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创伤科护士工作压力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1-21
/ 2

骨创伤科护士工作压力与对策

梁丹丹

梁丹丹(上海市长征医院骨创伤科七病区200003)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1)11-0098-02

【摘要】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了新的认识。由于骨创伤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护理人员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1]。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会使护士产生工作疲倦感,不仅会影响护士身心健康、工作热情及工作效率,而且会影响护理质量以及生活质量。对护士的工作压力进行探讨,并能采取有效对策,不仅有利于护士自身的身心健康,更有利于充分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护理工作压力对策

医院是各类危、重病人抢救及治疗的首要场所。由于骨创伤科经常收治一些急诊外伤病人,以及骨创伤科工作环境的因素以及护理专业的工作特殊性,护士不仅担负着繁重的工作,还必须承受非同一般的工作压力,严重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现在针对护士所面临的工作压力做一些概括,以及对一些压力应对措施做探讨[2]。以提高护士的自我调节意识,并与管理部门共同努力,改善工作环境,把工作压力源和损害降低到最低限度,充分提高工作效率。

1工作压力的因素和危害

1.1工作负荷过大的压力。本院骨创伤科担负着急危、重病人、以及各类中大、手术的主要任务。具统计,在2010年度,骨创伤共接治门急诊患者1237人次、出院1237人次,加床597人次,手术1190人次,全年共完成静脉输液12420人次,且平均每人6至14瓶不等,其中抢救人数呼吸机气管切开护理共27人次。骨创伤科特点收治门急诊病人、病人病情变化之快、手术人次之多、病人周转速度快。骨创伤科共有护士15名,由于工作任务繁重,经常面临加班现象,护士的心理、身体长期处于应急状态。已有研究表明,体力和脑力相结合的双重劳动,大脑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紧张、抑郁心情若长期得不到宣泄,极易导致身心疲劳等[3]。另外,长期超负荷工作,使护士抵抗力下降,受到与工作有关的伤害增多[4]:工作中容易出现疲倦、精神紧张、内分泌紊乱等现象,以此增加了感冒几率和在超强度的工作中出现晕倒现象,甚至有些护士甚至出现幻听、幻觉。

1.2职业损伤的压力。骨创科护士与其他临床科室护士相比,遭受到更多的职业损伤压力。第一是机械损伤,如给病人抽血、输液、加药被针头刺伤,或者遇到躁动不安颅脑外伤的的病人,病人不配合护士的操作,会产生攻击性行为,也有可能被刺伤或扎伤,不仅引起疼痛、出血,更容易造成疾病的感染,特别是传染性疾病,如乙肝、HIV、梅毒感染等,严重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第二是血液、体液的污染,护士在每天工作中,都会接触到各类创伤面,在根本无法预知病人的生化指标的情况下,直接接触血液;另外,护士在接手术患者过程中,病人伤口有渗血渗液以及麻醉反应恶心、呕吐现象,随时都有可能遭受到病人血液、呕吐物的污染;还有,在为气管切开病人吸痰过程中,也有可能受到病人呼吸道分泌物痰液的污染。第三是放射线的危害,护士在医院工作,长期接触大量MRI、CT、X射线的辐射,会引起头痛、疲劳及免疫力下降。

1.3高强度、高标准的工作要求。骨创科收治各种病情复杂、危重、多变的患者。这就要求护理人员除具有多学科的医疗、护理基础知识外,还需要求护士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一旦病人突发病情变化,这不仅需要医生的果断和冷静,更需要护士的紧密配合。护理围手术期病人,以及遇到各类危、急、重病人的急救,护理工作经验以及急救措施,都需要护士不断地学习,一些高难度的急救操作,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护士更需要在工作之余不断的练习各项急救操作,并必须完全掌握其全部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后才可进行。骨创科护士还必须及时掌握最新的护理理念与抢救程序。不论是体力上的消耗还是精神上的高度紧张,均会使护士身心疲惫,产生巨大压力。

2应对工作压力的对策

2.1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护理人员须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改变能改变的,适应不能改变的。培养工作着并快乐着的乐观人生态度。学会掌握放松技巧,可帮助自己学会情绪放松;精神乐观有助于神经内分泌的平衡协调,可减轻不安、紧张、烦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健康的人格,学习心理卫生知识,掌握释放压力的方法,提高心理素质。也可以通过积极的体育锻炼、卫生保健和良好的知活方式,增强体质和生理功能很重要,有助于促进心理健康。研究人员指出,健身活动能促进智力发展,提高自我感知能力和自信心,减少疲劳,并能减少应激反应,而且在动过程中能治疗心理疾病。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使压力的强度相对降低。如果拥有他人的关心和强有力的社会支持,就能提高抵抗压力的能力。如果缺乏社会支持,一个人默默地承受,压力所带来的不良体验就会增强。

2.2工作负荷过大压力的对策。充实临床护士队伍,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科建立休班意见本,护士提前1周登记,护士长根据护士需求并结合科室工作量,合理安排班次,科学合理地安排夜班工作。研究表明,双人或多人值班制可以明显减轻护士的工作负荷及心理压力,保证医疗护理安全。根据科室工作特点及护士的需求,合理调整工作作息时间表,灵活应用弹性排班法,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运用激励机制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了解护士的真正需要,满足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需求,使护士认识到工作的意义和自身价值。采用目标激励法,在护士中树立“上班不仅仅是工作需要,而是一种能力的体现”观念。

2.3职业损伤压力的对策。传染病可预见性强、传播途径复杂、影响规模大,导致不同程度的社会危机。因此,加强护理人员自身防护能力的培训,相关部门可集中理论培训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法,制定个人防护要求,增强医护人员自身防范意识及能力。对于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感染性极大的操作技术的个人防护集中培训,并进行重点骨干培训。医护人员职业安全意识增强,减少职业暴露发生的机会,发生职业暴露后也能镇静处理。怀疑有乙肝病毒感染时,即应肌注高价免疫球蛋白。工作中应戴口罩、手套。为气管切开的病人加强规范吸痰,吸痰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为气管切开以及气管插管病人吸痰时,吸痰管的位置高时由上向下吸引,痰的位置低时,应由下向上边吸边提吸。每次习痰不超过15秒,吸痰动作应做到轻、稳、快。一旦有体液、呕吐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工作中远离一些辐射性较强的区域,或者穿防辐射服饰。

此外,骨创科护士在工作之余,应积极参加各种业务学习,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熟练掌握各种急救技术、程序及仪器的使用,提高应激能力;有计划进行继续教育、制定学习计划,培养学习兴趣。同时,护理管理者在护士管理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在工作中,增加晋升和培训新技术的机会,在表彰、奖励、福利待遇、奖金分配方面与正式编制员工同工同酬;2.护理管理者多关心护士,使其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减轻因缺乏家人的帮助下而产生消极的情绪,增强其归属感;3.要关注聘用护士相关的社会和医疗保障等与生活质量水平息息相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何丽娜.影响护理人员心理健康因素及应对措施[J].齐鲁护理杂志,2009,10(12):96.

[2]刘目红,郭爱敏.ICU护士工作压力与不健康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06,20(3):601-602.

[3]蒋奖,许燕,林丹瑚.医护人员工作倦怠与A型人格,控制点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4,27(2):364-366.

[4]黄永兰,王高华,肖祖芬.综合医院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1):41-42.

[5]郭丽萍.一线护理工作压力的原因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16).

[6]周佳.精神劳动对护士的影响[J].国医外学(护理学分册),1999,18(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