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中肾盂内压变化及其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中肾盂内压变化及其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郑久德

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41000

【摘要】目的:对在输尿管软镜下进行碎石术时肾盂内压的变化情况和其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因肾结石需要进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的患者26例,在手术开始前,预先对患者的输尿管进行期限为2w的扩张,然后进行手术。手术的过程中将灌注泵的流量控制在每分钟0.2L,压力控制在100mmHg以下。然后通过输尿管把动脉监测仪的鞘副通道来对肾盂的压力进行监测,观察手术过程中肾盂压力的变化情况,同时对手术后患者有无并发症进行统计。结果:在手术过程中,通过上述方法成功测得26例患者的肾盂内压情况,手术中灌注的压力和流量均符合设定值,在手术开始时肾内的初始压力为10~52(21.41±10.56)mmHg;肾内最高的压力为21~67(31.45±13.11)mmHg,平均的肾盂内压为25.36mmHg,手术过程中总共有99.36s的时间肾盂内压超过了28.50mmHg。术后本组患者中没有并发症发生且血常规变化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过程中肾盂内压会因为灌注而出现升高,所以在进行手术时需要控制好灌注量和灌注压力上限,防止压力过大给肾脏带来损害,同时在控制好肾盂压力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就会大大减少。

【关键词】输尿管软镜碎石术;肾盂内压;术后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6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4-067-02

输尿管软镜技术在临床上被应用于上尿路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非常普遍,该方法具有很多的优点,比如手术造成的创伤小,患者的恢复速度快,疗效显著等,所以该手术方法的使用非常频繁[1]。但是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该手术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比如创口出血,肾盂上出现穿孔现象,甚至会出现尿源性脓毒血症等非常复杂,会对患者造成严重危害的并发症。有相关报道[2]指出,患者在经过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后出现尿源性脓毒血症和手术过程中肾盂的压力是有一定的关系的,本文就对输尿管软镜碎石术过程中肾盂的内压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对术后并发症和手术过程中肾盂内压的变化情况的关系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因肾结石需要进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的患者26例,其中男18例,女8例,年龄26~65岁,平均(45.4±3.2)岁。所有患者都是在出现腰部剧烈疼痛后就医检查,发现肾结石,并且全部患者都必须开展手术治疗。在手术进行前,对所有的患者都实行了B超、CT平扫及造影的检查,对结石所处的位置,结石的大小程度,结石的数量多少,以及双肾的积液情况和输尿管是否畅通都进行了观察。经过检查得知,所有患者中结石最大的直径为0.8~1.9cm,平均大小为(1.25±0.41)cm。全部患者中两个肾中都含有结石的有8例,只有一个肾中含有结石的有18例,还有12例患者的肾中有积液。全部的患者都只对一侧的结石进行碎石治疗。其中12例对右侧的结石进行治疗,14例对左侧的结石进行治疗。对于有手术禁忌的患者在术前检查中都给予排除,不参加此次的研究。

1.2治疗方法

在手术开展前,要先对患者的输尿管进行扩张,扩张要根据患者之前的检查结果来进行,扩张使用的双J管型号是codderF3,在使用奥布卡因对患者进行扩张部位表明麻醉后,在要进行治疗的肾脏一侧的输尿管中插入WolfF8.5输尿管硬镜,进行期限为2w的扩张后患者开始进行手术。在手术开始前,对患者进行皮试,根据皮试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然后患者仰卧在床上,双腿放置于腿架上,将臀部移到床边,给患者戴上面罩吸氧,麻醉的方式是采取静脉麻醉,之后把WolfF8.5输尿管硬镜插入输尿管,将扩张使用的双J管取出,再把输尿管硬镜继续插入到肾盂处。在硬镜的帮助下,把导丝植入肾盂,然后将硬镜取出,再在导丝的牵引下将F13/12输尿管软镜推送鞘送入肾盂中,该软镜是可以进行肾盂内压测量的,然后把OlynqusP4输尿管软镜推送鞘放入到肾盂中,在将结石找到后,依靠蚕食法把结石慢慢击碎。最后把F3双J管放入,将尿管留下用于患者排尿,2d后取出。手术完成后用抗生素预防感染,4w后将双J管取出。

