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强龙辅助治疗难治性支原体肺炎28例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甲强龙辅助治疗难治性支原体肺炎28例临床分析

方东洋朱萍程雪莲

方东洋朱萍程雪莲(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河南南阳473000)

【中图分类号】R5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7-0212-02

【摘要】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疗效。方法选择符合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病例28例,在病程7.0±1.5天时静脉应用甲强龙5mg/kg/d,1次/天,连用3天。结果所有患儿均在8-16小时体温正常,肺部病变逐渐消失。结论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疗效明显。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

肺炎支原体是儿童和青少年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在5-15岁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占10%-30%[1]。肺炎支原体肺炎易复发、迁延不愈,重症者可合并肺外组织、器官病变,对患儿健康危害严重。近年来临床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MPP)病例逐渐增多,发病率逐年增加。通过对我院应用甲强龙辅助治疗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病例28例观察疗效肯定,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8例病例均符患儿均符合下列条件。根据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标准明确诊断支原体感染的[1],CRP大于40mg/L、肺部影像学提示大片密度均匀实变(范围超过2/3肺叶,CT值大于40HU)[2],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1周后效果不佳,病情无缓解或出现严重肺外并发症,肺部啰音不吸收。其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1岁7个月至11岁3个月,平均7.2±1.3岁,平均热程10.4±2.3天,住院时病程15.7±2.5天。胸片及胸部CT显示:单侧大片状炎症改变18例、呈弥漫性间质性肺浸2例,双侧炎症病变8例、合并肺不张8例,单侧胸腔积液9例,双侧胸腔积液6例;合并肺外损害情况:合并心肌损害10例,肝脏损害12例,肾损害2例,皮肤黏膜损害9例,血小板减少1例。实验室检查:C反应蛋白73.3±7.4mg/L,血沉46.5±4.1mm/H。

1.2治疗方法及转归

所有病例均给予阿奇霉素10mg/kg/d静脉滴注,序贯治疗直至随访至肺内炎症吸收。同时根据合并感染的情况,结合白细胞数增高或C反应蛋白增高,联合应用三代头孢抗生素,或根据痰培养、血培养及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根据病毒检测结果,给予抗病毒治疗。在病程7.0±1.5天时静脉应用甲强龙5mg/kg/d,1次/天,连用3天[3]。所有患儿均在8-16小时体温正常,肺部病变逐渐消失。出院后采用序贯疗法,口服阿奇霉素10mg/kg/d,1次/天,连用3天,总共4个疗程,随访2个月,病变完全吸收。

1.3不良反应监测

应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期间监测血压、电解质及血糖正常,住院期间未发生二重感染,出院后门诊随访尚未发现有股骨头坏死等其他不良反应。

2讨论

肺炎支原体(MP)已逐渐成为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病原。每隔3~4年流行1次,近年呈常年流行趋势。RMPP目前尚无明确统一的诊断标准,一般认为支原体肺炎经有效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尤其是单用大环内脂类抗生素治疗1周以上病情未见好转者。RMPP患儿病情较重,通常高热不退、持续咳嗽。RMPP患儿经大环内脂类抗生素治疗无效,表现为体温不降或者下降缓慢,咳嗽持续,胸部X线片显示肺不张、肺叶大片实变甚至发生坏死性肺炎、肺脓肿等。Tamuara等[4]认为RMPP为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1周或1周以上,患儿仍有发热,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持续加重者;刘金荣等[2]认为高热持续7天,CRP大于40mg/L、肺部影像学提示大片密度均匀实变(范围超过2/3肺叶,CT值大于40HU)者为RMPP。

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5]:①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②患儿免疫功能紊乱,尤其RMPP患儿的免疫功能紊乱更明显,过强免疫,重者可表现为全身炎症性反应综合征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或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③患儿感染或者误诊误治。④既往存在疾病,包括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功能缺陷、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先天性肺支气管疾病及营养不良等,是导致RMPP和重症MPP的危险因素。

糖皮质激素(GC)是目前最有效的抗炎药物,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动物实验表明,激素与克拉霉素联合应用较单用克拉霉素能更有效减轻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和化学因子水平,减轻肺组织评分[6]。因此,急性起病、发展迅速且病情严重的支原体肺炎或肺部病变迁延而出现并发症者(如:肺不张、肺间质纤维化、支气管扩张)或者有肺外严重并发症可考虑应用GC。

本组资料患儿发病年龄平均7.2±1.3岁,肺炎支原体感染后表现出高热不退、剧烈咳嗽、肺内大片状影伴胸腔积液及肺不张,伴有肺外表现等异常的免疫反应。CRP73.3±7.4mg/L。在病程7.0±1.5天时处于疾病急性期,此时静脉应用甲强龙,能有效减轻体内炎症反应,减轻肺内损害。甲强龙治疗后炎性指标CRP、ESR均明显下降,复查胸片显示肺内病变明显吸收好转,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试行).中华儿科杂志,2007,45(2):83-89.

[2]刘金荣,彭芸,杨海明,等.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表现特征和判断指标探讨.中华儿科杂志,2012,50(12):915-918.

[3]陆权,车大鹏.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治中的若干问题.国际儿科学杂志,2007,34,(4):235-238.

[4]TamuraA,MatsubaraK,TanakaT,etal.MethylprednisolonepulsetherapyforrefractoryMycoplasmapneumomoniaepneumoniainchildren.JInfect,2008,57(3):223-228.

[5]辛德莉,马红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4):233-234.

[6]TagliabueC,SalvatoreCM,TechasaensiriC,etal.TheimpactofsteroidsgivenwithmacrolidetherapyonexperimentalMycoplasmapneumoniaerespiratoryinfection.JInfectDis,2008,198(8):1180-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