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情感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力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8-18
/ 3

浅议情感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力量

马海霞

江苏省建湖县第一中学马海霞

伟大的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曾经说过,他对天文学问题孜孜不倦的探求是由于“不可思议的情感的高涨和鼓舞”。可见,一个人的思想只有被深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思考,并能克服一切困难。

情感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肌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感教学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努力为学生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本课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尤如身临其境,置身于其中之感,再加之教师以情激发学生之情,让学生入情明理,明理悟道,入道求知,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在我就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实际,来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声情并茂,情境引导,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有效手段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至少有动力、强化、调节三方面的功能。动力功能是指情感对认知活动有增力或减力的效能。即健康的、积极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起积极的发动和促进作用,消极的、不健康的情绪对认知活动起阻碍和抑制的作用。创设情境,促进教学,其目的就是要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直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教学要引领学生进入描写的情境,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达到亲情、生情的目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使学生触景生情。利用电化教学、音乐渲染、语言描绘、实物摆设等手段,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之中,让学生在情感的氛围中产生情感体验,进而发展认识。

中学生大多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特别注意感兴趣的东西,在教学中我充分遵循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让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发挥其情境渲染的功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结合高一年级模块二UNIT1Reading--Boymissing,policepuzzled来说一说具体做法。首先,在上课时设计了这样的情境导入:Areyoucuriousaboutwhythewriterusesanincompletesentenceasatitle?(学生必然齐声说:Yes。)这样近似于生活化的语言,教师娓娓道来,一下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在激情燃烧中学习英语。教师接着说:Whyisboymissing?学生一定会齐声回答:Wedon’tknow.教师再说:Ok,let’sreadthearticle.Andthenfindtheanswer.Beforeaskingstudentstoskimthepassage,letthemlookatthenewsphotographsfirstanddescribewhatishappeninginthem在学生的汇报中,说出自己的理由。学生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认识和想法,可能和神秘的UFO等有关系的都可以表达出来,从这种情境中开始了本节课的教学。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自觉掌握有关新闻故事阅读的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激发学生对英语各种体裁文章的热爱,从而提高英语素养。这节课,学生的思维特别活跃,学生从你方说罢,我方又起,把一节阅读课上得异常精彩。

这节课的成功主要归功于情境一直贯穿于课堂的始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再加之师生间、学生间愉快的合作与交流。

二、故事引导,融入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必要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感兴趣的事情,才会记得牢,才会印象深刻。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无意识注意占主导地位。学生的有意识注意往往仍然依赖于他所感兴趣的事物。300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知开始。”学生由感知,从而激发兴趣,才能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

在教高三年级模块九UNIT3Themeaningofcolor一课时,笔者就恰当地使用了这种教学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首先,在开课时,用多媒体展示各国国旗的导入方法,进入本课的学习。老师说:Whatisournationalflaglike?Canyoudescribeit?”此时,适时板书课题。

接下来,学生会这样说:ThenationalflagofChinaisthefive-starredflag.Thecoloroftheflagisred.Itisrectangularinshape.这样的教学设计,在学生浓厚兴趣的基础上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把问题留给学生,培养了学生注意倾听又善于动脑的好习惯)。当然,学生的办法是多种多样的。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要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在下面的教学中,就涉及其他国家旗帜的颜色、形状等,从而引出了本课关于颜色的学习。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我又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主要体现在巩固这一环节上。我这样设计过渡语言:“WhatdocolorsandthestarsontheflagofChinasymbolize?”这样就引出了巩固这一环节。这正应了那句话:“读书须有疑。”这样的教学设计,构思巧妙,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极高。并且,学生都能通过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到英语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感受到英语课的无限乐趣,并逐渐培养其能够喜欢妙趣横生的英语课堂。

三、课堂融入音乐,再现生活场景,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有力保障

音乐是诉诸人的听觉、启动人的联想和想象的一门艺术。音乐能调动人的情感,抚慰人的心灵。播放音乐能渲染情境,创造气氛。英语课堂播放英文歌曲,能真正实现课堂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也认为:“和谐是美好事物的基本特征之一。”和谐是指事物和现象各个方面完美的配合、协调和多样中的统一,在心理机制上使人愉快、满足,并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源于对美好事物的浓厚兴趣。音乐有助于我们调节心境,热爱生活,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音乐家冼星海也曾说过:“音乐是人生的最大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音乐以它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能。于是我想,如果能让音乐走进课堂,让学生在学习时心情愉快,一定会取得短时高效、课堂氛围轻松愉快的效果。经过多年的尝试,取得了超过预想的效果。

在教学高二年级模块五UNIT1Gettingalongwithothers一课时,笔者就恰当地采用了音乐融入课堂、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也曾说过:“对学生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我用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学习兴趣。我首先用自己所擅长的情境导入方法,让学生走进一个美丽的音乐世界。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充分发挥自己的所长,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融入到良好的教学情境之中。本课也一样,在授课中,创设情境之后,多次用音乐进行教学,如:Justbefriend,Foreverfriend,Bestfriend,Myfriend,学生完全走进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音乐世界。Anhonestandhelpfulfriendwilltellyouthetruthwhenyoumakeamistake.Afriendinneedisafriendindeed.So,wecannotlivehappilywithoutfriends,wewillfeellonely.使学生领会友谊和朋友的真正内涵,学会珍惜自己的朋友,并珍惜朋友之间的友情;懂得正确处理朋友之间的问题,培养健康的思想品德和高尚的人格魅力。这一节课学生十分兴奋,课堂思维十分敏捷,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也十分好。

