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校准电能计量装置技术分析与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远程校准电能计量装置技术分析与探讨

王荣鑫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天水供电公司营销部)

摘要:近年来,社会运行过程中各个领域的发展,都对电能的稳定性、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科学的应用电能计量装置。鉴于此,本文首先对传统电能计量装置校验方法的要求以及缺陷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对远程校准电能计量装置技术消除电力谐波和电能表误差的功能进行了介绍,旨在为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远程校准;电能计量装置;技术分析

前言:现阶段,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企业的正常运行都离不开稳定的电能,电力系统中,电能计量装置的重要性凸现出来。近年来,我国加大了电力系统的建设力度,传统的电能计量装置已经无法满足现有电力系统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相关部门必须加大对电能计量装置的研究力度,通过改进技术,提升其测量精度并扩大适用范围,远程校准电能计量装置技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科学的应用该技术有助于维护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

一、传统电能计量装置校验方法

(一)校验要求

近年来,为了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相关部门加大了电力系统的建设力度,在这一过程中,制定并落实了一系列电力行业标准,其中DL/T5137-2001《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接线规则》等是专门针对电能计量装置而设定的。而针对校验电压互感器TV、电能表等的相关要求在DL/T448-2000中进行了明确说明,具体内容如下:第一,同被校样品相比,实际校验过程中使用的标准器必须拥有更高的准确度等级,后者必须比前者高出两个准确度等级;第二,标准电能表法应当被应用于电能表的现场校验当中,校验过程中,需要对控制被测表发出信号和光电采样的方式进行应用;第三,在校验时间上,必须确保每十年开展一次电流互感器TA和电压互感器TV的校验工作,而每两年就应当进行一次校验TV二次回路压降的工作[1]。

(二)缺陷

准确度在电能计量装置中的体现,需要在室内进行检验,与此同时还需要有效检查计量装置是否进行了准确的接线,其运行过程中的状态是否健康等,以上各个环节是传统的检验电能计量装置的措施。在对电表误差进行现场检验的过程中,需要对电能表校验仪进行应用,而在对电能表中功率、电流以及电压等进行有效测量的过程中,要想充分体现直观性,必须对现场校验仪进行应用,并且,在准确判断电表接线状况的过程中,需要对向量图判断法进行充分的应用。一旦在这一过程中发现较大的误差产生于电能计量装置中,应立即进行折回校验。

但是,通常情况下,现场校验工作的开展需要面对以下影响因素:首先,精确度测试被应用于电能计量装置中,需要在现场展开这一测试工作。标准表和电流回路在被检表中,此时必须保证处于串联状态,而并联状态必须产生于标准表和电压回路之间,接线端子位于计量屏中,在这种情况下,对其进行多次松紧操作才能够完成测试[2]。但是这样一来,将会导致滑丝或接线端子松动现象的产生,因此将导致较大的安全隐患产生于电能计量装置中;其次,现场检测电能表的运行状态以及接线标准性的时候,检测二次回路以及互感器的工作很容易被忽视,然而,这两项部件是会严重影响计量准确性的,其影响程度甚至超过了电能计量装置正常运行过程中的内部误差,同时,检测过程中,还必须严格要求二次回路中存在的负荷,如果产生了较低的功率因数或者二次回路负荷,此时是不适合开展检验工作的;第三,电量信息存在于电能表内部,在对其进行远程传输的过程中,需要对远程自动抄表进行应用,然而这一过程中,我国实现有效测试电能表精度以及运行状态的目标,更无法实时检测电能表内存在的各种误差,计量问题在两次检验过程中的存在无法被及时发现,包括装置烧毁情况、错误的接线以及准确度超差等。

(三)误差分析

多种误差现象共同影响着电能计量装置,如二次回路电压误差、电压和电流互感器合成误差以及电能表误差等。导致误差产生的原因众多,包含畸变波形、频率、倾斜以及温度变化等。计量误差还存在于静止式电能计量装置中,在对乘法器、电压采样器以及电流采样器进行应用的过程中,都将导致一定的计量误差存在于计量装置当中。

为了减小误差,可以综合应用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将二者互相弥补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在这一过程中,二者的综合利用,可以实现检定和测量电能计量装置的目的,即在拥有相反符号的基础上,会产生相等的比差绝对值;同时在拥有相同符号的基础上,会拥有相等的角差绝对值。专门的计量回路存在于电能计量装置中,在将二次回路导线的长度进行缩短的过程中,同时还必须促使横截面积在二次回路导线中得以加大,这样一来可以实现电阻在二次回路导线中被降低的目的,最终促使误差在电能计量装置中被有效的消除。

二、远程校准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的应用

(一)消除电力谐波

电能计量装置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对其运行状态影响最大的一个因素就是电力谐波,谐波共振电流很容易被电容所吸收,从而产生电容过载的现象,最终导致熔断熔丝或电器损坏等现象。同时,电能计量装置在日常运行过程中,由于受到谐波的干扰,还很容易导致其产生多余的损耗,从而促使局部过热现象产生于电能计量装置当中,导致该装置使用时间缩短。最重要的是,电能计量装置在谐波的影响下,还无法进行精确的测量,从而产生计量误差。

新时期,在对远程校准电能计量装置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它可以对电能计量装置内部的接线方式进行完善,从而促使谐波产生的几率降低,而谐波被放大和叠加的现象也得到缓解,这样一来,电能计量装置受谐波的影响减少[3]。在促使谐波在变压器中有效减少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将配变中间相改接A或C相的方式来实现。

(二)消除电能表误差

标准表比较法是测试电能计量装置误差过程中最为典型的方法。该方法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首先需要在现场固定安装好标准表,在展开校验工作的过程中,切换电流和电压信号,这一措施是针对被检表而言的,电能脉冲信号分别存在于标准表和被检表中,对二者进行对比,可以对误差在被电能计量装置中的体现进行充分的计算。在促使电能计量装置中的误差得以消除的过程中,远程校准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的应用,可以串接检测系统以及电表电流回路,并在电流互感器有效运行的基础上,通过电表,促使远程校准功能得以在电能计量装置中实现,而布线的过程中,布线严格按照检测系统至电流互感器的顺序进行。并联现象存在于电表电压端子和电压回路中,一定的误差会产生于采集电表端电压的过程中,这主要是受检测系统电压回路的影响所致的,在对这一误差的产生进行预防的过程中,必须将特定的过流保护措施设置于电能计量装置的误差内部。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人类文明进入到了“互联网+”时代,该时代的到来促进了多个领域的高速发展,针对电力领域来讲,其计量测试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主要是由于现有的电能计量装置远程校准同Internet进行了紧密的结合。在应用远程校准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的过程中,起到了消除电力谐波和电能表误差的重要作用。因此,我国相关部门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加大对该技术的研究力度,才能够为我国电能稳定性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罗志坤.电能计量在线监测与远程校准系统的研制[D].湖南大学,2015.

[2]周洋.电能计量在线监测与远程校准系统的研制[J].商品与质量,2016(14):196.

[3]郝俊峰.电能计量装置远程校验与监控系统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保定),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