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D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痛风石患者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VSD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痛风石患者的护理体会

赵丽娜

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五病区,安徽 芜湖 241000

【摘 要】目的:探讨VSD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痛风石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5例应用 VSD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痛风石患者进行心理、生活和术后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患者通过精心的护理,创面均愈合,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结论:VSD 负压封闭引流在痛风石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VSD负压封闭引流;痛风石;护理体会

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是指用内含有引流管的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福利,来覆盖或填充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再用生物半透膜对之进行封闭,使其成为一个密闭的空间,最好把引流管接通负压源,通过可控制的负压来促进创面愈合的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或者尿酸排泄减少引起的代谢性疾病 [1]。近年来,我国痛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大部分患者可通过饮食、药物治疗得到有效控制,但仍有少数患者未能及时诊治,以致出现痛风石,导致患肢疼痛,功能障碍,甚至引起皮肤破溃、坏死感染等。我科自 2017 年以来,共收治25例痛风石患者, 采用手术切除联合负压封闭引流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术后予降嘌呤、抗炎等辅助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法,减少了医疗费用和缩短住院时间等优点,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1.方法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阻碍所致的一组慢性疾病,临床主要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尿酸盐在关节囊、肌腱等部位沉积,引起关节腔内滑膜的无菌性炎症,致使受损关节出现红、肿、热、痛等炎性表现长期反复发作,致滑膜组织水肿、变性、纤维化。当渗出液吸收后,形成尿酸盐结晶,软骨下骨质长期受尿酸盐侵蚀,继而发生破坏、溶解,导致病理性骨折 [2]。另外,巨大痛风石患者因其关节长期受高压与酸性侵蚀,内部骨质破坏且溶解严重,结节外皮肤愈来愈薄,最终破溃而久治不愈,引起慢性化脓性炎症。以往对于痛风患者, 通常采取保守治疗或单纯手术切除的方法,此类方法难以彻底清除结石,伤口愈合较慢,术后需行长时间的抗炎治疗,因此疗效并不确切。采用VSD技术,有效清理结石残留,对于创面坏死组织亦可形成有效引流,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抗生素应用时间, 并可以形成良好的基底床,能更好地改善局部红肿热痛症状,使局部炎症更易于缓解或消散,从而促进皮肤愈合。

2.观察与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患者多因患病时间长,反复发作,经济压力较大,加上从未接触 VSD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同时担心术后肢体能否恢复正常,心理负担沉重,可能出现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医护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向其介绍疾病相关知识,注意事项,利用图片、成功案例向患者介绍,消除患者的顾虑,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2.1.2饮食护理:因患者的创面较大,渗出液较多,大量蛋白物质的丢失,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2.2术后护理

2.2.1负压封闭引流的护理:保持负压引流管的通畅,观察 VSD 持续负压吸引的压力是否维持在0.02-0.06Mpa之间。密切观察VSD材料, 如有敷料鼓起,无管型的现象,可能是引流管阻塞、负压源异常、接头漏气、引流管出现打折等原因,要及时处理。定时挤压引流管,有利于引流管口及管壁上的血块随压力排除,每日更换引流瓶,在更换引流瓶时,为防止引流瓶内的液体回流到VSD敷料内,先用止血钳夹住引流管,关闭负压源,更换完毕再重新调整负压,并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患者更换体位时,引流管经常会出现扭曲、受压等情况,护理人员要加强巡视,保持引流管的通畅。

2.2.2患肢护理:抬高患肢,有利于静脉回流,减少肿胀。保持患肢功能位,观察患肢皮肤的颜色、温度、感觉、活动、肢端末梢血运情况

2.2.3用药的护理:术后根据医嘱使用广谱抗生素或根据手术前后细菌培养结果选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感染,用药期间观察效果及反应。

2.2.4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术后出血

由于负压源过大,创面止血不彻底,造成大量的新鲜血液被吸出, 患者因大量失血而引起休克。故术后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引流瓶中有无新鲜血液被引出,及时予以对症处理。

感染

感染是痛风石常发生的并发症,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的变化和局部伤口有无红肿热痛表现。

营养失调

减少含嘌呤高的食物的摄入:禁忌海鲜、火锅、豆类、浓汤、啤酒等高嘌呤食物。多吃蔬菜、水果、摄入适量的优质蛋白,如禽蛋类,精瘦肉等,但要限量。指导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达 3000 毫升,以促进尿酸盐排出。

总结:

2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完全清除结晶石,术后 7d 拆除负压引流敷料及吸引器后,创面无明显渗出,皮肤无坏死,最终均Ⅰ级愈合。术后随访 6 ~ 12 个月,均未见结晶石复发,患肢皮温正常,肢体活动功能恢复。结果表明,负压封闭进行充分引流,可有效防止骨和软组织的进一步破坏,改善外观,保留和改善关节的功能,且可以进一步延缓痛风进展,减少患肢再次感染或感染加重。25例患者术后血尿酸控制在正常值,术后关节功能得到改善,未见痛风石复发。说明该治疗方案对痛风石患者具有一定的意义。

讨论

VSD 负压封闭引流能对痛风石创面进行科学的处理,采用负压吸引装置,帮助创面新组织的生长,对促进创面的愈合,刺激肉芽组织快速和良好生长有积极的作用,降低了患肢致残率[3],避免了开放换药时院内交叉感染的出现,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朱家源. 封闭式负压引流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 [J]. 中华实用医药 ,2012, 2 ( 1) : 65-67.

[2]高青.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损伤感染创面的护理观察[J].现代护理,2010,5(15):140-141.

[3]林丽芳.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对各种复杂创面修复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3,15(6):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