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呼吸道抗生素的临床用药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内科呼吸道抗生素的临床用药体会

周薇敏

黑龙江省萝北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154200

【摘要】目的:分析抗生素在内科呼吸呼吸道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至2013年8月期间,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患者的病例资料300份,分析抗生素应用情况。结果:本组300例患者中,有220例应用抗生素,应用率为73.3%;涉及抗生素品种达35种,101例(45.9%)单用抗生素,95例(43.2%)为二联用药,18例(8.2%)为三联用药,6例(2.7%)为四联用药。结论:我院内科呼吸道抗生素的应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仍存在多联药及用药疗程过长等问题,应加强抗生素用药管理,确保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抗生素;呼吸内科;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56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192-01

在对疾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一些炎症,这些疾病的出现对患者的恢复产生很大的阻碍,因此这就需要采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对患者在恢复的过程中发生的炎症进行有效的处理,从根本的角度上降低患者发生炎症的几率。在目前医学上对炎症的治疗最常用的药物就是抗生素,尤其在呼吸内科使用这种抗生素的概率非常大。但是在临床研究过程中发现使用抗生素进行炎症的治疗如果使用抗生素的次数过多或者使用的概率比较大,就会出现病菌耐药的情况,因此在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对抗生素合理的使用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3年1月至2013年8月期间,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患者的病例资料300份,其中,220份来自应用抗生素患者,应用率为73.3%。该220例患者中,男性121例,女性99例,年龄2183岁,平均为(593士5.2)岁。其中,111例(50.5%)治愈,94例(42.7%)好转,15例(6.8%)无效。

(二)方法

回顾分析2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断情况、应用抗生素的种类、名称、疗程等,并进行分类统计。

二、结果

(一)抗生素种类分析

本组所选300例患者中,有220例应用抗生素,应用率为73.3%。所涉及的抗生素品种共计35种,其中,36例(12.0%)应用西力欣,32例(10.7%)应用头抱哌酮/舒巴坦,28例(10.8%)应用氧哌嗪青霉素,26例(8.7%)应用大环内酚类,20例(6.7%)应用泰能,16例(5.3)应用左氧氟沙星,16例(5.3)应用先锋必,16例(5.3%)应用特美汀,15例(5.0%)应用特制星,15例(5.0%)应用万古霉素。

(二)抗生素的用药疗程

本组抗生素单独应用时间在1-15d,平均为(8.1士1.3)d;联合应用抗生素的用药时间在1-31d,平均为(16.2士2.5)d。

(三)抗生素的应用类种类

本组有47例(21.5%)患者应用1种抗生素,72例(32.7%)应用2种抗生素,44例(20.2%)应用3种抗生素,32例(14.5%)应用4种抗生素,25例(11.2%)应用5种或以上抗生素。

(四)抗生素联用情况

本组220例应用抗生素患者中,101例单用抗生素,占抗生素应用总数的45.9%;95例为二联用药,占43.2%;18例为三联用药,占8.2%;6例为四联用药,占2.7%。

三、讨论

在对呼吸内科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经常会用到抗生素这一药物,主要是因为抗生素这种药物对患者在进行治疗发生的炎症有非常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在临床研究过程中发现过量使用抗生素会使得患者体内出现病菌耐药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就会促使患者的炎症不能在正常的使其得到治疗,这就需要对这种抗生素在呼吸内科的使用进行全面的研究。

在对上述进行临床试验的患者中可以清楚的看出在使用抗生素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抗生素内部发挥最大作用的就是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这主要是因为在临床试验研究过程中这三类对患者发生的炎症都能做到有效的治疗,而且在治疗的过程中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这种药物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全面的融入患者体内,并且广泛的在患者的体内分布。正是因为如此才使得这种抗生素药物在患者发生严重呼吸道感染的情况中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在对抗生素的研究过程中,发现现在社会上上存在的抗生素的种类有很多种,在这里笔者对现在社会上存在的多种抗生素进行详细的论述。目前社会上存在的抗生素包括第二代头孢菌素类药物,这类药物中的西力欣在对患者的炎症治疗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这类药物主要治疗的患者主要在终于肺炎患者,对肺炎患者在恢复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病菌具有非常良好的治疗作用,而且对在治疗过程中所使用的酶,也能通过自身的特性使得酶的活性得到稳定的保持。另外在对社会临床抗生素药物的研究过程中发现还存在第三代广谱抗菌药物,这种抗生素主要以头孢哌酮和舒巴坦为主要治疗药物,在超广谱强效复合剂的促使下,这类药物自身的稳定性也有很大的提高,而且在对患者使用的过程中,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反应也不是特别明显,正是由于存在这两项优点,才促使这类药物在临床石料中的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

在对抗生素的研究过程中还发现有一种叫做联合抗生素的存在,这种联合抗生素在临床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而且不同疾病的患者选取的抗生素种类又有很大的不同,这就从侧面反映出这类联合抗生素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尽管如此在对患者进行炎症治疗的过程中还需要充分的考虑患者的自身情况,并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合理的制定联合抗生素的用药。而且由于联合抗生素的药效非常良好吧,其中含有的药物成分也非常多,这就需要在对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如果不需要使用联合抗生素的就尽量不要使用,这样做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而且在内科呼吸道中的患者大多数是老年患者,自身的抵抗力也比较差,这就需要在对这类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其症状和抗生素的用量都要进行全面的分析,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用药,这样既可以使得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还能减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映。

联合应用抗生素在临床中较为常见,本组患者多为单联或者二联应用抗生素,对于再度感染患者,常三联应用抗生素,而对于患有肺结核等疾病患者,多四联应用抗生素。多联应用抗生素可致细菌耐药已为临床共识,在用药过程中,应注意联合用药的合理性,应尽量避免联合用药,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因呼吸内科患者多为中老年患者,这类患者多伴有肺部感染或者严重基础疾病,极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或者耐药性。故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应充分结合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用药时间、剂量以及频率等,以免发生用药过重或过多而导致抗药症状。此外,近年来临床常将氨基普类联合a-内酞胺药物进行治疗,虽然能够起到抗菌作用协同,但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此外,这两种药物联合应用还可能加重肝肾功能损害等。故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联合用药的药效及其可能引起的毒性等不良反应。从用药疗程而言,单联用药最长疗程为15d,联合用药最长疗程为31d,尚存在疗程较长的情况。

综上所述可以清楚的看出要想保证内科呼吸道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就需要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合理的抗生素,而且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还需要对患者自身的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患者得到良好治疗的前提下,减少抗生素的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反映,从而确保抗生素的安全使用。

参考文献:

[1]陈婉纯.呼吸道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与合理使用抗生素[J].中国医药指南.2013(21)

[2]宋淑霞.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实施药学干预的影响[J].人人健康.2016(06)

[3]孙吉序.浅谈抗生素药物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10)

[4]王凤侠.抗生素在治疗上的合理应用研究[J].中外医疗.2012(04)

[5]吕月杰.浅谈合理使用抗生素[J].中国卫生产业.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