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药调剂管理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浅谈中药调剂管理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叶立蓉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药剂科

摘要:中药调剂是将中药应用于临床的环节,中药调剂的质量对临床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在中药调剂中出现一些问题,会影响到临床疗效。只有在中药调剂环节加强管理,准确诊断,进行辨证施治,提高调剂的质量,才能增加临床效果。

关键词:中药调剂;临床效果;调剂质量

中药调剂要想起到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医师必须对症下药,正确的填写处方,调剂者按照处方进行正确的调配,因此,中药调剂工作比较复杂,又相对严谨,对临床疗效具有直接的影响,这就对调剂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调剂操作员必须熟悉中药的知识,操作技能相对熟练,责任心较强。文章将就中药调剂与临床疗效的关系进行分析。

1审方的意图与临床疗效

药师在调配处方的过程中,应当按照炮制的要求进行调剂,了解用药的意图,并认真的进行调剂。在进行司药时,部分处方要对其意图进行仔细的审查,才可以进行药物的调配。如在处方中写首乌、蒺藜以及地黄等药物,地黄与首乌存在生与熟的区别,蒺藜存在潼蒺藜与刺蒺藜的区别1。如果药师不进行仔细的审方,药物的调配就无从谈起。又如清营汤、四物汤,两个药房中都有地黄的成分,但是,清营汤主要是治疗温热病等病症,应当以生地黄入药;四物汤主要是治疗营血虚滞,应当以熟地黄入药。金锁固精丸主要是采用潼蒺藜,治疗腰痛耳鸣等症状,不能以刺蒺藜入药。因此,在进行药物的调配时,应当仔细揣测配方的用意,如果盲目的进行调剂,会对临床疗效造成一定的影响。

2调剂质量与临床疗效

近几年来,在医患头痛的治疗方面,存在的现象是对症下药,但是,没有起到明显的效果,对其进行仔细分析,发现调剂的质量与此有一定的关系。

古代医者对处方的调配要求比较严格。大承气汤中,大黄必须后下;白虎汤中,石膏必须打碎;在麻黄汤中,麻黄首先要去节,然后进行药煎,去上沫2。对于朱砂等中药,如果要进入汤剂服用,必须研细,冲服,不能进行药煎。由此可以看出,中药在调配方面大有讲究,按照药性以及煎煮下锅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类,并且应当注明服药的方法,以便达到治疗效果。

药物的量与疗法有密切的关系。药量的大小主要是因人而异,根据病人的体征以及病情,适当的控制药量。部分人认为,中药多为草木,性质较为平和,很少有毒性药品,在调配处方的过程中忽视称量的工作,只是凭借感官进行。以枳术汤与枳术丸为例,都是以枳实、白术入药,但是,对于枳术汤而言,煎煮枳实用量要多于白术,功效是消积导滞;对于枳术丸而言,白术的用量多于枳实,功效是健脾和中。同样的药,剂量的大小,所产生的药效差异较大。中药中比较常用的大黄,剂量较小时,主要是用于收敛止泻;剂量较大时,主要是用于泻下,药物的量与药效关系密切。在处方调配的过程中,应当按照处方的要求,进行准确的称量调配,保证临床疗效。

3中药饮片的质量与临床疗效

中药的种类比较多,成分较为复杂,容易受到温度等条件的影响。在暑热天气,气温较高,湿度较大,菊花等药材,在包装之前干燥并不充分,容易产生发霉的现象;当归等药材很容易生虫;如果中药中含有脂肪油,容易走油,产生异味。因此,必须对所存药品加强质量管理。在调剂的过程中,如果药师发现存在质量的问题,应当停止调配,并及时的更换药材,保证中药成分的有效性,便于发挥临床效果。

调剂人员在认药以及鉴别药物方面应当扎实基本功,把握中药的质量。如果调剂人员经验丰富,按照科属、药物的外观以及气味等就可以对药物的品种进行鉴别,菊科植物茎呈现圆形,唇形科植物茎呈现方形,就可以把佩兰与泽兰区分开。如果药材不能评价形状特征进行辨别,可以根据它的外部特征分清它所属的科目,采用理化等方法进行鉴定。

对于中药的质量进行把关,检查饮片的炮制质量也是比较重要的一项任务。炮制方法不同,药物的性味以及归经等都会有所变化,能够满足临床的多样要求3。如果药物应当进行炮制,却没有进行,必须按照方法炮制。炮制必须按照处方的方法进行,以免对临床疗效造成影响。

4药师配方脚注与临床疗效

中药处方脚注主要是为了使调剂人员明白该味药的处理方法,按照治疗的要求以及药物的性质进行,保证临床疗效。药师应当按照常规的方法调配单包,如果没有按照处方脚注的要求,对于所有的药物采取同样的煎煮方法,部分药物就不能全部发挥药用,如大黄等药物,不能进行久煎,必须分包后下,如果把这些药物与其他的药物合煎,随着时间的推移,药物中的有效成分会被分解,失去效用。对于石斛,它含有内酯类生物碱,必须通过久煎水解的产物,才可以发挥作用;附子久煎后,毒性会降低,强心的作用增强,石斛以及附子必须先煎4。

5告知患者注意事项

补益药需要煎煮的时间比较长,解表药需要煎煮的时间比较短,应当按照要求煎。驱虫类的药应当空腹服下;发散风寒的药物应当热服;滋补类的药需要在饭前服用;健胃类的药对胃肠具有一定的刺激,应当在饭后服用;安眠药应当在睡前服用。在服药的过程中,会存在饮食禁忌问题,对此必须引起注意。

6小结

中药调配的工作对临床疗效有很大的影响。中药调配的质量对药物的疗效有影响,对病人的健康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中药调配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对工作认真复杂,职业道德较高,意识到中药调配的巨大作用,调配人员应当在中医药理论方面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增强业务水平,以认真的态度对待工作。在中药调配的过程中,严格检查中药的质量,对炮制过程规范进行,实行制度化管理,告知患者用药的注意事项,保证中药调剂的质量,使中药在临床中更好的发挥疗效。

参考文献:

[1]赵建东.中药调剂与临床疗效的关系[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0):120-121.

[2]陈关键.浅谈中药调剂与临床疗效[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9):79-79.

[3]李文静.中药调剂与临床疗效的关系[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0,19(15):122-122,127.

[4]李文静.中药调剂与临床疗效的关系[J].中医临床研究,2010,2(11):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