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的应用作用与意义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3

医院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的应用作用与意义评价

戴琪策

湘乡东山医院,湖南湘乡 411400

【摘要】目的:解析医院采用人性化管理方案的实际效用和评估意义。方法:挑选2018年1月~2019年4月本院就诊的患者作为本次解析的分析对象,总共95例。依据受护方案的不同将其分别定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6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49例,采用人性化管理方案。对比分析两组管理的护理效果与病患的满意度。结果:解析两组病患对其接受的护理方案的评价程度后,发现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满意度更高(P<0.05),观察组的各项护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在采取使用人性化管理方案后均能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效率和质量,与此同时相对于提升病患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也有极大帮助,说明该方案在临床推广上的意义价值较大。

【关键词】 人性化管理;护理质量;医院管理;满意度;护理模式

当下社会的持续发展,人们生活习惯上有了随之而来的改变,对于生活方式和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并且也更加重视身体素质和健康安全。因此这也是对医院在临床管理的护理模式的一种考验,促使医院对自身医疗护理水平的发展[1],以满足患者对自身健康的要求。医院采取使用人性化管理方案的实际效用和主要意义在于该方案对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水平及效率与质量有显著的成果,不仅如此也能改善和提升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促使了病患对护理方案的满意程度提升[2]。本院实施和采用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医疗护理管理过程中的病患满意度和护理情况均有所改善。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挑选2018年1月~2019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患者作为本次解析的分析对象,总共95例,本研究在病患及病患亲属了解且同意的情况下签订相关知情约定书后开展。依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分别定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49例,采取使用人性化管理方案,其中男性总计31例,女性总计18例;对照组46例,采取使用正常管理方案,其中男性总计29例,女性17人;两组病患年龄为39岁~79岁,平均年龄为(59.2±2.1)岁。

1.2方法

制造人性化的医疗环境。护理人员尽量依据病患喜好来打造一个舒适的病房;使用一些有活力的饰物装饰病房有利于病患减少相应的压力,注意调整病房的空气环境,定时改善良好的通风质量,舒适的环境可以使病患以轻松、良好的情绪配合护理工作。

(2)定时组织医疗讲座及加强与护理人员与病人的沟通交流。护理人与患者沟通时多注意互动,了解和询问病患的一些需求,以诚挚和热情的语气与病患交流并帮助其排解一些负面的心理情绪,例举我院成果康复的案例,积极鼓励病患,提升病患对抗该病的信心。强化与患者的交流沟通及治疗指导强度,定期组织开展医疗知识讲座,如‘大家来说病’等活动;根据患者住院经过的不一性选择不同的医疗指导要点;在日常护理生活中,护理人员可以建立有关科室专科疾病健康宣教的网络平台,病人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就能获取相应的知识信息。

(3)对护理人员在情感交流上加深力度。护士长在与护理人员的交流上应具有热切和诚挚的感情。真情实意的了解倾听并帮助排解护理人员在日常的生活中工作上所存在的一些困难和心理上的负面情绪,同时对护理人员进行慰勉和沟通。

(4)重视护理人员的需求与教育培训。管理人在制定规章的过程中需要在护理人员工作上的一些要求给予尊重,分配工作时考虑护理工作人的个人特质如工作时长和护理水平等;管理人要主动同护士商酌工作,其工作中表现优异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护士对工作中表现不足、落后进度的护士进行引导以提升其工作经验和工作水平。重视教育,鼓励护理人员在外部医院进行外派学习,内部教育统一定时实施采用科学性、系统性的培训教育工作,促使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水平质量。

(5)改善奖罚管理办法。内部管理人定时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成绩进行考核评价,组织护理人员对奖罚管理办法提出改善意见,并根据其意见进行考虑和完善奖罚管理办法。

1.3观察指标

(1)病患满意程度

护理结束后,对实际使用人性化管理方案之后,病患对其接受的护理方案的评价程度的满意程度进行测评给分,分数为80~100分、60~79分和60分以下,80~100为满意,60~79分为一般满意,60以下则为不满意;病患满意程度的评选指标分别是:(1)80~100分:在护护理程中,患者对人性化管理方案的满意程度普遍良好。(2)60~79分:在护护理程中,患者,患者对人性化管理方案的满意程度普遍较好,个别患者对人性化管理方案出现过不满的情况;(3)60分以下:在护理程中,患者对人性化管理方案的满意程度普遍较差。

(2)护理情况各方面的评价

仍由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工作水平及工作效率进行打分对比,分数为80~100分、60~79分和60分以下。

2.结果

2.1病患满意程度

对比两组病患对其接受的护理方案的评价程度后发现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有相对良好的总满意度(P<0.05),见表1。

表1 病患对待该护理方案满意程度比较[例(%)]

组别

n

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程度

观察组

49

40

7

2

81.63

对照组

46

29

11

6

63.04

X2

8.635

P

0.003

2.2护理情况评价

观察组的各个护理情况相对于对照组均为优异(P<0.05),见表2。

表2 护理情况比较(5dd4b96c078b9_html_fa6eb2d43a02a70.gif ±s

组别

n

护理质量

护理水平

护理效率

观察组

49

89.23±11.15

91.73±12.81

87.34±9.84

对照组

46

74.54±12.62

83.67±11.95

76.52±8.97

t

6.021

3.165

5.606

P

0.000

0.002

0.000

3.讨论

人性化管理方案不仅推进了医院临床护理管理技术的发展,同时也改进了常规护理在护理服务质量上的一系列问题。在医院采取使用人性化管理方案时,高层管理者能够与护理人员密切和热情地交流,有助于高层管理者在了解护理人员在日常的生活中工作上存在的一些困难和心理上的负面情绪并排解这些不良因素,极大程度推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了工作水平、效率和质量[3]。患者方面,通过给予病患积极的沟通交流与制造人性化的医疗环境,促使其病况得到好的发展,更有利于病患早日治愈自身疾病[4]。人性化管理方案不仅仅能促使护理人员更加积极的面对工作以及提升工作效率,同时也是围绕病患的一种新型医疗理念,对病患充分的关怀同样使其在对抗疾病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来改善病况[5]

本文所调查成果显示两组护理人员所服务的病患对其接受的护理方案的评价程度后发现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有相对良好的评价(P<0.05),从采取使用人性化管理方案的护理人员的一系列护理情况来分析观察组相对于对照组来说具有优异的评分(P<0.05)。

综上所述,医院在采取使用人性化管理方案后均能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水平、效率和质量,与此同时相于提升病患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也有极大帮助,说明该方案在临床推广上的意义价值较大。

参考文献

高媛.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31):173-175.

李瑞.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4,(5):258-258,259.

姚建芳.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1):18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