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道路绿化形式与植物配置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2

小城镇道路绿化形式与植物配置探讨

邹双

浙江西城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新疆830054

【摘要】近年来,小城镇道路绿化形式与植物配置问题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当前小城镇园林绿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在探讨小城镇干道植物配置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实践经验,阐述了提升小城镇道路绿化形式与植物配置效果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小城镇;道路绿化;形式;植物配置

一、前言

作为小城镇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其道路绿化形式与植物配置占据着极为关键的地位。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对道路绿化形式与植物配置的分析与掌控力度,从而通过合理化的措施与途径,进一步优化该项工作的最终整体效果。

二、概述

进入了21世纪,为满足城乡百姓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努力发展城镇绿化事业,建设绿色生态文明城镇已成为时代的潮流。小城镇正由硬件建设逐步向软硬件同步建设方向过渡,小城镇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有效的绿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和美化小城镇环境,为城乡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氛围。因此,小城镇的绿化建设在此背景下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但目前小城镇的绿化大多是粗放型的量的配置,还未上升到集约型的质的层面。可以说,小城镇的绿化存在很大的空间和潜力,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

三、当前小城镇园林绿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1.基础差,现状绿化指标较低

我国规定人均公共绿化地要达到7-11㎡,而现阶段的小城镇园林绿化的基础普遍较差,远远没有达到国家衡量城镇绿化水平的标准。据调查,我国有大量小城镇的绿化覆盖率都没有达到国家的规定要求。

2.投资少,资金不到位

由于园林绿化的效益很难在短时间内体现出来,因此对于小城镇的投资数量偏少。加上部分小城镇的园林绿化的前期预算工作不到位,导致工程后期资金的供给出现问题,绿化工作难以继续。即使绿地建成以后,部分城镇也由于资金的问题没有能力对园林进行管理,导致绿地的荒废。

3.园林千篇一律,没有当地特色

当前的小城镇园林绿化普遍都采用相同的园林布局和风格,各个园林之间缺乏独特的构思,景观千篇一律,更没有做到人工与当地自然、文化的完美结合,使得大量的园林失去了生机与活力。还有一些城镇盲目得追求欧式风格,照搬国外的园林设计,使得一些城镇的广场没有了自己的风格,更失去了人们对园林的游玩好奇心。

4.园林管理工作不到位

一个园林建设的成功与否与园林的后期管理工作有着直接的关系。然而一些小城镇对园林采取了粗放式的管理,由于没有专业的园林管理工作者,园林中的植物得不到及时的修建与养护,失去了园林中植物造景的意义。同时,当前的绿化项目管理体制还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问题,缺乏有效的监督监管机制进行管理。

四、小城镇干道的植物配置

1.防护型干道的植物配置

绿化设计选择具有耐污染、抗污染、滞尘、吸收噪音的植物,采用由乔木群落向小乔木群落、灌木群落、草坪过渡的形式,形成立体层次感,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和景观效果。

2.高速公路的植物配置

良好的高速公路植物配置可以减轻驾驶员的疲劳,丰富的植物景观也为旅客带来了轻松愉快的旅途。高速公路的绿化由中央隔离带绿化、边坡绿化和互通绿化组成。中央隔离带内一般不成行种植乔木,避免投影到车道上的树影干扰司机的视线,树冠太大的也不宜选用。一般可以根据分隔带宽度每隔30~70米距离重复一段,色块灌木品种选用3~6种,中间可以间植多种形态的开花或常绿植物使景观富于变化。

五、提升小城镇道路绿化形式与植物配置效果的有效对策

1.规划因地制宜。要根据当地实际,聘请有规划资质的单位进行高标准绿化规划设计,要因地制宜,结合城镇的改造升级,在设计上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夸张、不浪费,坚持经济绿化。要借鉴周边县市区的小城镇绿化成功经验,加强绿化规划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借鉴不同于模仿,要杜绝照搬照套,结合本地小城镇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等,合理安排园林、绿地建设与城区绿化环境的空间布局、绿地结构布局。要在人们最需要它们的地方,提高绿化水平,从保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优化群众居住环境、促进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出发,确保规划的高质量和可操作性。充分利用城镇本身原有的地形地貌、山峰河流,结合当地原有的历史人文、民族传统,将各种优化因素体现到设计之中。

2.景观搭配有序。注重城区绿化与周边设施的统一协调,根据绿化场地的高低、大小、形状、立地条件等实际情况、附近已有亭台、休憩设施和绿化材料的特性来配置植物景观。充分考虑绿植的错落,可以利用列植、群植、孤植方式实现空间结构的合理利用,也可以利用高植、中植、低值方式实现乔、灌、花、草搭配错落有致。同时,应考虑绿化的造型设计,同一材料造型不同,绿化效果也不同,因此也应注重通过设计各种造型来增加景观效果,做好绿化材料的整形修剪。

3.严把进苗关口。苗木是实现绿化效果的关键,所用苗木要符合绿化规划要求的条件。首先,要做好苗木检疫,加强植物苗木检疫力度,申请当地林业部门对毁灭性病虫害检疫对象及容易造成危害的病虫害的检疫,发现病虫害时绝不调运。其次,要选择符合规格要求的苗木,苗木规格的高低是直接影响着园林绿化效果,要在苗木调运前确定园林绿化苗木标准和规格,标准尽量细化。第三,要严格控制苗木来源,尽量从当地调苗,若确实需要从域外调苗,要选择从生态条件相近的产地调运。

4.强化施工管理。要选择具有一定资质和施工经验的施工队伍,对工程量较大、资金投入较多的绿化项目,要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选择素质良好的园林绿化施工队伍,使绿化规划设计效果能够得以充分实现,要避免不具备专业素质的施工队伍在园林绿地建设中滥竽充数。园林所属单位也要组成监督组织,聘请专业监理员对工程实施全程监理,确保施工质量。同时,要加强园林绿化管护,提高养护管理水平,加强居民公德教育,使绿化及管护档次的提高有力推进城镇整体品味的提升。

5.加大宣传,从思想上引起重视

小城镇应当大力做好城镇绿化建设的宣传工作,让人们从思想上重视城镇的绿化工作,了解绿化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城镇的绿化对美化城镇、招商引资、人文环境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增加人们热爱城镇植被,保护保养城镇植物的自觉性。对于恶意破环植被和园林的人和事,要进行适当的处罚和惩戒,使人们在思想上、行动上对保护植被有科学的认识,为绿化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环境。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小城镇道路绿化形式与植物配置的研究分析,对于其良好实践效果的取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道路绿化形式与植物配置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其关键环节与重点要素的重视程度,并注重其具体实施策略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王建春.谈小城镇园林绿化管理工作的策略和方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10):60-62.

[2]张宏伟.小城镇园林绿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5(02):115-116.

[3]刘振权.浅谈小城镇园林绿化建设及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09):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