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体会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体会分析

杨会梅

(山东省高密妇幼保健院 山东高密 261500)

摘要 目的:研究母婴同室新生儿的护理操作,以期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间诊治的200例通过阴道顺产的产妇,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100例新生儿放置在育婴室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100例新生儿与母亲同室实施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新生儿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进行比较,观察组产妇出现相关并发症的几率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哭闹次数明显比对照组少,而且前者新生儿出现皮炎、呼吸道感染、腹泻的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及新生儿实施母婴同室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产妇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而且能够早期预防新生儿相关感染性疾病,而且还能有效促进产妇掌握新生儿护理技能及对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关键词:母婴同室;护理措施;临床分析

母婴同室是指母亲与婴儿24h呆在一个房间内,也就是同室休养,母婴同室已经作为医院新制定的一项护理管理措施,能够有效提升产妇对新生儿的哺乳质量及护理操作,而且通过产妇抚摸新生儿,还能够加深母子之间的感情,有助于新生儿健康成长,护理工作也需要不断的改进,为了对母婴同室护理经验进行总结,逐渐的提升护理质量[1]。我院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间诊治的200例通过阴道顺产的产妇,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我院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间诊治的200例通过阴道顺产的产妇,年龄在21~37岁之间,平均为(26.4±2.6)岁;孕周在37~42周,平均为(37.2±1.4)周;新生儿体重在2500~4000g,平均为(3400±300)g;其中54例为男婴,46例为女婴;将所选的产妇及新生儿分为两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新生儿的体重等信息,未见明显差异,可以进行比较(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的新生儿放置在育婴室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只有在进行喂养时才将婴儿交给产妇。观察组的新生儿与母亲同室实施护理措施,具体为:新生儿分娩之后,将其清洗干净后裸体放在产妇胸前,让其尽早的与母亲接触,帮助母亲与新生儿之间建立亲密的感情,指导产妇运用拥抱、抚摸、亲吻等方式来刺激新生儿。处理好分娩后,保证母婴24h同室,将婴儿放在产妇的床边,将室温控制在22~24℃,湿度控制在50%~60%,保证室内通风良好,对于新生儿,护理人员需要对其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再次基础上要对产妇实施健康宣教,具体内容包括两个方面,母亲和新生儿。产妇的护理包括母乳喂养的方法、优点,产妇的饮食结构、产褥期注意事项以及乳房的护理措施等等,新生儿方面具体包括新生儿常见的日常护理,例如脐部护理、沐浴、更换衣物、尿布、喂养方法等等,还包括新生儿常见的生理现象。其中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产后24h内影每隔2h奶粉或者哺乳喂养一次,如进行奶粉喂养,需要控制好温度,根据需要喂养,在喂养过程中要给予特定的声音刺激,边喂奶边进行语言刺激,通过目光交流和声音刺激,使新生儿能够主动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2]。新生儿出生后的第2天,护士应该为新生儿更换尿布、沐浴、皮肤护理,特别是加强臀部护理,注意对脐带进行护理,边操作变向产妇讲解要点。新生儿出生后的3~7天时间需要重复第2天完成的脐部护理和生活护理,每天重复进行宣传教育,最大限度的让产妇了解产褥期自身的注意事项以及新生儿的护理措施。

1.3统计学方法 进行统计学分析时采用SPSS15.0系统软件,用t检验进行计量资料比较,用X²检验表示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两组进行比较,观察组产妇出现相关并发症的几率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每天哭闹次数为28次,对照组为71次,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少,而且前者新生儿出现皮炎、呼吸道感染、腹泻的发生率分别为1次、15次、2次,对照组分别为7次、55次、13次,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小结

母婴同室护理能够有效提升产妇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快的学会实践操作,进而加快新生儿的免疫能力,预防疾病的出现,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同时还能降低母亲产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初产妇因存在宫缩痛、产后疼痛、缺少对新生儿技能及护理知识的掌握,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的情绪[3]。进行新生儿护理操作,提升了护患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产妇与护理人员同时完成护理操作,能够加快产妇进入母亲的角色,对宝宝实施日常护理操作,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出现。

综上所述,对产妇及新生儿实施母婴同室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产妇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而且能够早期预防新生儿相关感染性疾病,而且还能有效促进产妇掌握新生儿护理技能及对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李丹.母婴同室母乳喂养的观察及效果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1,20(04):542-543

[8]钟丽晖.早期护理对剖宫产新生儿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J].齐鲁医学杂志.2015,36(01):145-146

[9]于桂霞.三联治疗配合全程护理指导对儿童Hp感染转阴率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3(22):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