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腹壁疝修补术治疗腹壁疝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腹腔镜腹壁疝修补术治疗腹壁疝的疗效观察

1 买买提艾力 · 买提尼牙孜 2 乃比江吐尔松

1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县人民医院普外科 848000

2新疆乌什县人民医院普外科 843400

【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腹壁疝修补术治疗腹壁疝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腹壁疝患者94例,按照电脑产生随机数的方法随机分为各有47例患者的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张力修补术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腹腔镜修补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情况,发现观察组患者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以(P<0.05)作为判定标准,具有统计学意义; 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及复发情况,发现观察组患者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以(P<0.05)作为判定标准,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术后疼痛、尿潴留评分,发现观察组患者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以(P<0.05)作为判定标准,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壁疝采用腹腔镜修补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较好,加快患者康复,且能够减轻患者手术后的痛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修补术;腹壁切口疝;传统修补术

腹壁切口疝此并发症,在腹部外科中较为常见,高龄患者极易会出现此此种并发症情况,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1]。最近几年来,在治疗腹壁切口疝上,采取腹腔镜修补术治疗的手段,效果显著,选取我院收治的腹壁疝患者94例,现将分析的内容作如下报告。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选取2018年1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腹壁疝患者94例,其中有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36例,平均年龄(73.83±4.38)岁,平均病程(17.33±5.82)年。所有患者均符合腹壁疝的临床诊断标准,腹壁疝块的主要表现是站立、用力或者咳嗽时突出,平卧时收回。患者对手术均无禁忌症,无其他疾病,在手术之前未接受对本次研究产生影响的治疗。选取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等一般资料,发现以(P﹥0.05)作为判定标准,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存在比较的价值。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对照组:针对此次研究的对照组患者,在正式实施麻醉,对患者腹壁缺损中心周围的瘢痕皮肤,采取梭形的方式进行切除,然后尽可能的最大程度的暴露患者的腹壁疝,同时对其周围结缔组织进行分离,使腹壁疝与临近组织分离以降低缝补张力。采用止血钳向外牵拉两侧腹直肌前鞘筋膜组织,并沿着腹直肌后鞘以及腹膜向四周锐性分离,直到超过疝囊颈2~3cm之后将多余的无黏连囊疝切除[2]。在检查腹腔内脏器处于完好状态后将疝内容物还纳。将腹直肌前鞘、后鞘以及腹直肌、腹膜采用7~0号丝线间断褥式缝合,先缝合皮下组织后缝合皮肤。

1.2.2观察组:同样行硬膜外麻醉,患者取仰卧位,头低于脚,垫高臀部。将脐孔作为手术的切口,在对腹腔进行穿刺时,采取穿刺套管(5mm),对腹腔内CO2气腹环境进行建立,设置恰当的压力值后,将气腹针拔除。将疝囊分离,腹横筋膜沿着患者的颈肩结合部或者海氏三角区切开分离,腹膜前间隙沿着腹壁下血管的下方进行分离,而后纳入疝囊。在此间隙内置入美国PHS补片并铺展平整,将疝环和网片内外层结合部,实施可吸收缝合线进行缝合固定,并将PHS补片的外层,在腹横筋膜表面精索的后方进行平铺。

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实施手术过程中的各项指标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通过SPSS22.0软件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 x±s 表示,治疗前后对比采用配对 t 检验,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手术情况 详情见表1。

表1对比两组手术情况(5dc27cb3045f3_html_9ee2a82e85132c8.gif

组别

n

手术用时/分钟

术后下床/小时

术后排气/小时

术后进食/小时

肠功能恢复/h

切口愈合/天

观察组

47

104.22±22.56

13.68±2.32

10.98±3.71

16.58±2.72

1.19±0.44

7.92±2.19

对照组

47

146.72±24.94

25.85±2.77

17.23±3.96

24.09±2.10

3.90±0.21

13.53±2.55

t

-

9.189

23.645

9.166

15.105

17.739

8.809

p

-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2.2 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及复发情况 详情见表2。

表2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及复发情况例(%)

组别

n

切口血肿

血清肿

肺部感染

肠梗阻

复发

观察组

47

0(0)

0(0)

1(2)

1(2)

0(0)

对照组

47

4(9)

5(11)

10(21)

6(13)

14(30)

X2

-

5.2878

4.1819

5.4977

4.9287

12.8998

p

-

0.0216

0.0410

0.0191

0.0265

0.0004

2.3对比两组术后评分情况 详情见表3。

表3对比两组术后评分情况(5dc27cb3045f3_html_9ee2a82e85132c8.gif ,分)

组别

n

术后疼痛

尿潴留

观察组

47

0.69±0.22

0.48±0.32

对照组

47

1.78±0.40

2.08±0.49

t

-

16.6901

18.9915

p

-

0.0000

0.0000

3讨论

根据此次研究的内容可知,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情况,发现观察组患者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以(P<0.05)作为判定标准,具有统计学意义; 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及复发情况,发现观察组患者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以(P<0.05)作为判定标准,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术后疼痛、尿潴留评分,发现观察组患者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以(P<0.05)作为判定标准,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腹壁疝采用腹腔镜修补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较好,加快患者康复,且能够减轻患者手术后的痛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李海鹏, 庞春宏. 腹腔镜与开放疝修补术治疗腹壁疝的疗效比较研究[J].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7, 22(7):544-547. 

阿不都热依木阿不都拉, 买买提吐尔逊吐尔迪.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合并腹壁疝修补术200例的临床体会[J]. 中国保健营养, 2015, 25(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