,由于牵拉、扩张宫颈管及对宫壁的刺激,容易引起迷走神经反射兴奋,出现心动过缓、心律不齐,面色苍白,腹痛、出汗、恶心、呕吐、甚至昏厥等一系列症状,称为人工流产综合反应。

自2009年开始用利多卡因宫颈旁神经阻滞麻醉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取得较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1方法

常规消毒外阴、阴道、宫颈,用宫颈钳夹持宫颈,再用0.5%碘伏消毒宫颈口及穹隆部,在宫颈粘膜与阴道粘膜交界的4点与8点处,用7号针每点刺进粘膜下约1cm,回抽无血液,注入1.5%利多卡因3ml,观察3-5分钟,受术者无特殊反应,即可开始手术。

2资料

本文为早期妊娠孕6周-12周人工流产术,共660例,列入手术组,术前不用利多卡因直接行人工流产术为对照组共150例。

观察效果如下:见下表:

二组人工流产术中各种症状的发生率

组别腹痛出汗颜面

苍白心率

变化恶心呕吐血压

下降

第一组3351551

第二组98974028989810

P值<0.01<0.01<0.01<0.01<0.01<0.01<0.01

由表可见:第一组,腹痛、出汗、颜面苍白、心率变化、恶心、呕吐、血液下降等症状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的差异(P<0.01)。

在观察以上症状的发生的同时,也观察了手术中的出血量,根据本院的材料,孕10周以内者平均出血量20ml,10周以上为60ml,第一组平均出血量为10ml,第二组平均出血量为25ml。

3讨论

3.1子宫主要由骨盆神经丛支配,骶前神经丛大部分在宫颈旁变形成骨盆神经丛,分布子宫体、宫颈、膀胱上部等。骨盆神经丛中含有来自第Ⅱ、Ⅲ、Ⅳ骨神经的副交感神经纤维及向心传导的感觉纤维,宫颈内口处神经分布最为丰富,宫颈旁神经阻滞的方法,可阻断宫颈及宫体的向心传导。减弱迷走神经兴奋冲动的传出,因而使人工流产术中机械刺激引起的各种症状减弱或消除,子宫平滑肌有自主节律活动,完全切除其神经后仍能有节侓性收缩,还能完成分娩活动,故利多卡因的麻醉作用不能减弱子宫肌层的收缩,照常能完成子宫收缩而达到止血的作用,从两组的观察来看,宫颈旁神经阻滞后,人工流产术综合反应的发生,第一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

3.2宫颈旁阻滞可使宫颈松弛,易扩张,便于手术进行,缩短了手术的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从出血量的观察,第一组的出血量均比对照组低。

3.3本文系用局麻药物利多卡因,其麻醉作用比普鲁卡因强、持续时间长、范围大、作用快、通透性强,无需作过敏实验,方便。利多卡因毒性小,低浓度的利多卡因可有效治疗某些室性心律失常。用药浓度为1.5%,总量为6ml属安全剂量,无一例利多卡因毒性反应。

3.4从两组比较来看,第一组利多卡因宫颈旁神经阻滞人工流产综合反应的发生率最低,有极其显著意义,为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反应最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