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中心采血患者的心理反应与临床护理干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3

疾控中心采血患者的心理反应与临床护理干预分析

王静

黑龙江省伊春市乌马河区疾控中心 153000

摘要:目的:对疾控中心采血患者的心理反应与临床护理干预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期间入我院疾控中心采血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以及采血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轻度采血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疾控中心采血患者心理反应的分析,并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降低采血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疾控中心采血患者;心理反应;临床护理干预。

Analysis of psychological reaction and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patients with blood collection in th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sychological response and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patients with blood collection in th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Methods: 60 patients who were admitted to th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our hospital for blood collection from October 2017 to December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30 patient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and blood collection respons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Results: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incidence of mild blood sampling reac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to strengthen the analysis of the psychological reaction of patients with blood collection in th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ombined with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blood collection reaction,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CDC blood collection patients;Psychological response;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前言:静脉采血在健康检查评估、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医学研究等各项医药工作中广泛应用,为临床的日常护理操作,患者在抽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皮下淤血、血肿等反应,甚至会出现头晕、恶心、出冷汗、面色苍白等现象,影响抽血的顺利进行

[1]。在临床抽血工作中,医护人员需要做到采血快速、准确,以使患者的痛苦减少,但是,负责采血的护理人员除了需要有熟练的穿刺技术之外,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也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最大程度的降低患者的痛苦,取得患者的配合。本文旨在对疾控中心采血患者的心理反应与临床护理干预进行分析,现将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期间入我院疾控中心采血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23-64岁,平均年龄为(49.67±2.50)岁,本组患者中12例有抽血史,18例无抽血史。实验组中,男15例,女性15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为(48.26±2.73)岁,本组患者中,13例有抽血史,17例无抽血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行静脉采血期间,嘱咐患者取正确体位。实验组患者行护理干预,即护理前应先加强对患者的动态心理监察,再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具体如下:①环境护理:疾控中心应当创造一个良好的抽血环境,在采血区域放置干净整齐的座椅、饮水机等以供患者使用,并装点上优美的植物等以美化环境,同时还要保持抽血室温度和湿度适宜,保证氧气瓶、抢救担架等设备齐全,以便于出现状况时能够及时对患者实施救治;②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当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对抽血的认知情况,并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在抽血期间应当注意的事项,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降低患者的心理紧张程度;③密切观察:在抽血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对患者开展救治。④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当耐心开导患者、安慰患者,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疏导,善用语言、行为、态度、表情等因素来影响患者,尽量减轻患者对抽血的恐惧,消除患者的不安和紧张情绪,使患者以一个良好的心态来面对抽血。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下表1所示;实验组轻度采血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下表2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对比

组别

例数(例)

十分满意[例(%)]

一般满意[例(%)]

不满意

[例(%)]

总满意度[例(%)]

对照组

30

12(40.00)

13(43.33)

5(16.67)

25(83.33)

实验组

30

14(46.67)

16(53.33)

0

(0.00)

30(100.00)

表2 两组患者的抽血反应对比

组别

例数(例)

轻度采血

[例(%)]

中度采血

[例(%)]

重度采血

[例(%)]

对照组

30

8(26.67)

3(10.00)

1(3.33)

实验组

30

2(6.67)

1(3.33)

0(0.00)

4.19

1.80

0.67

P

<0.05

>0.05

>0.05

讨论

采血是疾控中心的日常工作之一,部分患者在采血过程中或采血后会发生采血反应,而采血反应的发生一般与患者的消极心理、采血环境、对采血的认知情况等有关,为此护理人员应当加强对患者的心理观察,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其有针对性的护理,同时还要增强患者对采血的认知,使患者了解采血的基本步骤,懂得采血的基本知识,促使患者调整好心情,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采血工作,避免不良的情绪影响采血过程[2]。另外,在采血过程中护理人员还应随时询问患者的感受,密切观察患者的神色反应,以便及时发现不良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处理。

临床研究表明,受到消极因素、对抽血认知程度低、自身疾病、采血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患者会伴随出现消极心理因素,不仅对抽血成功率造成影响,还可能诱发多种并发症状,例如:恶心、头晕等。基于此,本文对疾控中心抽血患者的心理反应进行分析,发现主要有以下几种心理类型:①焦虑。部分患者采血期间未全面认知抽血,认为抽血后容易感染疾病等;②对采血人员的抽血技术持怀疑态度,担心反复穿刺诱发剧烈的疼感;③恐惧心理。担心采血会增加不适感,采血依从性相对较差

[3]。因此,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就尤为重要。同时,加强健康宣教,主动与患者的交流,了解其对疾病认知情况,并行针对性宣教。告知患者采血期间的安全性、注意事项,通过指导患者深呼吸,缓解其紧张情绪。同时,告知患者安全采血量,即成人每次献血200毫升,并不会诱发贫血等症状。临床研究表明,加强对采血患者的健康宣教,有利于提高患者对采血的认知度,达到提高其依从性的目的。严格采血流程,疾控中心行静脉采血期间,其操作流程具有透明性的特点。因此,护士进行采血期间必须按照采血流流程进行操作,严格查对制度。采血前先对患者的血管进行评估,选择弹性好、粗大的血管进行穿刺,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增加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

综上所述,加强对疾控中心采血患者心理反应的分析,并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降低采血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淑平. 疾控中心抽血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护理观察[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10):189-190.

[2]贾为新. 心理护理对老年患者抽血反应的影响[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01):155-157.

[3]孙明辉. 疾控中心抽血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护理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0):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