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技术在现代的临床护理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8-18
/ 1

中医护理技术在现代的临床护理的应用

李会梅

李会梅

(甘肃省泾川县人民医院外一科744300)

【摘要】中医诊病,主要有望、闻、问、切四种方法,简称为“四诊”。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局部的病变可以影响全身,内脏的病变,可以从五官四肢体表各个方面反映出来。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既丰富了中医护理技术的内容,也扩大了中医护理的工作范畴,增加了为患者服务的内容和途径。

【关键词】中医护理技术临床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8-0357-01

中医一般将导致疾病的原因分为内因、外因、不内外因等。针灸、火罐、推拿以及热敷等均是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技术,中医针灸和辨证使用中药有着其他方法难以企及的疗效。这些护理方式均是以中医的基本理论为指导,以脏腑学说为主要基础,以经络学说为基本核心的护理技术,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调和气血、并激发相应器官的重要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的最终目的。中医的护理方式具有操作简便、价廉有效,且无副作用的独特优势,极易被患者所接受。

1.中医治疗依据

1.1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辨证”就是把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为“施治”,即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是指导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

1.2科技进步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当今医学界认识人体、疾病的方式方法得到不断的提高,医生可以借助CT、磁共振、超声等仪器看到肉眼看不到的图像,通过各种化验了解人体微观改变,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中医诊病的方式、方法[1]。

2.中医在临床上应用

2.1中医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中医在诊疗过程中,在发现主要症状、体征并行辅助检查作出诊断的同时,考虑形成局部病灶是否与人体阴阳、五脏六腑失衡有关,如高血压脑出血的病人是否存在肝肾阴虚、肝火上炎、脾虚、肝风等等。治疗过程中就可以通过不同证型给予补益肝肾、清肝火、补脾虚化痰、疏散肝风等治疗[2]。另外针灸(针刺、电针、药物穴位注射等)在治疗偏瘫、脊髓损伤、脑外伤中的应用也很成功。中医治疗疾病是通过调整人体的平衡达到的,故应用中医的方法治疗神经外科疾病就不能离开中医基础理论。

2.2中医在外科中的应用。

中医学认为“气为血之帅”,气虚则血行不利,导致血脉瘀阻、不通则痛。中医针灸技术应用于外科术后,可以更有效地防治肠粘连、肠梗阻,让术后患者减少并发症的困扰,更快地恢复健康。

2.2.1在腹部术病人中的应用,手术的创伤和麻醉反应以及术中对胃肠道直接的损伤和刺激,可造成腹腔脏器气滞血瘀,脏腑气机运化失调,胃肠功能不能顺利恢复,肠的蠕动及吸收能力受限制,不但造成肠腔内液体大量丢失,而且也使得腹腔、肠腔内压力增高,出现腹痛、腹胀,各种并发症的危险性也增大。腹腔术后必须等到“排气”才能开始逐渐恢复进食,这种情况下,单用西医药治疗和胃肠减压往往很难奏效,且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中医针灸技术电针刺激足三里、上巨虚这两个穴位,使前脑啡肽原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从而调节胃肠功能,使麻痹的胃肠恢复蠕动,促使肠腔积气排出,肠道功能恢复正常,有效缓解腹痛、胃肠痉挛等术后并发症。同时,刺激这两个穴位还具有提高机体抗炎和修复能力、改善病灶周围血管的通透性、控制炎症进展的作用。

2.2.2在前列腺电切术病人中的应用经腹膀胱行前列腺摘除术后,常出现尿失禁或尿余沥,主要是膀胱出口损伤导致括约功能失调、三角区炎症刺激所致,患者痛苦,术者压力大。中医辨证属气滞血瘀、腹气不通、气阴两虚无力气化。传统的针灸同样也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中医的“排气汤”,以“活血化瘀、通里攻下”为法,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加速排气排便,防治肠粘连、肠梗阻,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3]。

3.讨论

中医的护理技术以及护理方式在现代的临床护理中已经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外加中医护理的方式对患者进行临床的护理,不仅有助于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的提高,更加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与应用。中医护理特色已经逐渐成为现代临床护理的一种独特的模式,更丰富了临床护理技术。

参考文献

[1]张丽华.浅谈中医望诊在护理中的作用.工企医刊.2009.45-45.

[2]刘彩霞.中医“四诊”法在护理中的应用.内蒙古中医药.2011.175-176.

[3]杨梅,任娟,曾远.论泌尿外科疾病的中医护理特色[J].新疆中医药,2009,27(4):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