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例分娩镇痛临床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1-11
/ 2

100例分娩镇痛临床护理体会

陈志荣

江苏省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南院2240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100例分娩镇痛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10月收治的选择分娩镇痛的孕妇10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未使用任何镇痛措施的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2组的阵痛效果、麻醉不良反应等。结果:结合我院的统计分析得出,在2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方面,观察组的镇痛有效率为98.0%,而对照组则为15.0%,显然观察组的镇痛效果更好(P<0.05)。2组产程时间胎儿宫内窘迫、麻醉不良反应及产后出血的对比方面,观察组显然的明显更低(P<0.05)。结论:经我院研究得出,适时的分娩镇痛经过严密的观察和护理,镇痛有效率高,且麻醉不良反应及产后出血率等更低,对母婴无不良影响,应当推广应用。

【关键词】孕妇;分娩镇痛;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759.1+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09-135-02

分娩时的疼痛常会令产妇产生恐惧,虽非疾病引起,但对孕妇的影响较大,致使一部分产妇恐惧分娩疼痛而选择剖宫产,产妇更希望能清醒而又无痛苦地分娩,随着近年麻醉的进步,促使出现了分娩镇痛,利于产妇痛苦的减轻,且对于新生儿及产妇都不会形成不利影响[1],基于此,本文选取收治的产妇对其运用分娩镇痛及针对性护理,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此次研究中,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10月收治的选择分娩镇痛的孕妇100例作为观察组,次组产妇通过其他医生或医务人员介绍详细了解后选择分娩镇痛,足月、单胎,经我院进行产前检查无硬膜外阻滞麻醉及阴道分娩禁忌症,并选择同期未使用任何镇痛措施的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产妇年龄均介于19~33岁之间,且2组产妇在年龄等一般资料的对比方面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镇痛方法此次研究中,对于100例观察组患者,将第一产程活跃期宫口开大至2~3cm左右时选择为最佳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时间,经L2-3或L3-4椎间隙向头侧置管4-5cm行常规硬膜外腔穿刺,接下来的进行0.7%利多卡因试验剂量的常规注射,接下来对其进行为期5min的观察,直至麻醉师发现无麻醉异常反应后,注意结合产妇临床反应进行药物用量方面随时调整,从而降低药物浓度及用量的标准是至宫颈口开大至10cm时,且此时也需要暂时停用药物,此过程需正确指导产妇配合相关操作[2],

1.3观察项目此次研究中,除对2组产妇胎儿宫内窘迫、产后出血及产程时间、产后出血、不良反应观察外,还需运用镇痛效果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镇痛效果得评定,具体为0~10分,即完全无痛到剧烈疼痛。

1.4统计学分析我院在数据的统计分析方面运用了SPSS13.0软件,用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用x²检验,组间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结果

结合后续的统计分析看来,在2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方面,观察组的镇痛有效率为98.0%,而对照组则为15.0%,显然观察组的镇痛效果更好(P<0.05)。2组产程时间胎儿宫内窘迫、麻醉不良反应及产后出血的对比方面,观察组显然的明显更低(P<0.05),具体如表1、表2所示。

表12组镇痛效果对比[n(%)]

3讨论

3.1分娩镇痛能够有效缩短产程及时正确地运用分娩镇痛,会在不影响产妇正常分娩的前提下有效缩短产程,于第一产程能够有效阻滞子宫下段、阴道的运动神经等,使得产妇软产道阻力得到降低,利于胎头下降及宫颈口扩张,确保了正常的子宫收缩力。且有效防止麻醉引起的第二产程延长[3]。

3.2分娩镇痛对于缓解分娩疼痛效果确切此次我院的研究得出,对于缓解分娩疼痛、缩短产程,硬膜外麻醉分娩有着确切的疗效,在2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方面,观察组的镇痛有效率为98.0%,而对照组则为15.0%,显然观察组的镇痛效果更好(P<0.05),分娩镇痛可有效减轻分娩疼痛,利于对分娩时产妇的恐惧与产后疲惫的减少,促进了产妇的合理进食和休息,利于顺利分娩。

3.3镇痛分娩的安全性此次研究中,对于观察组患者,从麻醉开始到分娩结束,有助产护士和麻醉医师仔细观察,接下来则是对产妇的生命体征进行了阶段性监测,使得此针对性护理得以完善,从而加强了分娩期母体和新生儿的保健,使得产妇及婴儿的安全性得到了有效提高。

3.4分娩镇痛对胎盘和胎儿血流的影响对于产妇而言,实施分娩镇痛有助于对胎盘的血流量增加胎盘的氧气供应方面的改善,以往有研究得出,运用硬膜外无痛分娩,不会影响到产妇胎盘和绒毛间的血量,且可显著增加,而分娩镇痛运用后,产妇的疼痛减轻或消除,则可使得产妇“通气不足”和“过度通气”的不良循环的得到消除,降低氧耗,减少酸中毒,且能有效维持正常肺通气量,对产妇和胎儿均有利[4]。

3.5可随时行剖宫产术分娩镇痛的运用中,若产妇分娩时出现母体或胎儿的异常现象,则能及时提供剖宫产的麻醉,并在此基础上对产妇进行剖宫产来结束分娩,这样处理可以保障母婴的平安,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性,疗效会更好。

4护理

4.1一般护理为了让产妇对分娩镇痛知识有初步了解,应当加强宣教,及时耐心回答产妇及家属提出的问题;选择分娩镇痛的适应症:(1)无椎管麻醉禁忌症;(2)无剖宫产适应症;(3)产妇自愿,且签定分娩镇痛协议书。提前备好相应的无痛分娩所需的药品,准备好无痛分娩所需仪器,与麻醉师核对完整,并使得仪器处于备用状态,具体有:胎心监护仪、氧气,心电监护仪。同时需要准备一些氧气瓶和急救药品,以备母婴出现不良反应时运用。

4.2心理护理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对应的分娩疼痛会让产妇出现恐惧及紧张心理,即便是实施的分娩镇痛可以减少疼痛对其心理的负面影响,然而,基于镇痛方法的不同,对应产生的并发症及风险会为产妇带来心理方面的负面影响,所以心理护理和指导就显得极为重要,可消除产妇的恐惧、紧张等心理,使其能对自然分娩坦然接受,护理人员护理过程中,应注意说话轻柔,保持分娩室安静,同时需要与产妇亲切交谈分散其注意力,并保证整个过程应不断地鼓励产妇,取得产妇的信任和理解,继而最终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5]。

参考文献:

[1]韩春瑛.分娩镇痛59例临床护理体会[J].河北医学,2013,第8期(08):1262-1264.

[2]周怡.两种分娩镇痛方法的临床护理[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3,06期(6):508-510.

[3]许玲玲,颜露.我院产科分娩镇痛的护理体会[J].当代临床医刊,2015,(3):1422-1423.

[4]韩梅,杨月,卢秋玲,等.转变护理模式与实践优质护理服务[J].河北医学,2012,18期(9):1314.

[5]林玲,卢群.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护理分析[J].当代护士旬刊,2013,第6期(6):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