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恢复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恢复影响研究

匡春嫦

湖南省安仁县人民医院湖南安仁423600

【摘要】目的:探讨对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是否对髋关节功能恢复有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8例,其中术后予常规护理的3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而给予康复护理干预的3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的护理干预模式下的疼痛评分、髋关节功能恢复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术后一周的VAS疼痛评分为(5.2±0.9),观察组患者术后一周的VAS疼痛评分为(4.7±0.8),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术后3个月、6个月以及9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发现,观察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在给予了综合护理干预后,能够一定程度的缓解术后疼痛感,并且显著的促进术后髋关节的功能恢复,帮助患者及早的回归社会。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护理干预;功能恢复

髋关节置换术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人工关节置换术,其使用的人群多是以中老年患者为主[1]。这是由于中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处在一个下坡的情况中,往往有骨质疏松、缺钙等疾病,相比于年轻人群更容易导致髋部发生骨折[2]。除关节骨折外,关节疾病同样会对髋关节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因此近年来实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比例也越来越多,然而在成功置换髋关节后,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恢复关节功能,确保患者能够正常的生活,护理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实施有效的康复护理干预能够大幅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情况[3]。现笔者将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相关资料整理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8例,其中术后予常规护理的3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而给予康复护理干预的3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男性21例,女性13例,年龄58~78岁,平均年龄(64.2±4.8)岁,术前VAS疼痛评分为(7.7±0.6)分,髋关节活动度则为(64.7±4.2)。观察组男性22例,女性12例,年龄56~77岁,平均年龄(64.9±4.3)岁,术前VAS疼痛评分为(7.8±0.4)分,髋关节活动度则为(62.8±5.7)。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1.2病例纳入标准[4](1)患者为骨关节炎,或因外力导致髋关节坏死,必须置换髋关节;(2)同意置换髋关节并签署知情同意书;(3)无严重心脑血管疾病;(4)意识清晰,无家族遗传性疾病。

1.3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具体的内容有饮食护理、心理疏导、康复教育护理等。而观察组患者则是在此基础上给予个性化的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具体的内容有(1)及早的心理护理:由于老年患者往往文化水平不高,同时心理相对脆弱,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在术前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心理疏导,最重要的是在术后及早的告知患者术后康复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患者对此有个基本的认知和配合康复的意愿,这样在后续的长时间的康复锻炼中不至于让患者感到烦躁和焦虑,在康复锻炼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亲自在一旁指导和陪练,及时的给予鼓励和表扬,让患者有继续康复的动力与信心;(2)制定详细的康复训练计划:康复训练以越早开始越好,一般在术后3d即可开始锻炼,首先是轻度的锻炼,如指导患者进行患肢的肌力锻炼,逐步提高肌力,随后可以进行相关的关节活动锻炼,如髋关节屈曲等,护理人员将各个动作的关键点讲述于患者,让其尽可能的掌握。患者在锻炼一段时间后,可以逐步的加大锻炼的强度,从原地的锻炼向行走锻炼开始,可以沿着床边缓慢行走;(3)在患者能够出院时,护理人员要详细告知出院后的注意事项,以及相应的锻炼方案,让患者在保持一定强度锻炼同时保护好关节。也可以定期安排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随访服务,定期的上门指导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锻炼,以期获得最好的康复效果。

1.4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后1周的VAS疼痛评分,以及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时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

1.5统计处理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26.0软件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两组患者术后1周VAS疼痛评分

注:对照组和观察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髋关节置换术作为临床骨科常见的人工关节置换术,目前已得到普遍的认可和应用。这种关节置换术是选择和人体相容性高的金属材料制成关节假体,来替代需要更换的关节[5]。对于关节损伤严重或者是坏死的关节,选择关节置换式一种很好的选择,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痛苦,恢复关节的功能活动,大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髋关节的置换也有效缩短了患者的卧床时间,避免了肌肉萎缩、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尽管髋关节置换术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仍有部分患者术后效果不佳,功能恢复不尽如人意,因此通过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措施来提高患者术后的关节功能恢复是十分必要的,康复护理干预的目的在于结合了常规的护理内容后,同时加强对患者康复锻炼过程中的护理,从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髋关节功能康复方案,到示范锻炼动作及陪同康复锻炼,均能有效的提高了锻炼的效率,同时也很好的避免了部分患者功能锻炼不及时,不配合的情况,让患者最大限度的恢复髋关节的功能。研究发现,髋关节置换患者在术后能坚持康复锻炼,其关节活动度及功能恢复均要明显的优于未行系统康复锻炼的患者闻[6]。老年髋关节患者关注的是术后能否应付日常生活,能够生理自理,因此实施个性化的康复护理显得尤为重要。从上述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在术后vAS疼痛评分稍优于对照组,但无明显差异;而在术后3个月、6个月以及9个月时的Harris评分,均是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这就说明通过实施个性化的康复锻炼护理取得的疗效是令人满意的。

综上所述,康复护理对于髓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有着很大的影响,不仅仅能够一定程度的缓解术后疼痛,同时还可以有效的提高关节康复效果,帮助患者及早的应付日常生活,重新步入社会,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冯晓兰,张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原因分析及围术期护理干预[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6(4):26-27,28

[2]王晓燕.护理干预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2(2):71-72

[3]陈佳英.循证护理为基础的临床护理路径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19(18):34—36.

[4]武天舒(综述),李雪(综述),郭新荣(综述)等.人工全髓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康复及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7(4):734—736.

[5]廖亚琴,罗秋平.整体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不良心理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4(5):760—761.

[6]顾明莉.院外护理干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16(29):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