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陈红霞牛小亚

黄亚珍

(揭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一区522000)

【摘要】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进展性脑梗死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同时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及依达拉奉,对照组单用依达拉奉,均连用14d。于治疗前后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随访1个月,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评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较对照组改善明显,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关键词】丁苯酞氯化钠依达拉奉进展性脑梗死

【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8-0388-01

急性脑梗死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在我国致死率和致残率高居第一,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超早期溶栓治疗被认为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并不是所有急性脑梗死患者均能及时溶栓,从而导致部分患者发展为进展性卒中[1]。我院使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0.1—2013.12在我科住院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72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6例,男25例,女11例,年龄58—79岁。对照组36例,男24例,女12例,年龄56—78岁,2组年龄、性别、入院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入选标准

(1)符合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判断标准;(2)经脑CT或MRI证实;(3)美国国家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6—17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评分30—60分;(4)所有患者发病均在6—72h内;(5)临床症状及体征呈现进行性加重;(6)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

1.3治疗方法

2组病例入院后给予改善微循环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30mg加人生理盐水100mL静滴,2次/d;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30mg加人生理盐水100mL静漓,2次/d,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100mL(25mg)静滴,2次/d,2组疗程均为14d,另所有患者均给予伴随疾病治疗和常规治疗。

1.4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后14d、1个月应用NIHSS评分评价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应用BI评价日常活动能力。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NIHSS评分及BI评分均有改善(P均<0.05),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表2。

表12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x-±s)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②P<0.01

表22组治疗前后BI评分比较(x-±s)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14d治疗后1月

对照组3640.3±4.145.2±4.5①47.1±3.7①

治疗组3639.8±4.278.1±4.3①②86.3±3.6①②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②P<0.01

3讨论

进展性脑卒中(progressivestroke,PS)是影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一种临床现象,国内认为发病后48h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逐渐进展或呈阶梯式加重的缺血性脑卒中,该病常造成患者较严重而持久的神经功能缺损,可作为目前预测脑卒中死亡的独立因素。发病机制包括血液流变学和血脂异常、感染和炎性反应、血脑屏障通透性异常、细胞内钙超载、自由基介导、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等[2]。

丁苯酞属于国家一类新药,是由芹菜中提纯的化合物,可人工合成,并通过多种途径有效的保护缺血后的脑组织。有明显的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作用,主要药理作用包括:(1)重构缺血区微循环,缩小脑梗死面积,减轻神经功能损伤的程度。(2)保护线粒体(M)功能,恢复能量代谢,抑制细胞凋亡,减轻脑水肿和对血脑屏障的损伤。研究发现,丁苯酞治疗后,使灌注的微血管数量上升,结构完整,形态保存较好。说明丁苯酞还可通过促进微血管再生、改善微循环提高脑血流量[3]。

依达拉奉是一种强效的新一类羟自由基清除剂,它可有效清除氧自由基并抑制脂质过氧化而有效保护神经细胞,穿透血脑屏障率高达60%,可清除体内的活性氧分子及脑内具有细胞毒性的羟自由基,抵制脂质过氧化作用,抑制脑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的过氧化作用。减轻组织损伤和脑水肿,减少缺血半暗带的面积,减轻脑水肿,同时还对脑细胞有保护作用[4]。两药合用可多角度挽救缺血半暗带,抑制自由基,促进侧支循环,保护线粒体功能,获得最好的效果。

本文结果表明,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临床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程冉冉,李焰,周燕,刘凤丽.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畅基础与临床医学,2012,28(8):1021‐1022。

[2]周乃强,崇左.进展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J].右江民族医学院报,2011,33(3):338‐339。

[3]LiuCL,LiaoSJ,ZengJS,etal.dLdl-3n-butylphthalldepreventsstrokeviaimprovementofcerebralmicroveselsinRHR-SP[J].JNeurolSCi,2007,260(1-2):106-13.

[4]李勇萍,杜从云,杜海燕.依达拉奉治疗老年人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卒中与神经疾病杂志,2009,26(3):364-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