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 中医护生培养问题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 中医护生培养问题探析

李静

湖南省古丈县默戎镇中心卫生院 416300

【摘要】针对“怎样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根本问题,以专业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并根据医院科室中医工作的实际状况,更新教学理念,改革制度和师资梯队等方面培养中医护生的理论探索和实践能力,积极促进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任务,为培养中医护生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字】中医药;传承;中医;护生;培养

我国政府曾提出“始终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中医药事业发展”,临床教学的重点为做好人才培养的长期规划[1]。护理教育的主要环节之一则为临床实践学习,此阶段是将中医护士多年在校学习掌握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操作相结合的过程,也是中医护生适应医院工作的主要阶段。所以,此阶段中医护生的培养质量相当重要,并根据我国政策规定的中医药政策“一带一路”的建设,加强建设中医药人才队伍,培养中医护理优秀人才,传承中医药事业,并结合实践探索:

中医护生培养现状和存在问题

1.1 中医护生的缺点

分析近年来我国中医院校本科实习生实际状况存在的问题:①质量低,主要标下为各中医学生自身知识水平差异大,技能和知识能力不同;②缺乏职业认同感,大量研究证实,中医护理医学生存在较低的职业认同感,尤其时本科生,因此带教中,存在较大提升空间;③缺乏有效沟通能力,目前大部分中医医学均为90后独生子女,缺乏吃苦精神,往往自我感觉良好。

1.2 带教老师教育背景不够系统化

护理教育在我国的起步较晚,与国外比较,我国师资力量薄弱,大部分带教老师均属于高年资护士,临床实际工作经验较为丰富,但总体来看,教育背景不够系统化,特别是带教中医护生,缺乏临床经验,无法更好的掌握教学方法和规律。临床教学为学校教学的延续阶段,也为结合实践和理论的纽带,培养各中医学生独立工作的平台,此为各中医学生在岗位上自我独挡一面的必经之路,所以,临床教学,各中医学生成长相当重要。但现目前临床带教效果不太理想。需根据中医药发展状况,实施改革。

提升临床带教团队创新意识

2.1 推行三级护理带教机制

医院相应科室需指定带教老师、病区总带教、护士长成立带教梯队,带教老师根据自身带教项目,共同讨论带教方案,每周举办小讲课1次,让中医护士提前温习所学理论知识,解答问题,并详细、系统介绍新技术和知识。病区总带教需与相应人员商讨制定实习大纲,并负责督促实习进度和内容,专人带教学生,并由总带教老师负责督促此次实习培训。

2.2 制定方案

明确任务和目的,各带教老师需根据护士实际状况和自身经验,依据“重临床”的原则[3],结合此次实习大纲,制定出有针对性、个性化的培训计划,提升中医综合思维能力、临床实践能力、基础理论知识等。

2.3 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①PBL教学方式:主要遵循团队协助的理念,将学生作为主导,问题作为基础,分小组进行讨论,并在带教老师的带领下,围绕某一病例或问题诊治护理状况,进行讨论,学习和研究。倡导各中医护生自主发现问题,并分析、解决问题,主动学习,多次锻炼,逐步培养其终生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习惯、创新性。

②PDCA教学模式:将品管圈管理模式引入到医院中,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主要包含四个阶段,即计划、实施操作、结果检验、调整处理等[4]。科室按照临床应用品管圈效果,教学过程中引入PDCA模式,并结合中医护生和科室特征状况,制定教学目标和任务,明确目标后,实施相应教学内容,并随机抽检,定期总结,持续改进教学计划,尽量确保临床中医护理教学最优秀。观察临床实际教学后,中医护理带教中,应用PDCA管理法教学具有可行,可系统化、规范化教学内容,提升带教水平和医院形象。

③头脑风暴法教学:头脑风暴法也称激励法,用会议讨论方式,各中医护士可围绕主题,激发灵感,畅所语言,创新思路,在自身脑海中掀起思想狂潮,突破传统观念,抒发自身观点,发挥创新性思维,在具体、科学的教学大纲外,有效整合中医护生自身技能和知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好学精神[5],将所掌握的操作实践和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护理中,显著提升中医护生工作态度、沟通技巧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等素质,提升教学质量,以培养更优秀的医护人员[6]

④重视中医护生心理照护:目前大部分中医护士均为独生子女,缺乏社会经验,工作、学习压力大[7],实际带教中,各带教老师需关爱关系护生,发现问题,正确引导、纠正,照顾到中医护士的心理状态,做好就业指导,此外,还需指导其就业方向、人生大体规划等,培养其择业观念,以更好的就业。

加强建设师资队伍,提升综合素质

带教教师自身工作素质和教学能力在培养中医护生的工作态度和实践水平相当重要。临床教学过程中,带教教师会同时安排其他大量繁杂的工作,部分带教老师主要重点为临床工作,将教学工作作为辅业,教学备课不够充分

[8]。相关单位和科室需制定相应标准,遴选适合中医护士带教的教师。此基础上,培训其专业化,并引导其教师自主学习,提升教学水平。深化带教老师职责,让其铭记职责:开拓科研工作能力、维护执业安全、指导角色转变、协调人际关系。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博学技精,做好中医护生的引路人。

综述,依托中医临床医学院,提升各中医护生临床工作能力,改变“高分低能”的状况,提升各中医护士实践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强其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让其具备团队协作精神和能力、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费景兰, 陈茜, 段玉薇,等. 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 中医护生培养问题探析[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 284(12):37-38+58.

[2]冯会玲, 白建英, 秦爱军,等. 中医药院校护生从事老年护理就业意愿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 9(14):15-16.

[3]杨艳. 缺陷式病案导入结合PBL教学在中医护理教学中提升护生中医辨证施护能力研究[J]. 内蒙古中医药, 2017, 36(6):153-154.

[4]姚巧灵, 胡慧, 郑桃云. 护生对中医护理服务学习实践教学模式的真实体验[J]. 护理学报, 2018, 25(14):6-9.

[5]黄小丽, 柳琳琳. 基于提高护生执行力的OSCE在《中医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 20(3):96-98.

[6]张翠娣, 鲁剑萍, 王岩梅. 融合中医人文特色的护生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 23(31):4038-4040.

[7]何晓婷, 周俊, 孙伊茜等. 护生实习前职业防护态度及认知的调查研究[J]. 全科护理, 2016, 14(26):2769-2772.

[8]李丽蓉, 潘胜军. 开放实验室对护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中医护理》为例[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 3(8):16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