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型泪道再通管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的应用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RS型泪道再通管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的应用观察

李腾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爱尔眼科医院 湖南岳阳 414000

【摘要】:目的:探讨RS型泪道再通管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00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RS型泪道再通管组)和对照组(硬膜外麻醉管组),观察治疗总有效率,并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相差不大,P>0.05。结论: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应用RS型泪道再通管,既可保证治疗效果,又降低了并发症发生风险。

【关键词】:泪小管断裂吻合术;RS型泪道再通管;并发症

人体面部创伤中,泪道是所有泪器中最易发生损伤的部位,尤其以泪小管最为明显,当机体遭受眼部钝挫伤后,可发生泪小管断裂;泪小管断裂后,有明显溢泪现象。临床治疗泪小管断裂最有效的方法为泪小管断裂切吻合术,通过将管道置入泪小管,辅助泪小管的修复[1]。在修复材料的选择中有聚乙烯管、尼龙管、硅胶管等,其中RS型泪道再通管是近年来兴起的材料技术,本文旨在探讨RS型泪道再通管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的作用。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来我院就诊的接受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治疗的患者中选取200例纳为观察对象,对象选取时间区间:2016年10月起始、2018年10月终止,分组方式为计算机随机化原则,每个单组样本量均为100例。

观察组中男性60例,女性40例;年龄18~67(41.33±3.05)岁;手术距离受伤时间2.8~58(20.01±3.02)h;单纯上泪小管断裂18例,单纯下泪小管断裂80例,上、腺癌泪小管均发生断裂者2例。

对照组中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19~65(40.98±3.57)岁;手术距离受伤时间3~59(19.87±3.11)h;单纯上泪小管断裂15例,单纯下泪小管断裂82例,上、腺癌泪小管均发生断裂者3例。

入选标准:(1)均有明确的眼部外伤史;(2)均符合泪小管断裂的判断标准;(3)均符合手术适应症。

排除标准:(1)双眼发生泪小管断裂;(2)青光眼;(3)对硅胶过敏者。

2组患者年龄构成、性别占比等统计资料对比,差异结果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入选的2组患者均行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管,材料为管径0.8mm的尼龙管,探寻到泪小管的鼻侧断端后,探针外套有硬膜外导管,将探针插入泪小管,自颞侧断端穿出,完成泪小管的修补。

观察组患者则接受RS型泪道再通管,材料为泪道硅胶管,管道直径为0.5mm,患侧鼻腔麻醉,显微镜下寻找泪小管鼻侧断端。进行下泪小点的扩张,硅胶管从下泪小点进入,自颞侧断端穿出,经鼻侧断端垂直进入直达鼻泪管开口位置;对硅胶管轻轻施压,拔出探针[2]。扩张上泪小点,探针从上泪小点进入、鼻泪管开口穿出,拔出探针后,按摩内眦,观察硅胶管置入情况,缝合。

2组患者术后均可给予抗生素滴眼液滴眼及抗生素静脉滴注,在术后3个月拔除泪道置管,泪道冲洗。2组患者的术后随访时间均为6个月。

1.3 观察指标

以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作为观察项目。治疗有效性评价:治愈为患者溢泪症状消失,可顺利进行泪道冲洗;好转为仍有轻微溢泪,能进行泪道冲洗,但冲洗过程中阻力较大;无效为溢泪症状明显,泪道冲洗不通畅。并发症包括泪小管撕裂、泪点、眼睑外翻、泪眦角畸形、泪通道脱落。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2.0软件为本文的计算工具,用百分比表示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X2检验。检验结果:P<0.05,表示正在比较的项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观察组行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为96.00%与对照组比较,P>0.05。见表1。

表1:对比2组治疗总有效率(n,%)

组别

例数

治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100

60

36

4

96(96.00)

对照组

100

52

40

8

92(92.00)

P

-

-

-

-

>0.05

2.2 2组患者比较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9.00%,两者间对比差异P<0.05。见表2。

表2:对比2组并发症发生率(n,%)

组别

例数

泪小管撕裂

泪点、眼睑外翻

泪眦角畸形

泪通道脱落

总发生率

观察组

100

1

3

2

0

6(6.00)

对照组

100

6

4

4

5

19(19.00)

P

-

-

-

-

-

<0.05

3 讨论

观察组患者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接受了RS型泪道再通管治疗,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基本相当。表明了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采用RS型泪道再通管、硬膜外麻醉管均能完成断裂泪小管的修复,良好的支撑泪道,顺利进行断端的缝合。

在并发症的观察统计中,对照组实施的硬膜外麻醉管质地较硬,管径粗,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进行中,对于泪小管靠近颞侧残端短小者,增加了泪小管撕裂的风险;且该种通道在固定中,需要两端固定于眼睑位置,形成持续的向外牵引力,致使泪点外翻或眼睑外翻,除此之外还有脱落的危险[3]。而RS型泪道再通管有极高的弹性,管道两端有金属探针,管道头部为突起形态,以动力学原理植入,无需固定于眼睑上,降低了脱落风险,本研究中未发生管道脱落事件;因RS型泪道再通管材质有极其稳定的化学特性,质地光滑,材质柔软,与机体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4],经手术植入后,对泪道不产生毒性及刺激性,对眼内黏膜、泪小点的刺激较小,导致的炎症反应较轻。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有明显的优势。

综上,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选用RS型泪道再通管作为手术材料,可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还能控制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丁连娥,胡风云,郑纯等.RS型泪道再通管与硬膜外麻醉管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的应用比较[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6,35(6):579-581.

[2]徐强,孙秋月,蒋燕玲等.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两种支撑管的效果比较[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8,40(10):773-776.

[3]徐快娥,陈锦昌,董晓明等.RS型泪道再通管微创技术在眼科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6,29(16):37-37.

[4]杨春平,毛蕾,胡明生等.使用一次性泪道再通管(RS型)治疗泪道阻塞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2017,26(9):658-661.

作者简介:李腾(1985.4-)男,汉族。籍贯:湖南省岳阳市。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