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规范化观察维护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1-21
/ 2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规范化观察维护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

郑晓云张春花

(山西省汾阳医院山西汾阳032200)

【摘要】目的:探讨表格式规范化观察维护记录单用于PICC置管患者的效果。方法:将60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日常维护护理,记录贯穿于护理记录中,实验组30例,在此基础上采用新设计PICC置管观察维护记录单给予护理观察及维护记录;观察对比两组病人维护质量。结果:实验组30例患者发生相关问题少,留置时间长,维护观察能保质保量完成。结论:PICC置管观察维护记录单的应用,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减少工作疏漏,延长置管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中心静脉置管;记录单;观察维护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2-0374-02

PICC置管在临床上用于高渗性、刺激性药物的输注、长期静脉高营养治疗、严重创伤、循环、呼吸衰竭等危重病人的抢救、以及外周血管穿刺困难等情况。PICC置管具有安全可靠、留置时间长,损伤小等独特的优点[1],其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作为创伤性操作,长时间留置静脉导管可发生各种并发症[2],如静脉炎、静脉血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等,若处理不当,会增加患者的痛苦,甚至危及生命,引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三分置管,七分维护”,只有在PICC维护中严格执行管理制度,通过严密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才能使每一位置管患者得到优质护理[3]。但作为创伤性操作,PICC的护理和操作过程只有详细记录,留做医疗档案,才能做到有据可查[4]。

中心静脉置管对规范的维护观察记录报道甚少。目前的PICC护理记录大多是贯穿在护理病历中,不能直观、连续、动态、及时反映PICC置管时的情况和置管后的变化及处理结果,不能有效体现PICC的护理质量[5];另外,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而患者依从性又与患者文化程度、生活习惯、经济状况等有关[6],因此对于PICC置管的维护管理存在很大的差异。表格式观察表能提高护理效率及护理质量[7]。表格式PICC观察维护记录单,将需要观察维护记录内容全面、具体列出,记录内容详细,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置管的相关信息、观察局部情况、并发症情况以及督促和检查患者进行的置管肢体活动,如促进血液循环的握拳,旋转等[8],尽可能做到内容全面。我们将我科2015年PICC置管患者分组进行护理比较,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2015年3月至2015年10月,共观察PICC置管患者60例,男性42例,女性18例,年龄28~70岁,平均住院26.8天,其中脑出血39例,重型颅脑损伤21例,留置PICC时间最长189天,最短26天。将上述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日常PICC维护方法维护,将维护情况贯穿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中;观察组采用新设计PICC观察维护记录单,按照表格上提示内容观察维护,并将维护情况记录在表格上。其内容包括一般项目: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置管时间、置管静脉名称、导管尖端位置以及置管者;不同时间包括局部情况如穿刺点局部及皮肤情况、导管情况及外露长度、贴膜及正压接头情况、臂围以及有无处理;全身情况包括患者体温、置管侧肢体活动、全身伴随情况;最后由操作者及质控者签名。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留置PICC从导管有无堵塞、断裂、外露长度、穿刺点局部皮肤、贴膜有无卷边、松脱、正压接头符合要求以及全身有无并发症、导管平均留置时间等方面进行观察记录。

2.结果

将对照组及观察组观察结果记录发现,对照组导管堵塞1例,穿刺点处红肿2例,贴膜卷边、松脱3例,正压接头不符合要求2例(未按时更换1例,正压接头内有血迹1例),导管外露长度发生变化1例,平均置管时间78天;观察组患者只有1例贴膜卷边现象,平均置管时间118天;两组患者均无全身并发症发生。观察组采用新设计PICC观察维护记录单进行观察维护,使PICC置管患者的维护更加规范,有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3.讨论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各类已有或潜在性风险因素直接或间接引起患者受到伤害或死亡的可能性。随着法制的健全,民众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其在就医过程中具有强烈的维权意识。PICC作为一种创伤性操作,其对输液治疗的安全性有一定风险,为确保PICC导管具有良好的使用功能,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制定PICC导管观察维护记录单,真正落实PICC置管、维护以及并发症的及时处理和预防,真正实现安全使用PICC的目的[9]。PICC维护观察记录单还可避免因护士的能力、知识层面的差异造成记录不准确,使记录达不到统一、规范和易追溯性,从而避免PICC护理记录中可能存在的潜在性法律问题[10]。

总之,表格式PICC维护观察记录单简单易操作,使用中能督促护理人员对置管患者认真观察和标准化护理,提高PICC的护理质量,延长导管留置时间,避免工作遗漏,减少并发症,做到及时观察,及时处置,及时记录,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保证了维护记录的连续性,为治疗护理提供方便[11]。

【参考文献】

[1]朱旭慧,王钦清,胡辉.基层医院维护PICC管的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3):1218-1219.

[2]申屠敏姣,章水娟.156例神经外科静脉留置导管并发症的描述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7):584-586.

[3]郑健华,胡玉琼.表格式PICC置管护理单的设计与应用[J].当代护士,2014,4:189.

[4]乔爱珍,苏迅.261例超声引导下在上臂置入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置管的效果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2):1464-1465.

[5]赖丽芳,胡爱珍,李静懿.PICC护理记录单设制的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2,26:254-255.

[6]吴冬冰,陈岱佳,林金香,等.PICC带管出院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临床护理杂志,2008,7(5):9-10.

[7]杨悦,翟东进.表格式一般护理记录单的设计和应用效果[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33-34.

[8]邱德林,黄康华,唐烁帆,等.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肿瘤化疗中深静脉管堵塞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9):3298-3300.

[9]张晓琳,宋金兰,王蕊.肿瘤患者留置PICC导管的安全管理[J].护理管理杂志,2007,7(5):59-60.

[10]黄石群,胡敏芝,谢燕芬.PICC护理记录中存在的潜在性法律问题与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8):1184.

[11]邓娇燕.PICC维护记录表的设计与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8):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