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学英语任务型教学中的问题与反思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浅议中学英语任务型教学中的问题与反思

杨晓丽

吉林省公主岭市杨大城子第二中学136129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发展,新课标教育改革提倡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应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转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引进新式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任务型教学作为一种新式教学手段,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全身心投入其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提升课堂教学成效。但是任务型教学法在实际中学英语教学应用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由此,本文主要就中学英语任务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改善措施,以求更好的推动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关键词:中学英语;任务型教学;问题;反思

随着我国新课标教育事业的改革深入,提倡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寻求更为合理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开展中运用任务型教学方法,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从此在国内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任务型教学改革热潮。任务型教学法最早诞生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最主要的目的是通过完成任务的形式,来调动学生学习参与积极性,完善教学活动[1]。学生在接受任务和完成任务过程中,不仅能够收获更多的理论知识,而且对于自身学习习惯和心性培养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另外,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对于学生合作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培养有着突出作用。由此看来,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应用任务型教学法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教学活动有序开展有着积极作用。

一、任务型教学概述

任务型教学法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任务,各式各样的任务在教学中的运用,在当前国内外的相关理论研究中,对任务定义较为广泛,尚未形成明确的界定,主要可以将其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任务。任务主要是指在学习中的应用有助于促进语言学习为关注点,有组织开展语言学习,有明确目标、内容和流程的开展活动,取得不同结果的活动。狭义的任务主要是为了在交际中的应用,任务必须有明确的结果[2]。在新课标教育改革中,要求学生能够从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处理方式需要真实、合理和准确,有助于学生的人际交往,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任务型教学法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任务前准备阶段,任务开展过程中以及语言聚焦。其中任务前的准备阶段,主要是教师向学生明确任务主题和目标,向学生介绍任务内容,这一阶段的活动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减少对语言学习的畏惧和压力,能够充分了解学习内容和相关背景知识,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后续活动有序开展奠定基础。任务开展环节,是任务型教学法的主要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进行讨论和交流,完成不同的任务目标,教师则实时进行监督和指导,帮助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最后由学生通过书面报告的形式,向教师阐明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由教师进行评价或者学生小组之间互相评价,以此来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3]。语言聚焦阶段则是后期的巩固阶段,主要是对课堂所学到的知识强化巩固和记忆,根据学生任务开展过程中执行情况,进行最终的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更好的提升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二、中学任务型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注重学生的体验

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中,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学习效率。但是在实际中学教学活动开展中,部分教师对于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认知程度偏低,仅仅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尚未了解到任务型教学法在实际应用中所起到的作用。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所涉及的任务同实际脱离,任务设计过于盲目,难以取得实际成效。

(二)任务目标不明确

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任务型教学法,更加注重依托于真实生活内容,并非是在教学活动开展中简单的布置几个任务,回答语言问题,获得语言知识,也不是强调学生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而是需要从更高的层面上完善英语学习机制,实现教学任务目标,并通过实际教学情况来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促使学生能够综合语言能力全面发展。

(三)教师专业素质较差

在中学英语教学活动开展中,应用任务型教学法有助于加强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审美能力,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开展中,中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偏低,学科相关知识了解程度较为浅显,尚未能做深入分析,以致于在课程讲解中内容较为枯燥,学生只是被动的听讲,学习兴趣不高[4]。在任务目标设定中,教师所设计的任务内容同教学活动相偏离,难以起到实际作用。

三、中学任务型英语教学改善措施

(一)引进新式教学理念

任务型教学法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造性的设计同学生实际生活相贴切的任务活动,吸引学生参与积极性,全身心投入其中。在任务开展过程中,学生主要是通过对任务内容的思考、分析、调查以及交流合作等方式,借助自身所掌握的英语知识,完成教学目标。由此不难看出任务型教学法是以人为本的教学手段,教师应充分了解此种方法的积极作用,选择合理的教学模式,通过反复实践了解其实质。

(二)强化教师自身引导作用

任务型教学法在开展过程中,英语教师应作为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其中,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以及服务者,能够根据课堂不同的需求不断调整自我角色定位,从而更好的适应教学需求,完成教学目的。由此看来,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具有组织和协调作用,有序的组织学生进行教学实践探讨,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制定合理的教学模式。

(三)提升教师自身专业素质

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任务开展过程中,教师在其中起到了突出作用,其专业素质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成效的好坏,由此,应注重中学英语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了解教师是否具备良好的工作水平和应变能力,对于任务型教学法的掌握程度。所以,应注重教师设计任务能力以及实施任务的能力,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强化教师的任务型教学综合能力。

结论:

总而言之,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新课标改革提倡的创新教学方法,有助于提倡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此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给予学生较为自由的发展空间,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以及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促使中学英语教学活动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薛娴.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中的“有效阅读”——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的技能与策略[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2(09):131-132.

[2]杨洋.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交际,2014,12(03):168-169.

[3]苏前飞.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新实践[J].求知导刊,2015(03):143.

[4]张小娟.浅谈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3(S2):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