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病人》中的创伤解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3-13
/ 2

《英国病人》中的创伤解读

溥云梅

溥云梅

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摘要:小说《英国病人》表现了爱情、战争、殖民主义等多重主题。其中围绕主人公英国病人的创伤主题尤为引人注意。小说中不仅体现了全身烧伤的阿尔玛西的个体心理创伤,还涉及战争、殖民、民族文化的集体创伤。本文运用创伤理论,解读小说中几位主人公各自的经历带来的心理创伤及后殖民背景下的文化创伤。

关键词:文化创伤;集体创伤;英国病人;

迈克尔·翁达杰(1943-)是当代加拿大著名的小说家,诗人。翁达杰被誉为当代杰出的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作家,一位“由多元文化培育出的、后殖民时期的典型作家”。翁达杰于1992年出版的《英国病人》获得英国小说最高奖——布克奖及总督奖。故事的背景为二战时期,通过对英国“病人”的身份的探索,以不同的人物视角描述了一个个交织的故事。这一个个故事无一不在向读者倾诉每个人所遭受的肉体和精神上的摧残与折磨。

战争带来的创伤

战争造成的心理创伤被称作“炸弹震荡”。小说中的每个人物都遭受“炸弹震荡”带来的后果,大卫·威廉姆斯总结道:“他们之中没有一个人,在身体和心灵上是完整的,每个人都是这个绝望时代的殉葬品,在二战末尾这个奇怪的时间”.小说开始于二战末期意大利佛罗伦萨北部山区的一幢饱受战火摧残的别墅里。翁达杰对别墅形象的描述呈现给读者的是废弃、荒芜、满目疮痍。别墅中出现的人物同他们所居住的场景一样,身体和精神都已成为“一片废墟”。

小说围绕解开英国病人的真实身份谜团这个中心展开。阿尔马西原是匈牙利籍探险家,但因飞机坠毁被烧得面目全非,无法辨认,错被认为是“英国病人”。他受伤严重,“烧伤程度最严重的部分,深紫红色,连骨头也露出来了。”从文中作者对艾尔马希烧焦的描写足以看出战争的残酷性,战争使他“从一个出身贵族、英俊挺拔的探险家到没有身份和姓名的垂死病人,他经历了太多的伤痛”。他的伤口代表了一种历史创伤。身体通过它的伤疤诉说,但这些伤疤始终是困扰的见证。它们代表过去,但又总是试图愈合,将自己封闭,删除创造了伤痕的历史。30年代初,富裕的杰弗里·克利夫顿携妻子凯瑟琳加入阿尔马希所在的探险队。克利夫顿实为英国派遣来窃取探险队情报的间谍。阿尔马希与凯瑟琳发生婚外情。克利夫顿发现后,在一次飞机驾驶中进行自杀性报复,飞机在沙漠中爆炸。但是阿尔马希和凯瑟琳都幸存下来。阿尔马希将身负重伤的凯瑟琳安置在沙漠中一个洞穴后出去求援。可惜的是他没能赶回来,他最终帮助纳粹并回到洞里时,凯瑟琳已经去世。失去爱人,又身负重伤,阿尔马西的创伤经历“不能在个体的一个简单的暴力或原本的事件中寻到根迹,而是其初始不为所知,却在之后缠绕幸存者”(Caruth4)。

二战中二十岁的加拿大籍护士汉娜几乎失去了所有的亲人:父亲死于在战争中,灵魂在异国飘荡;她的爱人也被淹没在战争的洪流中,因为战争的严酷胎儿也流产了。卡鲁斯将创伤经历描述为:“双重叙述······一个事件难以承受的本质故事和难以承受的生存本质故事”(Caruth187)。汉娜就不能面对自己独自幸存的愧疚感。在超过一年的时间里,汉娜“再也没有照过镜子”。她因此在其他人都撤离时决定留在别墅照料英国。她把这自嘲为是她的“恋父情节”的结果。但事实是她需要照顾英国病人以此来挽回那些战场上她不能救的伤兵,包括她自己的父亲。“他被烧伤了而我是一名护士,我本来可以医治他的。可我却不在他身边。这种悲伤你了解吗?我本来可以救他的···”病人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汉娜的创伤的过去。

文化创伤

耶鲁大学教授杰弗里亚历山大表示:当个人和群体觉得他们经历了可怕的事件,在群体意识上留下难以抹灭的痕迹,成为永久的记,根本且无可逆转地改变了他们的未来,文化创伤就发生了。对创伤的研究中很多关注二战犹太人大屠杀和越战,鲜少有将注意力放在由帝国殖民主义给被殖民地人民带来的集体文化创伤。小说中代表西方殖民主义的杰弗里在沙漠中加入了探险队首次登陆就开玩笑地宣称,“我把这个地方命名叫比尔梅沙乡村俱乐部”。被误认为“英国病人”匈牙利籍贵族阿尔马西并不是真正病人,那些被无辜卷入战争为大英帝国所利用的殖民地“他者”才是饱受创伤的真正的英国病人。他们才是应该被拯救、疗伤与被疗伤的病人,其中包括汉娜、卡拉瓦焦、基普。他们身受殖民统治、文化霸权毒害之深,身体心灵都受尽创伤。小说中三位主人公尽管都对帝国战争深恶痛绝,但可以看出他们却无意识中对宗主国文化有着不同程度的认同与模拟。从小接受文化机构的教导和西方文化优越论的影响,导致他们已经潜意识中认同英国人是权利、秩序、文明的代言人。殖民地人民的文化主体性在帝国主义对前殖民地的政治和军事占领中丧失殆尽。他们失去了表达自身独特经验的可能性,只能被迫处于依附状态。殖民主义教育成为殖民者禁钢被殖民者思想的工具,通过重构历史,殖民者更加巧妙地蒙蔽了被殖民者的心智。阿尔马西一直带在身边的哈罗德的《历史》一书,作者哈罗德把战争篡改成为了实现国家荣誉和英雄主义的正义之战来掩盖原本是侵略、剥削和霸权的东西方战争史的实质,诱使被殖民者与其共谋。

结语

伤疤不会完全愈合消失,战争和帝国殖民主义给个人或民族带来的心理创伤和文化创伤也不会完全恢复。翁达杰的小说通过对特殊历史背景下人物的创伤经历的书写探索了医治心理创伤和文化集体创伤的有效方法。通过个体和集体对创伤历史的叙述再现,回归历史,寻找自身身份。整合过去记忆和现在生活,从创伤中得到自我提升并重新审视世界。

参考文献:

Caruth,Cathy.UnclaimedExperience:Trauma,Narrative,andHistory.[M]Baltimore,MD:JohnsHopkinsUP,1996.

Heble,Ajay."MichaelOndaatjeandtheProblemofHistory."[J]Clio19.2(Winter1990):97-110.

杜艳,栗原帅晓.“流放”与“寻根”——《英国病人》中阿尔马希文化身份的后殖民解读[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6期

迈克尔·翁达杰.英国病人[M]张欣,庆信,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

杨璐.小说《英国病人》中的爱情与创伤[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