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咳喘的应用效果评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3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咳喘的应用效果评定

何平伟

郴州市资兴市州门司中心卫生院 (湖南 郴州)423411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咳喘的应用效果,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12例小儿咳喘患者纳入到本次研究对象当中,随机抽取56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接受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其余56名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接受常规治疗,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18年3月至2018年9月,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71.43%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为92.86%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症状积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易感冒症状积分分别为(1.28±0.24)分、(2.23±0.60)分,哮喘发作情况症状积分分别为(1.15±0.14)分、(2.92±0.84)分,盗汗症状积分分别为(1.10±0.39)分、(1.86±0.47)分,鼻塞、打喷嚏症状积分分别为(0.59±0.14)分、(1.72±0.2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咳喘的疗效确切,有着较高的安全性,可有效缓解患儿炎性症状,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关键词】咳喘;小儿;穴位贴敷;症状积分

小儿肺炎是临床中常见一种呼吸道感染疾病,多发于婴幼儿,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肺部啰音、呼吸困难和气促等,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呈显著逐年升高的趋势[1]。小儿肺炎一年四季均可发作,尤其是在冬季发生率较高,会降低患儿的抵抗力,如果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会对患儿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12例小儿咳喘患者实施了中药穴位贴敷治疗,通过实证性分析其临床效果,如下所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112例小儿咳喘患者纳入到本次研究对象当中,随机抽取56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其余56名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18年3月至2018年9月。所选病例经过了全面的检查与诊断后均确定为脑卒中,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予以支持的态度。对照组56例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36例,年龄在6个月~11岁之间,年龄均值为(5.02±0.54)岁,病程在2个月-4年之间,病程均值为(2.05±0.23)年;观察组56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38例,年龄在6个月~12岁之间,年龄均值为(5.11±0.57)岁,病程在3个月-4年之间,病程均值为(2.08±0.19)年。两组患者进行基本资料的比较,差异较小(P>0.05)。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包括抗炎处理、抗感染处理、退烧、止咳、化痰、纠正水电解质平衡、抗生素治疗、纠正酸碱平衡等对症治疗。观察组接受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取由苏子、葶苈子和莱菔子等份研末而成的中药粉10g,用新鲜姜汁调配制成 1 cm 大小的药饼,选择肺腧穴、风门穴、大椎穴、大杼穴、风门穴、大肠腧穴进行贴敷[3].每天一次,连续治疗三天。

1.3评价指标

①观察记录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分为三个等级[4]。显效:患儿肺部水泡音和和咳嗽症状完全消失,体温正常;有效:患儿肺部水泡音和和咳嗽症状有着明显的改善,体温正常;无效:患儿的临床症状没有任何改善,甚至加重。②统计记录两组患儿各项主要临床症状积分[5]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的全部数据应用IBM 公司 SPSS19.0 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所有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P<0.05时,表明2组小儿咳喘患者的相关研究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一。

表一 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n,(%)]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56

26(46.43)

26(46.43)

4(7.14)

52(92.86)

对照组

56

20(35.71)

20(35.71)

16(28.57)

40(71.43)

X2

--

5.106

5.254

21.117

7.145

P值

--

<0.05

<0.05

<0.05

<0.05

2.2对比两组的症状积分

治疗前,两组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积分与对照组相比较明显较低,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如表二。

表二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分)

组别

n

易感冒

哮喘发作情况

盗汗

鼻塞、打喷嚏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56

2.78±0.74

1.28±0.24

2.89±0.79

1.15±0.14

2.55±0.56

1.10±0.39

2.42±0.57

0.59±0.14

对照组

56

2.77±0.71

2.23±0.60

2.90±0.82

2.92±0.84

2.59±0.57

1.86±0.47

2.48±0.55

1.72±0.21

t值

--

0.000

6.325

0.000

5.214

0.000

3.526

0.000

4.121

P值

--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小儿肺炎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疾病,会引发儿童的高热、咳嗽和肺部啰音等症状,由于儿童对外界不良因素的抵抗力较差,容易出现呼吸道疾病,且反复发作,治疗效果尽不如人意[1]。春冬季节是小儿肺炎的高发期。儿童患病后会出现持续性的咳嗽、发热,使用抗生物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但是这些药物会严重刺激患儿的肠胃,容易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6]。临床中多采用西药治疗,对患儿实施抗感染和消炎处理,可以较快的控制病情,但是长期效果较差。从中医学角度看,小儿肺炎的发病原因在于正气不足,客邪犯肺[5]。本研究贴敷的主穴为腧穴,能够起到改善肾脏功能的作用,通过穴为刺激经络途径到病变部位,能够改善肺脏功能失常的情况,起到调和阴阳、通经活络的效果。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易感冒、哮喘发作情况、盗汗、鼻塞、打喷嚏症状积分分别为(1.28±0.24)分、(1.15±0.14)分、(1.10±0.39)分、(0.59±0.14)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23±0.60)分、(2.92±0.84)分、(1.86±0.47)分、(1.72±0.2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的安全性较高,可有效缓解咳嗽症状,临床效果确切[4]

综上所述,对小儿咳喘患儿应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能够大大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黄美芬. 平喘咳外敷散内外合治小儿哮喘发作期咳喘证的疗效研究[D].广西中医药大学,2016.

[2]贾占红. 小儿咳喘颗粒治疗小儿咳喘的主要药效学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

[3]石丽,李卉. 小儿咳喘颗粒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痰热壅肺证)的疗效观察[J]. 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09):4370-4371.

[4]孙萍,孙秀芳. 自拟清肺汤加减联合中药穴位敷贴佐治小儿咳喘疗效观察[J]. 四川中医,2018,36(09):176-178.

[5]周洁雯. 小儿咳喘宁口服液治疗RSV感染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