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李永红

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医院545900

摘要:目的:观察多维度协同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定本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74例,研究时段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分组原则以干预方式差异性为主,分对照组(37例,常规护理)、试验组(37例,多维度协同护理),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护理前1周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P>0.05,护理8周后两组上述评分降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94.60%)显著较对照组(75.68%)高,P<0.05。结论:在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多维度协同护理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借鉴。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多维度协同护理;生活质量

冠心病临床发病率较高,主要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导致心肌缺氧缺血,诱发心肌损伤,且随着时间推移,若控制不当疾病呈进行性发展趋势,出现严重供血不足情况,心肌收缩能力降低,导致心排出量减少,使得心脏循环出现障碍,进而诱发心力衰竭,对患者身体造成不可逆性伤害,死亡率较高[1]。考虑到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周期较长,且患者年龄偏大,患者依从性不佳,且疾病及救护工作会严重干扰患者日常生活,生活质量较低,因此临床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中多维度协同护理应用价值较高,患者满意度也理想,值得进一步探究。鉴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选定探究了不同护理方式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做出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定本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74例,研究时段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分组原则以干预方式差异性为主,分对照组(37例)、试验组(37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46-68岁,平均(57.33±2.89)岁,冠心病病程2-10年,平均(6.28±1.39)年;试验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45-68岁,平均(56.85±2.76)岁,冠心病病程3-10年,平均(6.76±1.23)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组间差异对结果影响较小,可比较。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遵医嘱指导患者用药,做好心功能监测工作,叮嘱家属安抚患者情绪,避免情绪波动;试验组给予多维度协同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创建多维度协同护理小组,由科室负责人担任组长,组员均为年资超过5年的护理人员,组长组织召开会议,对临床患者情况进行分析,多维度评估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素,具体味素:生理状况(基础疾病、体征等)、心理状态、家庭支持,以此为基准制定方案;②生理维度干预,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规范作息,不得熬夜,根据其机体状况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务必有家属陪同,同时指导患者科学饮食,尤其限制食盐摄入量,每日需低于5g,若使用利尿剂,则可适当增加食盐和水分摄入量,此外若患者长期卧床,需定时调换体位,对腹部进行热敷,按摩腹部,避免压疮和便秘;③心理维度护理,护理人员了解患者情绪在状态,采取认知疗法,在交谈中发现患者错误认知情况,顺势进行引导纠正,通过借情和移情转移患者注意力;③家庭支持维度,引导家属主动关心患者,分享愉快经历,回忆美好事情,让患者感受到关爱,缓解其消沉等情绪,创建良好支持体系。

1.3观察指标

①生活质量评估,使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量表,包括21个条目,调查疾病对患者生活及身体状况的影响,每个条目按影响程度轻重0-5分评分,满分105分,分值越高提升生活质量越差[2];②满意度评估,使用《心脑血管疾病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自制),包括:环境、服务态度、技术水平等,满分30分,以分值评估等级,0-10分为不满意,11-20分为满意,21-3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为后两个等级患者占比之和[3]。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使用SPSS24.0软件,分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前者表示形式为[n/(%)],通过分析值进行检验,后者表现形式为(),通过分析t值检验,以P<0.05为统计学差异评估标准。

2结果

2.1生活质量评分

试验组护理前1周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但P>0.05,护理8周后两组上述评分降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3.讨论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临床较为常见,多为冠心病恶化所致,患者心功能不佳,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且死亡率较高,很多患者存在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生活质量较低,而目前临床护理干预工作更注重人性化要求,在促进疾病恢复的同时,更加重视患者整体状态,因此在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需创新护理方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其中多维度协同护理效果较好。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具体原因分析如下:多维度协同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方法,以患者为中心,将改善患者整体状态作为最终目的,护理过程中综合分析影响患者的多重因素,以此为依据制定护理方案[4]。针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科室组间多维度协同护理小组,综合分析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因素,确定生理、心理和家庭支持体系三个维度,以此出发细化护理方案,兼顾了患者身心健康,充分调动了患者家属积极性,帮助患者建立家庭支持体系,让患者重拾对生活的热情,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避免了负性情绪影响。

综上,在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多维度协同护理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吴晶,杨欣,周月,等.多维度协同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5):577-577.

[2]方容瑜.多维度协同护理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疼痛、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7,33(12):83-85.

[3]赵向琴,王丽娜.多维度协同护理对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负性情绪、疼痛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2016,36(21):5407-5409.

[4]王晓娟,邵静,朱祥苓,等.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负性情绪及血清皮质醇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7,44(05):161-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