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附前列腺患者49例)

/ 1

前列腺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附前列腺患者49例)

张建军

张建军(河南省淮阳县许湾乡中心卫生院466732)

【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2-0151-02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是泌尿科的常见病,近几年来由于性传播发病率上升。感染性前列腺炎的发病率也明显增加,由于治疗不正规及不彻底治疗,导致反复发病,用药时间延长,耐药菌株增多。对患者的前列腺液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对以后临床用药起到非常很重要的作用。现对49例前列腺患者的分泌物进行病原菌分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如下:

1、材料与方法

A.标本来源:2006年5月—2006年12月由我院外科医师确诊为前列腺炎的患者49例,年龄23—50岁之间,平均年龄35岁,前列腺液由外科医师无菌操作六区标本于无菌试管内。

(1)培养基:血平板(郑州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生化微量鉴定管(上海天平生物试剂有限公司提供)。

(2)抗生素纸片由(上海天平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提供)。

B.方法:对留取的标本迅速培养,即刻接种在血平板上,37℃孵育24h观察结果,48h无菌落生长者报告无细菌生长;有细菌生长者,其方法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操作,药物敏感试验采用琼脂扩散法,按NCCLS1997表标准判断结果。

2、结果

本研究49份前列腺液中,有3份混合感染分离出2种菌株,其中表皮葡萄球菌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2份,腐生葡萄球菌合并大肠埃希菌1份,这3例患者均已服用过抗生素,49份前列腺液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见表:

35份前列腺液细菌和培养阳性与药敏试验结果

注:49份前列腺液中有14份未分离细菌。

3、讨论

传统理论认为前列腺液的病原体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等。本试验结果与传统理论大致相符,只是表皮葡萄球菌为第1位,另外还有1例淋球菌感染者。此外有14份未分离出细菌,但有临床症状,前列腺液涂片镜检均支持有前列腺炎的诊断,可能为支原体,衣原体或厌氧菌感染所致。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的滥用造成条件致病菌的感染机会增多,前列腺上皮类脂膜是多种抗生素进入腺泡的屏障,治疗不彻底而使尿道病菌上行感染引起前列腺炎。

从本研究药敏试验结果看病原菌队先锋V,先锋必,庆大霉素等敏感率高,一些使用已久的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如:青霉素G,红霉素,氨苄西林,SMZ等。同一种细菌在不同的患者中其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也不一样,其原因可能与近几年大量滥用及不合理使用抗菌素增加细菌的耐药性有关。因此对前列腺患者做前列腺液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并根据药物试验结果选择副作用小易透入前列腺的药物可以提高临床用药的疗效。

参考文献

[1]叶应妩,王敏云.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47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