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美丽乡村建设策略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美丽乡村建设策略探讨

秦璐刘坤松

辽宁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沈阳110006

摘要:“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关心的重点问题。在新的历史进程中,党中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农业和农村纳入优先发展的行列,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建设,这是中央政府高瞻远瞩的大战略,也体现了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美丽乡村建设将要进入了新的发展层面,其重要性得到了提升,内涵将更加丰富,也将为农村振兴和国家的复兴大业助力。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策略

1 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关系分析

1.1 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共同构建了新三农发展的基本脉络

“美丽乡村建设”于21世纪初提出,之后由农业部向全国推广;乡村振兴战略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依据我国农村的现实问题提出的战略部署。所以说,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一脉相传,共同构建了我国农村的基本发展架构。

1.2 乡村振兴是阶段性的战略,而美丽乡村建设具有长久性

乡村振兴战略是突破新时期农村工作瓶颈的着眼点,主要就影响乡村发展中的体制、机制等问题进行改革,程序和内容都非常清晰明了。而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依据时代的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也会经历不同的发展时期,面对不同的发展问题,伴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发展。

1.3 乡村振兴属于战略部署,而美丽乡村建设属于建设措施

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是互补的协调关系。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国家将出台具体的实施政策和实施措施,这些举动将进一步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丰富乡村建设的内涵,加快乡村建设的进程。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有着共同的发展目标,就是实现农业的产业升级,挖掘农业的发展潜力,为广大农民创造环境优美、经济发达、配套设施良好的安居和谐家园。

1.4 乡村振兴战略是从中央到基层农村的行政动员,而美丽乡村建设是从中央到基层农村的创新,是探索之路

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央政府作出的战略部署,体现了政府的意志,使用的是行政手段进行必要的干预、调整及改革,从而有效解决农村发展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顽疾”,进而调动各方力量,为农村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建设体系。最初的美丽乡村建设源于农村的革新建设,在收到良好的效果被政府认可后而全国大力推广,美丽乡村建设在广大农村得到具体实施,有效推动了农村的建设。

1.5 美丽乡村建设辅助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具体实施要依靠美丽乡村建设

乡村振兴战略是针对“三农”问题提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有着深远的意义,为我国农村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可以有效实现我国三大产业的融合,有助于尽快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建设。美丽乡村建设要辅助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换句话说,就是美丽乡村建设要服从乡村振兴战略的安排,并为之助力,使得二者在相辅相成中,实现“共赢”,都能收到良好的发展成效。

2 美丽乡村建设的策略分析

2.1 依据时代的要求,加强改革创新活动

其一,资金问题。美丽乡村建设是需要资金的,而要解决建设资金问题就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着手。1)加大政府资金的支持。国家要制定、出台相关的全面优惠政策,加大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2)有效寻求社会力量的资金支持。现如今,社会存在很多的闲散资金,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激励社会有关单位和个人的闲散资金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其中也包括银行的资金。政府部门要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和创造宽松的投资环境,鼓励单位和个人的投资建设的积极性。3)鼓励广大农民资金积极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农村是农民的生活、安居之地,农民朋友更希望自己的生活环境得到有效提升,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鼓励他们资金参与,是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有效办法之一,全国各地都有相关的成功案例。

其二,是土地的问题。农村有的“三块地”一般指的是征收土地、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这三块地的使用,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也就是:土地的公有性质不能变,耕地的面积不能减,农民的利益不能损。中央对农村的这“三块地”相当重视,而且在不断的探索、改革,实践证明效果不错。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效果显著,已经形成相对成熟的规则体系;宅基地制度改革在保障农民取得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和完善宅基地制度等方面作了积极探索;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中一些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开始逐渐展开解决。

其三,农民问题。农民是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的重要因素,要想切实搞好美丽乡村建设,就需要解决好农民两个方面的问题。1)激发农民朋友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情。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要充分尊重农民,相信群众,给予农民一定的选择权,为农民提供政策和技术上的积极支持,在艰苦奋斗中,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为美丽乡村建设做出贡献。2)鼓励农民争做新时代的农民,为美丽乡村建设助力。新时代的农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具体包括两类:一是在外乡闯荡出一定的名堂,具有经验、技术、资金等,不再是农民,采取措施让他们回乡参与家乡的建设。另一类是有强烈意愿回到乡村生活、工作的市民。做好这两类新时代农民的引导工作,使他们更好的融入乡村生活。

2.2 做好规划,逐步推进

美丽乡村建设不可以盲目发展,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和部署,分三个阶段逐步推进。阶段一,七年时间的试点探索阶段(2013年--2020年)。到目前为止,在全国各地的农村都已经开始了试点工作,有了成功的案例,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些成功案例和可贵经验为美丽乡村建设在全国大范围推广提供了可靠依据和坚实的基础。在接下来的几年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时期,要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做好协调和配合工作,不断扩大试点范围,深化改革的内容,巩固实践成果。阶段二,十五年的基本建成阶段(2020年--2035年)。这个阶段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决定性阶段,也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之所以说基本实现,主要是指广大的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不能同步于城市跨入现代化的行列。

2.3 全面统筹,整体推进

其一,逐步扩大乡村试点,直至全面、整体推进。在今后的美丽乡村建设工程中,要探索更多的建设模式,积累更多的建设经验,并且依据乡村当地的特点与实际情况来逐步推进,不要把美丽乡村建设只停留在表面建设,没有实质性的发展,这样会严重的挫伤人民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取得实际效果后,逐渐加大试点乡村的数量,让更多的乡村加入到建设的行列中,争取更好的建设效果。

其二,不断深化建设内容。受到各地乡村的地理条件、资金支持力度及对该项活动的理解不同,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容将会多种多样。依照国家的统筹安排,美丽乡村建设要也要参照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对乡村的建设内容进行整体统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从而有效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的效果。

其三,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最突出问题,就是建设中的不平衡性问题。例如,有的村子为村民修屋造路,而有的村子只实施部分改造,这就造成村民获得感上的不公平。在以后的建设中,要尽量做到全体村民的共建共享,美丽乡村是全体村民的,不是个别村民的美丽乡村。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美丽乡村建设是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内容,结合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纵使道路再长,险阻太多,在广大农民朋友的共同努力下,美丽乡村建设将给万千村民带来发展的红利,让广大的农村呈现出一派美丽的、欣欣向荣的新景象。

参考文献

[1]魏玉栋.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J].中共党史研究,2018(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