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某三甲综合医院 2014-2018年恶性肿瘤死亡病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3

杭州市某三甲综合医院 2014-2018年恶性肿瘤死亡病例分析

刘星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310000

【摘 要】 目的 通过对杭州市某三甲综合医院2014—2018年死亡病例的统计分析,了解该院死因构成、流行特征、疾病负担,为该院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收集某三甲综合医院2014—2018年全部住院死亡病例899例,了解其死亡病例的主要死因,并针对其中384例恶性肿瘤死亡病例进行分析,采用卡方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各系统恶性肿瘤间的流行特征。 结果 该院前3位死亡疾病为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男性和女性恶性肿瘤死因顺位前3位均为消化器官恶性肿瘤、呼吸和胸腔内器官恶性肿瘤以及淋巴、造血和有关组织的恶性肿瘤;大部分恶性肿瘤死亡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 结论 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恶性肿瘤应作为重点防治疾病,特别是针对中老年人的防治,可以降低该院住院患者的病死率。

【关键词】 恶性肿瘤;死亡病例;流行特征;死因构成

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急剧上升的趋势。2019年1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恶性肿瘤占全民死因的23.91%。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确诊癌症,平均每分钟7.5个人确诊癌症。且近十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死亡均呈上升趋势,每年恶性肿瘤所致的医疗花费超2200亿,防控形势严峻。住院患者的病死率可以反映该院的医疗质量,而恶性肿瘤已成为医院近年来住院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1]。积极防治恶性肿瘤,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有助于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促进医院的管理和发展。本文将通过对杭州某三甲综合医院2014—2018年住院死亡病例的分析,了解恶性肿瘤死亡的死因构成、流行特征、疾病负担。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通过浙江省医疗机构病案统计管理系统采集杭州市某三甲综合医院2014年1月1日—2018 年12月31日的住院病案首页数据,符合标准的死亡病例共899例。病案首页信息均由临床医师填写并由病案科编码员核对录入。

1.2 方法

病例死亡原因以医师判断的死因为准,以病案首页数据中的主要诊断进行死因分类统计,并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10) 标准进行死因分类。把主诊断编码在C00-C97范围内的病例纳入恶性肿瘤死亡统计。提取病案首页中患者性别、年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等信息进行分析,进一步推断其流行特征。

1.3 统计推断

运用excel对提取的数据进行录入并整理,使用SPSS 19.0软件统计描述死亡病例的性别、年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的基本分布情况,并分析死因顺位构成。进一步采用卡方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秩和检验比较各系统恶性肿瘤间的流行特征是否有差别。检验水准为双侧 α = 0. 05。

2 结果

2.1 住院患者死亡病例死因顺位分布

2014-2018年杭州市某三甲综合医院共出院590376名患者,其中死亡病例899例,如图1显示:该三甲综合医院死因顺位前5位的疾病依次为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可见恶性肿瘤是近5年来该院住院患者发生死亡的主要原因。

5dca272bb3230_html_f6cc1521c4508386.png

图1 住院患者死亡病例死因顺位

2.2 恶性肿瘤死亡患者性别分布情况

2014—2018 年住院死亡病例共899例,其中恶性肿瘤死亡384例(男 270 例,女114例) ,非恶性肿瘤死亡515例(男 301例,女213例) 。恶性肿瘤死亡患者与非恶性肿瘤死亡患者的性别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 = 0.665,P = 0. 415)。在医院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病例中,男性前5位死因顺位分别为消化器官恶性肿瘤(136例,50.37%)、呼吸和胸腔内器官恶性肿瘤(83例,30.74%) 、淋巴、造血和有关组织的恶性肿瘤(22例,8.15%)、泌尿道恶性肿瘤(6例,2.22%)和男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5例,1.85%); 女性前 5 位死因顺位分别为消化器官恶性肿瘤(53例,46.49%)、呼吸和胸腔内器官恶性肿瘤(26例,22.81%)、淋巴、造血和有关组织的恶性肿 瘤(13例,11.4%)、乳 房 恶 性 肿 瘤(8例,7.02%)和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8例,7.02%)。乳房恶性肿瘤、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死亡患者在性别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详见表 1。

