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检测中地表水监测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环境检测中地表水监测研究

潘润兰

广东众惠环境检测有限公司525100

摘要:环境污染来源较广,水体污染是环境治理部门重点关注对象,所以在环境检测中,相关检测人员也需要做好水质监测工作。水体分为多种类型,地表水只是其中一种,其在应用中,经常受到工业废水或生活垃圾污染。在地表水监测中,检测人员需要基于地表水监测现状,提出改进措施,并采取有效的监测技术,为地表水污染处理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环境检测;地表水;监测;改进措施;

地表水监测现状并不理想,这与其不受重视有关,与监测技术等也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环境污染治理部门还要针对监测工作本身问题和地表水污染问题,开展全面监测治污工作,使管理区域内的水体环境皆满足标准要求。国家也要提供相关的法律支持,使监测工作顺利执行,使污水治理效果更加显著。本文主要针对环境检测中地表水监测进行研究。

一、环境检测中地表水监测现状

1、重视度有待加强

环境监测和环境治理息息相关,前者会为后者提供参考证据,使后者制定的方案更加适用实用。所以环境治理部门应将两者放在等同位置位置上,并配置对等的资源,使两种工作顺利执行下去。但在实际中,两者处于不对等地位,环境管理部门人员多侧重于环境治理,而非前期的监测检查工作。当重视力度不足时,监测技术和设备等资源也不具备先进性和创新性特点,所以最终的地表水监测水平较低[1]。只有通过有效的监测,治理人员才能了解地表水的污染情况,才能掌握地表水污染物种类及分布情况,如此环境治理才有实际效果。

2、法律规章制度有待完善

国内的地表水监测法律法规还有待健全,当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存在不足时,其便无法为水质监测提供理论支持和约束,所以才会出现相关机构不重视监测工作的情况。在实际监测中,相关监测机构容易钻法律漏洞,其无法保证监测流程的规范性,也无法保证监测技术落实的有效性。监测方案也缺乏全面性、合理性特点,所以地表水中的很多污染杂质无法得到专门性、针对性检查,这意味着相关的检测报告或水质评估结果无实际意义,这于污水治理也无益。国家还要改善水质监测大环境,为地表水监测提供理论支持,使监测过程更加规范全面,如此监测评估综合性会增强,监测人员和环境治理人员也能全面了解水体污染情况和危害情况。

3、监测技术水平低

地表水监测工作对监测技术和监测设备先进性、有效性和精度提出了高要求,只有满足这些高要求,地表水监测全面性、综合性才能得到保证,监测数据完整性和精度也能得到控制,这于污水治理大有裨益[2]。在实际中,地表水监测工作不受重视,此方面分配的资源自然很少,尤其是技术方面,多存在限制问题,这些问题也会降低监测水平。国内还要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使国内地表水监测水平提升。

二、环境检测中地表水监测改进措施

1、全面了解水源地附近企业污水处理情况

在地表水监测中,监测人员需要了解地表水污染来源,需要追本溯源,顺藤摸瓜,了解这些污染源的发展情况,如针对工业废水造成的污染,监测人员需要了解相关企业的废水排放情况及污水治理情况,看其是否满足排放标准要求。针对生活垃圾造成的水体污染,监测人员则要走访区域住户,观察他们的水体保护意识和垃圾治理情况。如此才能从源头上入手,做好监测工作,为水体治污提供参考依据。在企业污染源检查中,监测人员需要将监测区域内部的所有企业作为观察对象,其需要通过走访或调查等手段,了解企业生产情况,并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观测,了解工业废水产生情况,还要对废水治理过程进行实时监测,看其是否符合标准流程,并对排放的废水进行监测,如此才能提供有价值的监测数据,并据此做好地表水污染分析工作。

2、采取简单实用的监测方法

在地表水监测中,监测人员主要将地表水的软硬度、氯化物含量等作为监测指标。这些指标会对环境和人体产生不同影响和危害,监测人员需要站在人的角度上,首先检查会对问题造成危害的污染物,查看其构成和含量是否符合安全标准[3]。无论是何种指标监测,监测人员都要保证监测方法和监测模式的简单性和实用性。如此才能针对地表水监测建立长期有效监测机制。

3、提高监测人员监测水平

监测人员是地表水监测中的关键要素,其对监测技术和监测设备的掌控能力差,或不具备监测经验和监测结果分析能力,监测工作也无实际意义,其并不能为地表水污染治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所以监测部门还要注重人力资源的配置和培养工作,使优秀的人员能参与到监测工作中,使其监测能力能一直满足水体监测要求。在培养人才过程中,还要做好安全教育和规范培训工作,使其拥有监测质量意识,能规范自身行为,遵循监测流程,做好细节工作,保证水质采样、监测、分析、总结等环节不会出现任何差错,如此地表水监测数据才有代表性,其监测工作也不会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

4、结合传统和先进监测技术

在地表水监测过程中,虽然国内监测工作起步较晚,监测技术不够成熟,但随着信息技术的集成和发展,监测技术处于不断改进升级状态,但传统监测技术也存在很多优势,针对这种情况,监测部门还要做好传统监测技术与先进技术的整合工作,使其集成后的优势能得到显著发挥,如此监测结果综合性、全面性、准确性才能得到保证[4]。原子吸收法及等离子技术属于传统检测技术,其在物理指标获取和采样过程中占据优势,而先进技术在挥发酚等稀缺物质检测中发挥用武之地,结合两者后,监测工作效率会得到提升。

5、采用多方位模式

在环境监测要求提高后,地表水监测工作也出现了创新特点,监测技术和方法及监测设备都处于升级状态,相关的监测问题和监测不足之处都会得到有效避免和弥补,所以监测工作会更加方便快捷。针对地表水监测工作,监测部门应采取多方位模式,保证监测效果。不同监测方法各有优缺点,在多方位模式中,其监测优势可以得到集成,监测缺陷却可以忽略不计,监测准确性会提升。另外在监测过程中,相关监测人员可以从污染源监测方面入手,全程跟进污染源的污染制造、处理情况,以便弥补单方面监测水体的不足,使监测数据更加全面。在多方位监测模式中,监测人员还要使监测方法和方案精细化。

结语

在地表水监测中,监测技术和监测设备、监测人员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其水平和素质都要满足要求,最终的监测结果才显著。所以地方环境监测部门需要积极引进先进的监测技术和监测设备,需要完善传统的监测制度和技术方案,还要为监测人员提供培训机会,使监测人员监测水平得到保证。在监测过程中,还要重视监测数据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如此地表水污染才能得到有效治理。

参考文献

[1]陈世路.环境检测中地表水监测现状及进展[J].环境与发展,2019,31(01):153+155.

[2]刘爱军,刘沛桥.环境检测中地表水检测现状及进展[J].化工管理,2018(32):116-117.

[3]王茹,邵莉.环境检测中地表水监测的现状分析及发展[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09):52.

[4]郑钦文.环境检测中地表水监测的现状与进展探讨[J].环境与发展,2018,30(08):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