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检验》实验课教学改革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生物化学检验》实验课教学改革探讨

阿曼古力·铁买尔

新疆喀什地区卫生学校医学检验教研室新疆喀什844000

摘要:生物化学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它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组织好实验课这个实践环节,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所以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课程试验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旨在为业界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生物;化学检验;教学;改革

生物化学检验课是生物化学教学的基础环节。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临床生物化学分析技术不断更新,如何培养学生适应现代化实验室、检验科的工作环境以及专业的检验技术技能显得很重要。在生物化学检验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本学科的进展情况,改革教学模式,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进一步提高实验的教学效果。

一、中等卫校生物化学检验课教学的现状

1、传统实验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

实验教学方法多为老师先介绍实验内容,学生按照固定的实验步骤,按部就班完成实验操作。在实验条件、仪器、参数、过程、结果等都已知的情况下,只做简单的模仿和重复,学生不加任何思考分析,对实验的设计思路、方案拟定很少考虑,缺乏自主思考的空间,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学内容难以和实习内容相互联系和转化

以往教学中缺乏给学生讲解临床最新仪器检测项目的原理、方法、检测范围、注意事项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有关内容,学生对全面质量控制体系的运作、项目的校准、实验室误差的原因及如何纠正等内容了解不多,最终造成教学内容难以和实习内容相互联系和转化。

3、束缚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教师在实验前将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试剂都准备妥当,学生试验时只是按照规定的实验步骤机械的取用仪器和试剂,学生有时并不明白所使用的器材在实验中有何用途,对于实验中的原理和所发生的现象不知其所以然。

4、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脱节

造成部分学生实验目的不明确,只是机械地完成实验,写出实验报告上交给教师,教师单纯根据学生实验结果进行评分。更有部分学生缺乏动手热情,不做实验而抄袭他人实验报告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生物化学检验》实验课教学改革

1、合理配置实验课课时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室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是实验教学的重要任务。增强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就必须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实验动手时间。适当增加实验课课时,不仅可以增加了学生实验动手的机会,调动了学生对实验课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带教老师有较充分的时间与学生交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加有效的传授相关的理论和实验技巧。合理配置实验课的课时并不意味着过分增加实验课课时和过分减少理论课课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在理论课中可根据学生掌握情况适当减少以往生物化学已经讲解过的基础知识,相应增加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临床部分知识和实验课课时。

2、增添设备,开展新项目

实验室需不断增添仪器设备,使仪器种类增多、档次提高。实验教学中充分利用自动化仪器设备,为学生讲解仪器的原理、性能和基本操作,并让同学亲自操作,将手工操作与自动生化分析仪等仪器分析进行比较,对比方法、结果的差异性,提高教学效果。实验教学与临床需要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不仅有利于学生操作技能的提高,更有利于学校教学与医院临床实际的接轨,通过设备的投入及新项目的开展,使学生成为基层医疗单位用得上的实用型检验人才。

3、核体系的改革

在考核体系中引入竞赛机制,为学生提供充分发挥综合实验能力的平台,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实验技能竞赛选取每个学期中有代表性的实验,在完成教学大纲中基本实验项目后进行,并且竞赛前对竞赛内容不讲解,完全由学生独立完成。竞赛评分包括在规定的时间内实验试剂、实验器材是否准备齐全、实验操作是否规范、实验结果是否准确、实验分析是否合理和是否具备良好的实验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实验完成后由教师点评整个实验过程,评选优秀,点评不足。将竞赛的成绩作为实验考核成绩的附加成绩,积极鼓励学生投身到竞争的大潮中,不仅在竞赛中锻炼自己,而且获得了实验考核的较好成绩。

4、实验课与见习组合教学

与多所教学医院建立紧密的教学合作关系,在理论教学过程中穿插进行医院实地见习,使学生能够获得更为直接的感官认识。对实验室不能开展的一些项目,如微量元素测定、血气分析、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使用等,安排学生到教学医院进行参观见习,由临床医师对测定项目、测定原理、标本要求、注意事项等进行讲解,增强学生的兴趣。比如在讲授完自动化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内容以后,组织学生到教学医院检验科实地进行见习,由带教教师现场讲解并演示仪器和试剂的准备、仪器的参数设置和操作、仪器的工作流程、数据处理及结果报告。

5、开放实验室平台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理论和实验知识的真正掌握仅靠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实验室的开放对此做了很好的补充。教师为学生制定好开放的时间表,准备好开放实验的内容。例如实验仪器的开放可以方便学生接触到实验课上接触较少的仪器:如PCR仪、多功能酶标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等。利用开放实验的时间增加对仪器的了解和使用。开放实验室既增加了实验室和实验仪器的利用率,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操作的能力,而且教师可以更好的了解学生对知识和实验技能的掌握程度,学生可以更好的掌握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以及仪器的使用,教学相长,相得益彰。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是生物化学检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实验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适应科技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还需要继续探索和研究,培养社会需要的医学检验学生是医学教育工作者的长期重任。

参考文献:

[1]王昕,王俊平,王新民.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检验医学教育,2012,01:32-33.

[2]郝峰,许会静,马睿泽,王雪燕,姜勇,李艳.《生物化学检验》实验课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12,19:143.

[3]周江,唐植昭,王龙武.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4,06:937-938.

[4]许会静,张磊,郝峰,刘磊,郭健,李艳.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创新能力[J].中国卫生产业,2014,28: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