手术过程中肾盂内压测量方法:手术过程汇中测量压力所使用的仪器是全为雷达压力传感器(上海全为雷达医用仪器有限公司生产),在延长管里注入足量的生理盐水,将延长管填满,然后根据患者的肾脏水平将仪器指数调零。把压力传感器和测量通道进行连接,压力传感器的另外一个接口和麻醉剂动脉压监测口连接,在把扩张鞘放到肾盂中之后,在没有开始灌注时就记录下肾盂内的压力,作为肾盂内压的初始压力,然后把灌注泵的流量设置为每分钟0.2L,灌注泵的最大压力不能超过100mmHg。在开始灌注后,每过1分钟要进行一次肾盂内压的测定,肾盂内压的最大压也是在灌注的情况下测得。

1.3监测指标

对术前术后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液学指标进行检测,对并发症进行观察。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数据处理使用SPSS17.0软件来进行。计量数据用±s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手术中内压变化

手术中灌注的压力和流量均符合设定值,在手术开始时肾内的初始压力为10~52(21.41±10.56)mmHg;肾内最高的压力为21~67(31.45±13.11)mmHg,平均的肾盂内压为25.36mmHg,手术过程中总共有99.36s的时间肾盂内压超过了28.50mmHg。

2.2术前、术后患者的血液指标和术后并发症情况

经过对患者术前3d、术后3d的血液指标进行测定,患者术前术后的血液指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全部患者在手术后没有1例创口出血,肾盂上出现穿孔,尿源性脓毒血症等并发症出现。

3讨论

在使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对肾结石进行治疗时,为了操作的顺利进行,就需要对操作的空间,也就是输尿管和肾盂进行清理,而清理的方式则是使用盐水进行灌注,虽然这样可以让操作顺利进行,但同时也会带来副作用,由于使用盐水灌注,肯定就会导致肾内产生积水,使肾内压力得以增加[3]。如果肾盂内的压力维持过高的状态,并且时间很长,那么就会导致肾静脉出现血液反向流动现象,同时细菌和毒素会被灌注液带到血液中,引起并发症,比如感染等[4~5]。

本次研究通过术中使用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为,在手术开始时肾内的初始压力为10~52(21.41±10.56)mmHg;肾内最高的压力为21~67(31.45±13.11)mmHg,平均的肾盂内压为25.36mmHg,手术过程中总共有99.36s的时间肾盂内压超过了28.50mmHg。手术的过程中将灌注泵的流量控制在每分钟0.2L,压力控制在100mmHg以下,手术后患者无任何并发症发生,且术后血液常规指标和术前比较,都处在正常范围内,只是白细胞指数略微偏高,这可能与手术创伤有一定的关系,术前术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中将灌注量和灌注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就会大大降低,同时能够保证手术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荐应用。

参考文献:

[1]段康,刘齐贵,王跃力,夏福林,张新元,段娟,邝丽新,郭蕾,李坤林.软镜碎石术中肾内压监测的方法及意义(附13例报告)[J].西南国防医药,2016,02:126-129.

[2]徐勇,秦景,赵志健,陈文忠,钟文,吴文起,何朝辉,曾国华.不同大小输尿管软镜对肾内压的影响[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6,03:247-249.

[3]桂定文,杨嗣星,张青汉.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的现状和展望[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4,05:452-457.

[4]赵磊,张忠云,李伟东.输尿管镜手术中肾盂压力的研究进展[J].海南医学,2014,14:2109-2110.

[5]陈松宁,唐浩,陆彩连,杨水华,黄海文,吴肖萍.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中监测肾盂压力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科学,2016,09:19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