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EWS动态评分预见性护理对脑外伤护理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基于MEWS动态评分预见性护理对脑外伤护理效果观察

孙铭经莹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急诊科上海215000)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MEWS动态评分预见性护理对脑外伤护理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5例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研究组采用MEWS动态评分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NHISS、MEW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WS动态评分预见性护理可改善脑外伤患者的预后情况,降低病死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上应用。

【关键词】MEWS动态评分;预见性护理;脑外伤;预后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7-0166-02

脑外伤(Traumaticbraininjury)是由外力造成的脑损伤,其病情较为复杂,当中包括呕吐、头痛及视神经乳头水肿、颅内压增高等表现。严重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心跳骤停、意识障碍等,危及生命[1]。目前,对重症病患者的护理及监测一般按照医嘱,病症危险程度主要根据经验判断,缺少客观判断手段,容易发生误诊、漏诊,延误治疗。MEWS是一种简单易用、准确性高的评估危重病患病情程度的方法,已被应用在ICU、骨科等[2],现探研基于MEWS动态评分的预见性护理对脑外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的45例脑外伤患者进行研究。研究组25例患者,其中男19例,女6例,年龄20~80岁,平均年龄为(48.93±7.36)岁。颅内出血2例,硬膜外血肿6例,硬膜下血肿5例,脑挫裂伤12例。对照组20例患者,其中男15例,女5例,年龄为23~66岁,平均年龄为(50.03±7.58)岁。颅内出血2例,硬膜外血肿5例,硬膜下血肿5例,脑挫裂伤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运用MEWS量表评估潜在的风险,包括体温、收缩压、呼吸、心率及意识状态等五个方面,一般体温参数为2分,当其他指标均为0~3分时,分数越高,表示病情越严重[3]。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MEWS动态评分预见性护理。MEWS1-3分:加强监测,重复进行MEWS动态评分。4分:准备好急救所需物品,开辟绿色抢救通道;5分:通知医生进行应急处理,如维持呼吸道通畅、增加吸氧浓度;大于6分:开展抢救,具体方法:①及时救治:快速的、准确的将患者送入抢救室,再根据患者的病情做出初步诊断,并进行仔细的治疗及护理。②术前工作准备:术前准备基础,如备皮及置尿管、皮试、血交配等,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③密切观察不同损伤类型:护理人员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是否中枢性高热,若患者发生疼痛加重或中枢性高热,因及时告知主治医生。

1.3观察指标

治疗7d后,采用NHISS卒中量表评估预后,轻度损伤:0至15分,中度损伤:16至30分;重度损伤:31至45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MEWS评分进行比较,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NHISS评分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NHI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患者出现2例呕吐,2例感染,1例脑疝,总发生率(25.00%);研究组患者在护理的过程中出现2例呕吐,1例感染,总发生率(1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死亡1例,研究组未发生死亡病例。

3.讨论

脑外伤在临床中是属于比较严重的疾病之一,死亡率较高。以往临床上采用传统的护理对脑外伤患者进行护理,但是容易出现滞后性,最终影响抢救效果[4]。MEWS动态评分可有效的预测患者的病况[5],针地性开展抢救,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本次研究中,采用预见性护理后患者的NHISS评分低于对照组,同时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观察组,并且未发生死亡病例。提示基于MEWS动态评分的预见性护理可提升康复效果,降低并发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MEWS动态评分预见性护理可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减少死亡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上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磊.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进展[J].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2016(2).

[2]师亚,王秀华,杨琛,等.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临床应用进展[J].护理研究,2017,31(23):2824-2828.

[3]谢宜,陈雪枝,苏奕强,等.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4,37(24):46-49.

[4]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突发性脑出血急诊救治中的价值[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1):15-17.

[5]何丽琴.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对提高神经外科病情观察时效性及有效性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22):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