1 恶性肿瘤死亡患者性别分布

恶性肿瘤

性别

2

P值

唇、口腔和咽恶性肿瘤

6

0

-

0.185

消化器官恶性肿瘤

136

53

0.483

0.487

呼吸和胸腔内器官恶性肿瘤

83

26

2.482

0.115

骨和软骨恶性肿瘤

0

0

-

1

皮肤黑色素瘤

0

1

-

1

间皮组织和软组织恶性肿瘤

3

1

-

1

乳房恶性肿瘤

0

8

19.351

0

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

0

8

19.351

0

男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

5

0

-

0.328

泌尿道恶性肿瘤

4

2

-

1

眼、脑和中枢恶性肿瘤

2

1

-

1

甲状腺和其他内分泌腺恶性肿瘤

2

0

-

1

不明确、继发和未特指部位恶性肿瘤

5

1

-

0.674

淋巴、造血和有关组织的恶性肿瘤

22

13

1.025

0.334

复合癌

2

0

-

1

:—表示使用Fisher确切概率法

2.3 恶性肿瘤死亡患者各年度的病种构成及变化趋势

384肿瘤死亡病例中,死因顺位前10位分别为消化器官恶性肿瘤(190 例,占 49.22%)、呼吸和胸腔内器官恶性肿瘤(109例,占28.39%)、淋巴、造血和有关组织的恶性肿瘤(35例,占9.11%)、乳房恶性肿瘤(8例,占2.08%)、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8例,占2.08%)、泌尿道恶性肿瘤(6例,占1.56%)、唇、口腔和咽恶性肿瘤(6例,占1.56%)、不明确、继发和未特指部位恶性肿瘤(6例,占1.56%)、 男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5例,占1.30%)、间皮组织和软组织恶性肿瘤(4例,占1.04%)。前5位恶性肿瘤合计占全部死因的90.89% 。其中,消化器官恶性肿瘤死亡、呼吸和胸腔内器官恶性肿瘤死亡总体趋势有所上升,而淋巴、造血和有关组织的恶性肿瘤死亡趋势则呈现波动,其余恶性肿瘤死亡趋势较平缓。见图2。

5dca272bb3230_html_31b9984c4c204d7.png

图2 各类恶性肿瘤死亡人数按时间变化趋势

2.4 恶性肿瘤死亡患者各年龄段变化趋势

不同年龄恶性肿瘤病人死亡情况不同。消化器官恶性肿瘤、呼吸和胸腔内器官恶性肿瘤、淋巴、造血和有关组织恶性肿瘤、男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泌尿道恶性肿瘤的死亡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其中,41岁以后消化器官恶性肿瘤、呼吸和胸腔内器官恶性肿瘤死亡上升更为明显。唇、口腔和咽恶性肿瘤、乳房恶性肿瘤、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死亡的高峰期在中年时期。见图 3。

5dca272bb3230_html_d945350b3385cf0b.png

图3 恶性肿瘤病人死亡年龄变化趋势图

2.5 恶性肿瘤死亡患者的住院费用状况

恶性肿瘤死亡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为101374.21 ± 53988. 56元,其中花费最多为771952.96元,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最少为1224.77元,为治疗呼吸和胸腔内器官恶性肿瘤。治疗不同恶性肿瘤的住院费用存在显著差异(P = 0. 0001)。详见表 3。

表3 恶性肿瘤死亡患者的住院费用情况

恶性肿瘤

平均费用(元)

标准差

最大值

(元)

最小值

(元)

