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应用甘露醇及甘油果糖联合β-七叶皂苷钠治疗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脑出血应用甘露醇及甘油果糖联合β-七叶皂苷钠治疗的效果观察

崔小超1李冰2

(1蚌埠五和医院神经内科安徽蚌埠233000)2蚌埠五和医院急诊科安徽蚌埠233000

【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应用甘露醇、甘油果糖联合β-七叶皂苷钠治疗的效果观察。方法:将2016年11月-2018年1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92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甘露醇和甘油果糖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β-七叶皂苷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脑血肿及脑水肿变化、颅内压控制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高于对照组的78.26%,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14d后的脑血肿及脑水肿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降颅压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而降颅压的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脑出血应用甘露醇、甘油果糖联合β-七叶皂苷钠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加快脑血肿及脑水肿的消退,降低颅内压,有效改善病情,值得应用。

【关键词】脑出血;甘露醇;甘油果糖;β-七叶皂苷钠;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4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4-0063-02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起病突然、进展迅速、并发症发生率高,致残及致死率较高。本病病因复杂,由局部脑血管破裂出血,形成血肿压迫周围脑组织,造成脑组织的缺血缺氧、功能损害[1]。病情的严重程度与脑血肿量和继发脑水肿量密切相关,因此,早期清除脑血肿及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减少脑组织受压,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方法。由于患者的病情各不相同,内科药物治疗仍是主要的治疗手段,通过应用降压、脱水、预防并发症等治疗,控制颅内压,促进血肿和继发水肿的早期吸收,能有效挽救受损脑组织功能[2]。本文分析脑出血应用甘露醇、甘油果糖联合β-七叶皂苷钠治疗的效果,现具体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6年11月-2018年1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92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男25例,女21例,年龄43~78岁,平均年龄(62.1±9.8)岁,脑出血量(21.4±3.2)ml;对照组46例,男26例,女20例,年龄43~78岁,平均年龄(61.8±10.3)岁,脑出血量(21.1±2.9)ml;所有患者均符合脑出血诊断标准,经头颅CT检查确诊;按出血部位分类,基底节区出血23例、脑室出血19例、脑叶出血16例、小脑出血11例、丘脑出血14例、脑干出血9例;排除严重昏迷者、药物使用禁忌者;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给予降压、降糖、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保护脑细胞等治疗。对照组使用20%甘露醇(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1020861),125ml/次,4~6h给药1次,2~3次/d;甘油果糖(安徽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63882)250ml静脉滴注,1~2次/d,用药期间密切观察症状及意识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使用β~七叶皂苷钠(武汉爱民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03369)2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3]。7d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1.3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NIHSS评分减少≥90%,头颅CT显示血肿及继发水肿基本吸收;有效: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及体征有所缓解,NIHSS评分减少30%~89%,头颅CT显示血肿及继发水肿吸收超过50%;无效: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NIHSS评分减少不足30%,头颅CT显示血肿及继发水肿吸收不足50%[4]。

1.4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治疗前、治疗14d后的脑血肿及脑水肿量;记录降颅压的起效时间及降颅压的持续时间。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3.讨论

脑出血内科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脱水、降低颅内压、保护受损脑组织功能。因此,选用脱水剂的功效十分重要。理想的脱水剂需要起效迅速、脱水效果持久、不进入组织细胞内导致反跳现象发生、能够迅速经肾脏排出、在体内无毒性反应等。目前,临床所有的脱水剂都难以达到理想要求,联合应用脱水药物成治疗主要方案。

20%甘露醇为高渗脱水剂,是临床常用脱水降颅内压药物,但持续时间较短,且其为过饱和溶液,在低温下可析出结晶,同时对肾脏有一定刺激性,可导致肾功能损害,甚至造成肾衰竭,特别是有反跳作用,可加重脑水肿,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甘油果糖的脱水机制与甘露醇一致,经静脉滴注后能提高血浆渗透压,在脑组织和血浆之间形成渗透压梯度,使脑组织内水分向血浆内转移,并能减少脑脊液的产生,达到降低颅内压的效果。同时可参与脑代谢并提供热量,改善血液流变学,促进脑部微循环,增强脑细胞活力[5]。本药起效速度较慢,维持时间较长,且没有肾损害作用,常与甘露醇协同使用,可减毒增效,提高脱水效果。β-七叶皂甙钠的主要成分为三菇皂甙,具有抗炎、抗渗出、改善微循环等多种功效,能够针对脑出血后的病理变化,提高SOD活性,减少NO生成,抑制NO的神经毒性,减少炎性因子的释放,减轻脑部炎性反应,抑制脑水肿,保护脑神经细胞[6]。β-七叶皂甙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甘露醇和甘油果糖的不足,增强脱水消肿、抗炎、改善微循环等作用。

综上所述,脑出血应用甘露醇、甘油果糖联合β-七叶皂苷钠治疗的效果确切,更利于脑血肿及脑水肿的吸收,减轻颅内压,促进脑组织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荣,张锐,罗旺胜.小剂量甘露醇、甘油果糖联合β-七叶皂苷钠在脑出血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5):6-8.

[2]王利英.脑出血治疗中甘露醇、甘油果糖联合β-七叶皂苷钠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8,6(15):80-81

[3]李景忠.甘露醇、甘油果糖联合β-七叶皂苷钠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6):55-56.

[4]豆冬霞.β-七叶皂苷钠联合甘油果糖治疗脑出血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包头医学,2018,42(4):1-3.

[5]吴艳云,石广莲.复方甘露醇、甘油果糖、β-七叶皂甙钠联合治疗急性脑出血高颅压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2010,30(11):28-30.

[6]吕艳丽.注射用七叶皂苷钠联合甘油果糖治疗脑出血脑水肿的临床观察[J].海峡药学,2015,27(1):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