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患者满意度

/ 2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患者满意度

曹钰

曹钰(贵州省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妇科一病房550003)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5-0391-02

近年来,我科领导十分重视职业道德建设,狠抓医德医风及两个文明的教育,强化监督约束激励机制,把医德医风建设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轨道,使科室的管理水平、医疗护理质量,服务质量都得到了显著提高,获得社会各界广泛赞誉,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以病人为中心,营造人文气氛

病房设有卫生间、淋浴器、有线电视、微波炉、沙发、配餐间等,让病人有家的感觉。病房走廓两侧安装了扶手,供术后病人活动时使用;卫生间的开关也由原来的手动式改为脚踏式;将手术及危重病人安排在家庭病房或ICU,使病人有良好的休养环境。这些措施使病人有被关爱的感觉。春节时,我们用红灯笼、中国结等把病房进行装饰,让病人有在家过节的感觉,营造一种充满人性、人情味的人文环境。

2、转变服务观点,树立现代护理服务理念

理念是探究问题的原则和人类行为的本质,是一个人思想和行为的价值取向和信念。我科结合国内外先进护理服务理念与护理管理经验,积极转变观念,树立了“用我们的微笑呵护您的健康”的个性化的服务理念。

3、开展微笑服务,营造温馨环境

英国的斯提德说:“微笑无需成本,却能创造许多价值。”微笑具有一种魅力,微笑可以使强硬的对方变得温柔,使愤怒者无法发火,使满腔牢骚者无法开口。而护士的微笑能使病人消除陌生感,缩短护患间的距离[3]。因此要求护士给患者送上真诚的微笑,用微笑和爱心安抚患者的焦虑和恐惧的情绪。

4、加强礼仪培训,提高护士的人文素质

南丁格尔说过:“护士是没有翅膀的天使。”护士是美好、善良、爱心、智慧的象征[1]。我科组织学习护士仪表和礼仪,进行日常礼仪、电话礼仪、上岗礼仪等训练。要求护士着装整齐,淡妆上岗,举止优雅,微笑、普通话服务,禁止叫床号,根据病人的年龄、身份、职业等恰当地称呼病人,并将这些行为融入各项护理工作中,使护士的人文素质不断提高。

5、重视首因效应,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

心理学表明,人们建立的最佳印象就在5s之内[2]。因此,我科要求在接待新病人入院时,首先管床护士起身迎接,要面带微笑,主动问好,自我介绍,热情接待病人,请病人坐下,再测量生命体征,进行护理问诊,让病人第1时间感受到关爱。接着介绍管床医生和管床护士的姓名,并且告诉患者在住院期间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需要都会得到及时的帮助,然后介绍病房的设施和管理制度,带病人熟悉病区环境,介绍同室病友的姓名,消除住院给病人带来的心理压力和陌生感,使患者尽快适应医院生活。同时第一时间通知医生,尽快为病人做检查,使病人感到被重视、被关注。

6、加强健康教育,把健康递给患者

我国《护士注册法》已明确规定,健康教育是护士应尽的义务。为使患者能够在疾病的各种阶段获得相关的健康知识,我科不仅在宣传栏上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宣教健康知识,还制定了妇科疾病的健康教育手册,以保证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并且要求管床护士,针对手术病人主动到病床前进行术前健康指导,讲解术前准备的内容及所需要的配合,术后的体位、饮食、活动,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努力消除病人的恐惧紧张的心理;针对化疗病人,向病人讲解化疗的副反应和防治措施,血管的保护,并发症的安全防范等知识,使病人安心接受化疗;针对出院病人,从饮食、休息、活动、服药、性生活、复查时间等方面进行科学的、专业性的指导。同时,安排了一位善于做心理护理的老护士担任专职的健康教育者,每天与病人交谈,了解病人的各种心理问题,对病人进行全方位的健康教育。

7、细微之处,尽显人文关怀

汪中求说:“细节决定成败。”意思是说,不论做任何工作都要重视小事,关注细节,把小事做细、做透。揭示了“细中见精”、“小中见大”、“平凡中见伟大”的真理。在护理工作中,做好每一件细微的小事都能体现出一个医院的护理水准。因此,我们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从细微处下功夫,将人文关怀延伸到医院的每一个角落,将爱心传递给每一位病人。为了给病人提供安静的环境,要求工作人员应做到“四轻”,即走路轻、说话轻、关门轻,操作轻。为手术病人送上一张祝福卡,祝病人早日康复;当病人过生日时为其送上一张生日贺卡;当病人术后返回病房,应问候并告知手术很成功,使病人放心;患者咳嗽时,为其叩叩背;当病人呕吐时,为其拍拍背,并送上嗽口的温水;当病人发烧时,关切的摸摸病人的额头;当病人熟睡时,为其盖盖被子;在病人不堪忍受疾病折磨时紧紧地握住他们的手;为保胎的病人送上一幅可爱的婴儿画。这些细微的动作,将关爱送到病人的心里,体现出人文关怀的魅力。

8、实施延伸服务,弘扬人文精神

患者出院2周内由管床护士进行电话回访,内容包括生活、饮食、服药、健康状况及护士的问候,使病人感受到医护人员在其出院后仍然关注着他的健康,将人文护理延伸到病人的家里,弘扬了人文精神。

几年来,我科注重医德医风建设,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质量,实现了护理零投诉。

参考文献

[1]冉俐.以病人为中心,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4):617—618.

[2]郑艳芳,张利岩,陈秀荣,王颖.个性化护理服务进程及服务谋略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1):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