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加强护理伦理学习,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浅析加强护理伦理学习,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 ;

李向勤

泸西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邮编:652499

[摘要] 护患关系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护理人员通过医疗、护理等活动与病人建立起一定联系的人际关系。在护理实践中,虽然护理人员和病人双方所处的地位、环境、利益以及文化教育、道德修养不同,可能在治疗上存在一定的矛盾。但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和伦理,护理伦理是护理专业人员的专业伦理,是社会舆论要求护理专业人员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增强护理伦理学习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

[关键词] 护患关系,中国护士群体发展现状调查,护理伦理

[正文]护患关系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护理人员通过医疗、护理等活动与病人建立起一定联系的人际关系。在护理实践中,虽然护理人员和病人双方所处的地位、环境、利益以及文化教育、道德修养不同,可能在治疗上存在一定的矛盾。但双方都应该尊重对方的人格、权力和利益,以一定的道德原则规范约束自身的行为。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就医需求层次的提高及临床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医疗机构规模扩展很快,而护士队伍规模并未相应增加。护士人力资源的配置和分工不科学,超负荷工作、身心疲惫,容易产生紧张、压抑情绪。综合以上因素,使大部分护士对自己的工作缺乏自信和工作热情,就容易导致护理人员的护理伦理有所缺失,也容易加剧护患关系的紧张。

据919护爱计划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国内护士群体工作生活发展现状,于2016年12月启动“中国护士群体发展现状调查”,面向全国除西藏之外30个省(市)、自治区,涉及311所城市共收集了51406份在职护士调查有效问卷,回收离职护士群体调查有效问卷共计168份,回收公众调查有效问卷1008份,对护理院校实地走访、电话访谈共计22所,医院护士长现场访谈、电话访谈共计36人。本调查的研究包括问卷法和访谈法两部分,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方法。其中调查结果显示导致护患关系紧张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 护患关系中缺乏相互理解

 有78.4%的病患及家属认为,护患关系紧张最主要原因是缺乏相互理解,在病患治疗期间,患者急于尽快康复,内心较脆弱,就会导致对护士的要求增高。同时由于部分护士的自身素质不够、工作中缺乏耐心、业务能力欠缺等,也会成为引起护患关系紧张的导火索,一旦发生类似情况很容易就会影响一个群体形象。

5dbbbdfdf10d0_html_3b52f01695b80061.jpg

2. 护士在工作中受尊重度偏低

 通过对样本数据分析显示,有80.7%的护士在工作中最看重“获得尊重”,92%的护士认为“护士工作的社会地位太低”。83.3%的护士不能明显感受到病人对护士的尊重,90%的护士不能明显感受到社会大众对护士的尊重。通过对样本数据分析显示,有49.7%的护士对未来是否继续从事护士行业的命题选择“否”或选择“没想好”,有46.9%的护士计划在30-40岁阶段考虑改变现有职业(护士), 护士在参加工作6到10年这段时期,职业倦怠感的程度较强烈,辞职人数比例最大,对于月收入越低的护士,离职率越高。曾遭遇过医疗暴力的护士离职几率更大。

3.医疗暴力问题突出

超过50%的护士受到不同层面的心理创伤,在对护士的职业伤害调查中发现:41.2%的护士在近一年内遭受到患者或家属的过激行为。随着医患关系日益紧张,护士遭受的心理暴力甚至是身体暴力日益频繁,由于患者和家属对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当他们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导致心理暴力的发生。调查发现,有51.2%的护士心理创伤严重,心理暴力一般不会造成直接身体损伤,但反复多次的心理暴力容易造成心理损伤。

5dbbbdfdf10d0_html_259e29b8d453f815.jpg

从上述数据中看出,护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是多方样面的,但从护患关系紧张、受尊重度偏低、医疗暴力等等。纠其原因,护理人员和病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关系,但护理人员是有一定医学知识的技能的占有主动地位的内行,而病人多半是缺乏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外行,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因此这就需要占主动地位的护理人员积极主动从伦理学方面改善并提升自我,真正的维护好白衣天使的形像,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和伦理,护理伦理是护理专业人员的专业伦理,是社会舆论要求护理专业人员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从护理伦理的角度有助于护患关系的有以下几点:

护理美德论有具体内容有护理同情、善良、仁爱,护理关怀和帮助,护理勤奋与公正、诚实、谦和、果断、信用等护理道德素质。当一个护理人员具有护理美德时,无论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理论水平上升到什么层次,公众的利益都会得到保护的。

护理道德的基本规范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爱岗敬业、自尊自强,尊重病人、关心病人,认真负责、技术求精,热忱服务、乐于奉献,举止端庄、言语文明,互尊互学、团结协作。

护理实践伦理中护理人员应该遵循的准则和规格是虚心踏实,安心本职工作,细心观察,认真谨慎,热情服务,文明有礼,以人为本,促进健康,护理人员处理与病人关系时必须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把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病人至上,为病人提优质护理服务是当前医院护理工作的道德原则。

如唐代孙思邈之《大医精诚》,被誉为是“东方希波克拉底誓言”。它指出作为一名优秀的医务人员,不光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还要拥有良好的医德。“几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

当其他利益与严肃的道德规范发生碰撞时,只有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才能使天平倾向于道德规范。当护理人员践行着护理道德原则,“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社会主要是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时,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也就会得到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得到提高,护理人员的受尊重度也会提高,医疗暴力也会减少,护患关系就会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黄健华、李秀华,护理伦理学,北京.中华电子音像出版社

中国护士群体发展现状调查,第一版《中国护士群体发展现状调查白皮书》.国际护士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