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胃癌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临床护理路径在胃癌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李明

衡阳市中心医院 湖南 衡阳 421001

[摘要]目的:观察胃癌手术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开始时间为2017年5月,结束时间为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72例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探究组和参照组均36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探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住院时间、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肛门排气时间上,探究组明显低于参照组,探究组存在显著优势,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胃癌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明显,有助于患者术后更快恢复,安全性高,护理满意度较高,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提高医院护理效率的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胃癌手术;常规护理;应用效果

胃癌在临床中属于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有较高的发病率,甚至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近年来,在胃癌的临床治疗上,腹腔镜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治疗效果理想。为了提升治疗效果,可以给予患者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1]。临床护理路径在胃癌手术患者护理中具有较好的作用,促进患者病情更好的恢复。本次研究选取开始时间为2017年5月,结束时间为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72例胃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护理应用效果进行观察,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开始时间为2017年5月,结束时间为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72例胃癌手术患者。通过随机分组,分为探究组和参照组,均36例。探究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11例,年龄44~67岁,平均年龄(55.24±5.12)岁;参照组: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56.36±5.42)。两组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可比。

纳入标准:①患者的症状胃癌相关诊断标准。②本次研究均已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患者病历资料不完成或治疗依存性较差。②患者有凝血功能障碍等其他系统疾病。

护理方法

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环境干预、术前知识普及、术中配合,监测体征以及术后指导康复指导等。

探究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具体措施为:①入院前,护理人员要主动热情地接待患者,将病区情况、主治医师、医院历制度等对患者进行详细介绍,帮助患者能快速的适应环境,进行入院评估。之后,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回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帮助临床医师整理患者检查结果,参与制定手术方案,做好准备工作;②手术前一天,护理人员要做好备血、肠道准备等工作,叮嘱患者手术当天禁止饮水、进食,对患者进行一些健康教育。同时,做好夜间术前访查,保证患者的睡眠,可给予一定镇静剂;③手术当天:护理人员要在患者起床后再次进行检查手术准备,协助患者进行梳洗,并对患者体征进行检测,安抚情绪不稳定、过度紧张的患者,保证患者情绪平稳,做好术前注射、肠胃道减压等准备。术后与手术室护士做好交接工作,详细检查伤口;④术后的三天内,护理人员要进行床旁护理,定时为患者更换引流袋,并且记录引流液颜色、量等。护理人员还要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调节术后情绪;⑤术后三天后,可将引流管摘除,并叮嘱患者适当下床活动,同时还要叮嘱患者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⑥出院时:护理人员要仔细检查患者的伤口恢复情况,并叮嘱患者及其家属在休养期间的饮食和运动方面的禁忌。对患者进行电话回访,询问病情恢复情况以及提醒患者及时复检。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情况,包括住院时间、术后肠鸣音恢复及肛门排气情况。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19.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相关指标用t完成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根据表1显示,探究组住院、术后肠鸣音恢复及肛门排气时间与观察组相比,均明显较低,P<0.05。

表1对比两组患者相关指标(n=36)

组别

住院时间/h

术后肠鸣音恢复/h

肛门排气时间/h

探究组

8.34±1.31

24.16±5.46

30.24±5.39

对照组

10.56±1.35

40.23±6.34

46.21±6.91

t

7.08

11.52

10.93

P

0.00

0.00

0.00

3 讨论

胃癌属于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由于当代人们的饮食习惯、地域环境、遗传等因素,该病有比较高的发病率,并呈现上升趋势,该病发病多为男性患者,并且发病患者的年龄主要在50岁以上,该病发病时,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出现,严重时甚至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2]。因此,在临床上不仅要对患者给予手术治疗,还要积极配合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临床护理路径逐渐被人们发现,并应用在胃癌手术治疗中。

临床护理模式对于护理模式来说,产生较晚,属于新型的,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模式。主要是通过不同疾病的治疗和护理特点制定一种比较标准规范的护理方式。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患者住院时间、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肛门排气时间上,探究组明显低于参照组,探究组患者优势显著,P<0.05。具体原因有:①临床护理路径为循证护理提供了依据和具体指导,同时还保障了临床治疗及护理的规范性;②有效减少了护理存在的风险,提高了护理效果;③通过临床护理路径的运用,可以减少患者住院的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患者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较高;④通过临床护理路径可以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有效缓解患者对于手术的恐惧和紧张情绪,加强了医患之间的交流,提高了患者对手术的配合度,改善了医患关系[3]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在胃癌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明显,有助于患者术后更快恢复,安全性高,护理满意度较高,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提高医院护理效率的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展.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22):167.

[2]韩巧红.临床护理路径在胃癌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研究,2018,26(03):147-148.

[3]刘爱红,叶新梅,刘让.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24):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