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临床观察

邹鸽王锡芳

邹鸽王锡芳(江苏省宜兴市红塔医院妇产科214200)

【摘要】目的探索预防产后出血的方法。方法将60例足月阴道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分娩后常规给予宫体肌内注射缩宫素20IU,米索前列醇0.6mg塞肛,对照组在分娩后常规给予宫体肌内注射缩宫素20IU,观察比较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后出血量情况。结果2h产后出血量:观察组(153.23±3.88)ml,对照组(203.00±7.56)ml;24h产后出血量:观察组(229.76±5.29)ml,对照组(288.91±10.52)ml。两组产后出血量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01);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3.33%(1例),对照组为6.67%(2例),2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疗效确切,能够明显较少产后出血量,有极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米索前列醇缩宫素产后出血

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的机制:妊娠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有着个体差异,并且与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有密切关系,故部分产妇对缩宫素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效[1]。

缩宫素(又称催产素,oxytocin,OT)是第一个测出结构的神经肽。1909年,Blair等报导了受孕猪的垂体提取物的子宫收缩作用[2]。1910年,Ott和Scott证明了该提取物的射乳作用。1949年,OT以高纯度形式从该提取物中被分离出来。几年后,deVigneaud等人测定了OT的氨基酸序列并在1954年首先人工合成了OT[3]。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合成有生物活性的肽类激素,具有划时代意义,deVigneaud也因此获得195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缩宫素的主要作用机理是促进子宫平滑肌收缩,是目前临床上催产、引产的首选药物。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24h内出血总量超过500ml,为分娩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其发病率约占分娩总数的2%~3%,其中80%以上发生在产后2h之内,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我国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4]。为探索出简便、高效的预防产后出血的方法,现总结了60例患者治疗情况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2008年1月-12月,选取本院产妇60例进行临床观察,均为足月头先露头先露、足月妊娠、无妊娠并发症、无前列腺素使用禁忌和过敏史,拟行经阴道分娩,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孕次、产次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P=0.695)

1.2研究方法

1.2.1两组病例均行阴道分娩,实行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产程中给予产妇心理、生理支持,分娩时给予正确指导。在胎儿娩出后,观察组分娩后羊水排尽时行给予宫体肌内注射缩宫素20IU,同时予以米索前列醇0.6mg塞肛处理,对照组予以常规给予宫体肌内注射缩宫素20IU,分别测量产后2h与24h时的出血量。鉴于产后出血大多发生在产后2h内,故产后均在产房严密观察2h,并予以早接触、早吸吮等处理。

1.2.2给药方法观察组分娩后羊水排尽时行子宫体注射缩宫素20IU,并分别测量产后2h与24h时的出血量,对照组予以常规处理及观察。

1.2.3观察指标记录第三产程时间。出血量的计算:采用容积法和面积法,产后2h内出血量采用容积法,当胎儿娩出、羊水流尽,立刻在产妇臀下垫入聚血盆至产后2h,同时加上纱布上所含的血量;产后2h后至24h内采用面积法,折算方法为10cm×10cm纱布约5ml,15cm×15cm纱布约10ml[5]。产后出血标准:分娩后24h内出血总量>500ml。同时计算产后出血发生率。

2结果

2.1米索前列醇组与对照组第三产程时间及产后2h、24h出血量情况见表2

表2

2.2米索前列醇组与对照组产后出血情况

米索前列醇组为1例(3.33%),对照组为3例(10.00%),卡方检验P=0.27,两组对比没有明显差异。

2.3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及单纯使用缩宫素预防和产后出血显示:2h产后出血量:观察组(153.23±3.88)ml,对照组(203.00±7.56)ml;24h产后出血量:观察组(229.76±5.29)ml,对照组(288.91±10.52)ml。观察组2h及24h产后出血量均比对照组要明显减少,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均<0.001)。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3.33%(1例),对照组为10.00%(3例),2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27)。

3讨论

米索前列醇是一种合成的前列腺素E衍生物,为一类广泛存在于体内的不饱和脂肪酸,直肠置入可快速吸收,30min达高峰,血浆药物的清除半衰期为90min,75%由肾脏排出,15%经肠道排泄。8h内肾脏完成排泄量50%[6]。

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以及凝血障碍等均可引起产后出血,而子宫收缩乏力则是最常见的原因。加强子宫收缩是预防和治疗宫缩乏力的关键,常规方法是采用缩宫素20IU宫体肌内注射。米索前列醇应用于产后出血有:米索前列醇直肠置入吸收迅速,能快速促进子宫收缩;能有效缩短产妇第三产程,减少产后2h、24h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适用范围广,对各期妊娠子宫均有较强的收缩作用;给药途径多,用药方便,可口服、舌下含化、阴道和直肠给药[7]。使用米索前列醇600μg,即可达到预防产后出血的作用。

本研究显示产后出血发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考虑与病例数较少有关。总的结果显示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有明确疗效,能够明显较少产后出血量。

综上所述,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能较好地预防产后出血,减少产后出血量,且使用方便、安全,经济要求低,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24.

[2]DickerSE,CTyler.Vasopressorandoxytocicactivitiesofthepituitaryglandsofrats,guinea-pigsandcatsandofhumanfetuses.JPhysiol,1953,121(1):206.

[3]DuVigneaudV,CRessler,STrippett.Thesequenceofaminoacidsinoxytocin,withaproposalforthestructureofoxytocin.JBiolChem,1953,205(2):949.

[4]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54.

[5]李大慈.现代产科治疗学[M].4版.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56-158.

[6]BrechtT.Effectsofmisoprostolonhumancirculation[J].Prostaglandins,33Suppl:51-59.

[7]翁梨驹.前列腺素与引产[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5):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