四、注入“人情味”,让英语教学“育情”

记得有位前辈曾说过:“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块土壤上。”英语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与互动的过程,而教材(课文)也“不是无情物”,是承载和传播情感的载体。教学中,只要教师能引导学生付出真情,使学生的情与文章的情融为一体,英语教学就会达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育情”境界。情绪激昂,则效果倍增;情绪低落,则收效甚微。每个孩子都天真可爱,他们活泼好动,无拘无束。然而,当这些孩子置身于死气沉沉的课堂环境中时,他们的活泼灵动渐渐被侵蚀、磨灭,最后往往只剩下对学习的厌烦与困惑。曾收到过这样一封信:老师,我们班以前英语成绩很差,现在渐渐好起来了,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们大家喜欢你,所以喜欢英语,我以前都考不及格,老师见我就头疼,我也怕见老师,可是你不一样,随和,下课还和我们一起玩,下次我要考得更好。“我们喜欢你,所以喜欢英语课”,我一直都在思索这句话的含义,后来想到自己以前对数学的恐惧是源于对老师的恐惧,虽然他教得很好,但总是高高在上的样子,上课也不敢回答问题,久而久知,就失去了兴趣。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有高超的教学技术,更要有“亲和力”。英语是一门交流性的语言,如果失去了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那一切都无从谈起。古人云:“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对于后进生,我们要多鼓励和帮助,不能一味斥责,课堂上要形成艺术性的纠错。教育是教师与学生心灵与心灵之间最微妙的接触。英语不同于语文和数学课,要激发英语课堂教学的活力,必须要让学生张口说、敢于说。而要做到这点,首先得让学生有表达的欲望和环境,除了在课堂教学上下工夫外,教师必须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培养这种感情,需要教师不仅有宽容美丽的笑容,有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气魄,更要有一份真情、一颗爱心。赢得孩子的心,学生就喜欢你、信任你。教师要做学生的朋友。其实,从与孩子的交流与相处中,你会找到更适合语言发展的不竭资源和动力,更好地营造亲密无间、无拘无束的良好学习环境,让学生大胆展示自己,在展现自我的同时自信地成长,自由地绽放。

英语课堂上,教师注入“人情味”,引导学生与优秀的文化接触,与中外的高贵灵魂对话,充分挖掘和发掘教材(课文)的情愫,让学生始终涌动情感的生命源泉,培育热爱世界、关爱社会、眷念故土、珍爱青春、感恩亲情和悲天悯人的情感,不仅可以实现提高学生英语素养的目的,还可以实现教育的育人目标。

五、教师课堂教学的情感感染性非常强烈

情感的感染性功能是师生课堂教学创设情境、交流感情的升华,是良好教学心理气氛比较和谐的体现。情感感染功能的作用更加促使学生参与教学的认知活动,进行心理体验。这种体验明显具有起伏和波动性。通过听课学生的眼神、脸部表情,能够发现他们内心的喜怒哀乐、满足、赞赏等。情感的感染性功能的发挥是在信号功能的基础上做到:由表及里,以此及彼,以情激情,由近及远,引导学生由被动听课变为主动想象和思考,思维、听课激情进入一种更高状态,就像体育运动员由准备动作进入跑道赛跑一样。所谓由表及里,是针对神似而言的,就是教师的课堂表情虽简单,但是能够通过这一简单的神情,让学生感觉到像真的一样,让学生体会得更深刻,去抓住事物的本质。所谓以此及彼,是针对形真而言的,如同京剧中的白描手法一样,演员手中操一把船桨,表明在划船;手中拿一根木棍,表明在跃马加鞭。所谓以情激情,是针对情切而言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以自己丰富的情感创设一种愉悦的教学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思考能力,以自己或教材中的情理、情趣、情态作诱发物,激起学生的情思。著名的数学家拉格朗日就是在意大利都灵的圣保罗教堂聆听音乐的时候萌发变分法思想的。所谓由近及远,是针对意远而言的。意远就是通过启发学生的生活感受,自觉主动,去体会教材的内容和教师的用意,产生联想。情感的感染性功能的特点主要有:1.强化感受;2.直觉联想;3.类比推理。

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情感交流。

朱小蔓曾说:“离开感情层面,不能铸造人的精神世界。”教育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让学生觉得老师是最值得信任的。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敢真正张开嘴巴说英语,才会发自内心地说“IlikeEnglish”。同时,老师一句关心鼓励的话将会收到比十句批评的话更好的效果。因此,我主张老师与学生之间应多交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真正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总之,在高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把握教材中的知识点,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体验进行再创造,为学生再现逼真的生活场景,让课堂所学为学生的生活服务,让课堂教学在优美的情境中进行。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在语言的教学之外,我们要努力激发学生的情感,使课堂的学习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把学生从课程领入社会生活的实践之中,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使他们感受生命的崇高。教师要用己之情激发学生之热情,用生活经验、故事引导、音乐融入等多种有效方法驾驭课堂,并且要充分发挥自己所长。我个人认为,在教育教学中,热爱教学工作,这本身就是一个长处。我特别热爱教学工作,一走进课堂,我就有着说不出的愉悦感;一面对学生,我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激情;我爱学生,更爱神圣的三尺计台。我相信,只要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钻研业务,再加之对学生无私的爱,就一定能实现英语课堂的高效教学。中学阶段,英语课的学习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健康心理的形成与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寓德育于英语教学,在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是英语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