唇、口腔和咽恶性肿瘤

128951.79

122331.30

2544.57

297545.40

消化器官恶性肿瘤

113986.71

130379.80

2695.97

771952.96

呼吸和胸腔内器官恶性肿瘤

80676.23

118532.37

1224.77

712875.19

皮肤黑色素瘤

42031.24

42031.24

42031.24

间皮组织和软组织恶性肿瘤

131296.07

49133.57

77813.74

193124.07

乳房恶性肿瘤

17803.69

11484.22

2259.92

41440.52

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

66157.7

31286.86

28114.32

115962.58

男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

78087.82

62193.54

10953.67

137145.82

泌尿道恶性肿瘤

69314.92

44887.45

62193.54

110875.29

眼、脑和中枢恶性肿瘤

85724.13

112052.86

16483.35

215002.48

甲状腺和其他内分泌腺恶性肿瘤

241955.18

158973.37

129544.03

354366.33

不明确、继发和未特指部位恶性肿瘤

159013.77

116578.54

28094.37

339655.78

淋巴、造血和有关组织的恶性肿瘤

120586.66

82529.24

4352.47

196486.29

复合癌

12928.07

4870.71

9483.95

16372.18

3 讨论

近些年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业“三废”、汽车尾气的排放,使得人们的生活环境日益恶化,再加上不良的饮食和作息习惯,增加了人群的患癌风险[2]。全国死因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每年恶性肿瘤死亡患者数量居高不下,处于世界较高水平,且呈逐年上升趋势[3]。恶性肿瘤已成为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疾病,给人类的健康造成了沉重的负担,给居民和家庭带来不可估量的精神和经济损失。本文研究发现,近五年来,杭州市某综合性三甲综合医院恶性肿瘤死亡病例占全部住院死亡病例的42.71%。其中男性和女性恶性肿瘤死因顺位前三位仍均为消化器官恶性肿瘤、呼吸和胸腔内器官恶性肿瘤和淋巴、造血和有关组织的恶性肿瘤,这与2019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类似,癌症中心提示肺癌、肝癌、上消化系统肿瘤及结直肠癌等依然是我国主要的恶性肿瘤。

约 30% 癌症与饮食有关[4],暴饮暴食、不吃早餐、熬夜吃宵夜等不良的饮食习惯及营养摄入失衡是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生的危险因素[5]。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改善,人们对高油、高糖、高盐及碳烤、煎炸类食物摄入过多,而对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的食物摄入量过少等不良的饮食方式都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息息相关[6]。因此,应提倡健康饮食,正确引导人们采取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少吃油、炸、烤的食物,这样才能有效的降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病风险。

大部分恶性肿瘤的死亡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其中消化器官恶性肿瘤、呼吸和胸腔内器官恶性肿瘤以及淋巴、造血和有关组织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在41岁以后明显上升。有报道指出,50岁以上恶性肿瘤患者死亡人数最多,占91. 57% ,中老年人是肿瘤的高危人群[7]。肿瘤的形成是常年的慢性刺激和长期接触致癌物质的结果,潜伏期长达10-30年。随着年龄增加,人体肿瘤“易感性”也增加。在癌症的病因中有80%来自外界致癌因素,其中大部分是化学性致癌因素,人们生活、工作中,或多或少地会接触致癌因子。老年人年龄越大,接触时间越长,患癌的机会越大,接受致癌毒物量越大。所以癌症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8]。步入老年以后,随着全身器官功能和免疫系统功能的減退,人体对肿瘤细胞的免疫监视和清除作用会降低,比年轻人更容易受到各种外界致癌因素的影响,使得肿瘤有机会发生和发展。

本文384例恶性肿瘤死亡病例中,住院花费最高为77万元,平均费用10万元。可见,恶性肿瘤对家庭造成的经济和心理负担都是不可估量的。特别是老年人患肿瘤常被其他症状掩盖,恶性肿瘤的确诊一般都处于中晚期,此时肿瘤已发生转移,错过了最佳手术期,从而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康复,因此当身体出现不适的时候应当及时到医院治疗,以免耽误病情。最好能到医院定期体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更应该把工作重心放在恶性肿瘤的防控中从而降低肿瘤的病死率。-

参考文献

[1] 文国虹,王华东,钟朝晖,等.某三甲综合医院2002年-2017年住院患者死亡病例分析[J].中国病案,2019,20(4) : 64-68.

[2] 程义斌,金银龙,刘迎春.汽车尾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J].卫生研究,2003(05):504-507.

[3] 第三次全国死因调查主要情况[J].中国肿瘤,2008(05):344-345.

[4] 张元,胡锦梁. 2005-2015 年四川省某三甲综合医院恶性肿瘤住院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6,43(16) :2905-2916.

[5] 张春燕.综合医院10年住院患者恶性肿瘤死因构成分析[J].中国病案,2016,17 (9) : 53-56.

[6] 黄修海,刘跃晖,刘文卓.饮食与消化道肿瘤的关系研究进展[J].实用预防医学,2013,20(08):1024-1025.

[7] 魏丽娜.2009年-2013年某综合医院住院死亡病例分析[J].中国病案,2015,16(3) : 59-61.

[8] 潘睿. 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队列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分析[D].南京医科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