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护士的压力因素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当今护士的压力因素与对策

刘美好刘丽慈

刘美好刘丽慈(广东省佛山市妇幼保健院528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受护理工作的职业性质、特殊的环境氛围、超负荷的工作量等因素影响及人们的高标准要求下,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如果调整不当就会出现一系列身心问题,工作效率降低进而将给护理事业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认真地分析护士的工作压力,探讨其应对措施,对减轻职业疲倦及提高护理质量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字】护士压力因素对策

1资料与方法

1.1选取本院300名护士均为女性,年龄22-55岁,正式护士为200名,合同护士为100名,护士150名,护师100名,主管护师50名,文化程度为大专250名,本科50名。全部护士均为自愿接受调查,均为无精神障碍的工作者。

1.2调查方法:全面收集以上300名护士资料,根据护士各自的情况及自身素质不同,按年龄分为3组,<30岁;30-50岁;>50岁。据统计,护士压力大小与护士年龄,职称,文化程度均无显著性相关关系,但工作年限不同的护士在压力大小上有明显差异,工作时限越长压力越小与工作经验有关。据调查,50%护士因为压力太大想改行。

2护士承受压力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就医的正当权益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对医疗质量、护理质量、医疗护理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之病人及家属的自我维权意识增强,对护理质量的要求日趋增高,因此,护士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

2.1护理人力配置不足。大部分医院护理人员未能按编制的规定配置,有的医院护士与床位比不足1:0.25甚至有的医院为了减少经济支出,裁员的首先是裁护士,使原本数量已经不足的护理人员更显奇缺。加之医院上班时间输液任务较重,护士工作多忙于基本治疗,床边护理时间少,根本不能满足病人生理、心理需求。

2.2护理人员自身医学理论知识有限。不能适应不断改革的医学护理模式和满足病人越来越多的健康需求,造成护士智能上的压力。工作负担重,非护理性工作太多,导致护士淡化了护理的专业概念,不能正确认识自身的工作价值和意义。心理卫生知识欠缺,不会或不能很好地应用心理学知识,科学地进行自我调节,造成心理疲惫。

2.3护理人员对工作满意度不高。一方面睡眠紊乱是护士最常见的生理问题,护士的工作是8小时倒班制,大量的治疗实施、病情观察及生活护理,都是由护士来执行,繁重的体力工作给护士增加无形的压力。另一方面由于日常工作繁重、频繁的倒班,护士因为很少有机会参加护理科研和护理学术活动,或者通过自学参加学历教育而产生不满。

2.4普遍受到不公平待遇。如在奖金分配、工作安排、学习进修的机会等方面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时。还有来自有的病人的不理解、病人的无理取闹,当然有的医院已经设立了委屈奖,就是不管病人在不在理都无条件接受,时间长了,就会导致他们的厌烦、讨厌甚至有逆反的心理,这个对于双方来说都不是很好的结果,也可能导致护理质量的下降。

3护士压力产生的因素分析

从某种意义上说,护理工作的服务性、技术性、竞争性,是护理工作者压力产生的根源。

3.1特殊的工作环境。医院是一个充满焦虑变化沟通障碍的场所,这种环境带来的不良刺激既影响病人又影响护理工作者,许多有毒的致病因素,如细菌、病毒、核放射的威胁,拥挤的工作空间以及不适的气味,均是护士不得面对的因素。

3.2紧张的工作性质。护士在工作中经常面临许多急症抢救、生离死别、技术更新等,临床上病人病情变化多端,不确定因素多,护士必须及时观察病人的病情,并且迅速做出反应。如果工作中稍不留意,注意力不集中,就会酿成大错,威胁到病人的身心健康甚至生命,护士必须为此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此工作性质可加重护士的工作压力感,增加其心理压力,严重者可发生精力耗竭综合征或慢性疲劳综合征。

3.3专业的业务能力要求。在业务能力方面,当前科学发展日新月异,医疗知识更新换代较快,新设备层出不穷,对护理人员提出前所未有的要求,迫使护理人员必须更新知识结构、学习新的技能也是护理人员心理压力源的因素之一。要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就需要综合素质高、业务熟练、多边学科集一身的护理人员,这就要求现有的护理人员强化学习,掌握,提高并实践。

3.4行业内的激烈竞争。由于护士在工作中建立的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医护之间及护理人员自身之间都可能发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和竞争,而现代社会对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医院经常进行各种各样的考核,这些考核直接与工作、奖金挂钩,使护士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普遍增加。

3.5自身价值与期望不相符。护理工作繁杂辛苦、技术性强、风险性高、责任心重,所以护士工作勤奋、努力。然而他们在医院的地位、工资及福利待遇相对较低,晋升机会较少,其付出不能得到充分肯定和补偿。护士以女性为主,同时要扮演护士、母亲、妻子等多种角色,加之女性的生理特征,情绪周期性波动以及生儿育女、家庭劳动的负荷,而且社会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如果得不到家人和朋友的理解、支持和帮助,导致心理健康处于不良状态中。

4减轻护士压力的应对策略

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已经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社会、医院都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缓解这种隐患,使护理人员在一个比较安全的领域里更好的为病人、社会做出杰出的贡献。

4.1加强培训,扩充护士的业务素质。护理管理者科学调整排班制度,分配时间加大对护士的培训力度,提高护士的素质技能,教育引导护士积极调整心态,加强培训护士与各种人员的沟通、交流的能力,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同时,应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健康的性格和信念,使她们认识到压力对健康和工作的影响、压力与健康联系的双向性,并采取科学的放松方法,自觉地进行自我调适,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另外,也有调查研究表明,在人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弹性排班可保证护士有尽可能多的休息时间来调整心理压力。

4.2重视护理工作,合理配备人力。增加护士编制,合理调配人员,设法改善护士的待遇和地位,以体现护士劳动的价值,充分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让社会更关注、尊重护士,帮助她们在有负面情绪无法解除时,寻找正确的宣泄方式,以释放和调节情绪,消除身心疲劳。

4.3注重人性化管理,改善工作环境。要注意对护士的人性化管理,为护士们创造条件,护理管理人员合理分工、量化。要努力为护士营造舒适的工作环境,改善办公条件,将护办室、治疗室环境优化,各种物品放置有序,标志明确,便于护士查找。保持设备、工具先进性,省时、省力、优效,才能更好发挥护士的积极性。

4.4护士要增强敬业奉献意识。病人是弱势群体,要以病人为本,热爱自己的护理职业,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充满信心,以积极的态度看待护理事业的发展。护士是特殊职业,工作中必然有较大的压力,只有提高自我适应能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护士要培养积极情感,加强意志锻炼,坚定必胜信心,以提高心理耐受力,从容面对压力。

参考文献

[1]敖薪.国内护士压力研究现状与进展[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7).

[2]陆毅,江雪芬,郭娇.护理工作压力源对护士心理健康的影响与对策.华北国防医药,2003,15(2):115-116.

[3]华美娜.护理工作中的压力分析及预防对策[J].哈尔滨医药,2003,23(3):7172.

[4]郭润莲,陈颖.护士压力现状分析[J].护理研究,2006,20(1C):190191;

[5]谭群淑.护士职业压力与减负的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3):414415.

[6]华小芬,美国护士职业压力与护士短缺危机的最新研究[J]、护理与康复,2003,3(2):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