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人灵长类动物恒河短尾猴眼压测量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9
/ 2
                     作者:何建梅 沈官莲 李东侃 

【关键词】  非人灵长类动物 恒河短尾猴 眼压

青光眼是主要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之一,根据不完全的调查统计,我国青光眼患病率约为0.21%~1.64%[1]。早期诊治是保持良好视功能的最有效方法[2]。眼压与青光眼有着密切联系,也是唯一可调控的指标。灵长类动物的青光眼模型对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3]。作者自2006年5月至2007年5月通过调查猕猴眼压分布情况,为人青光眼的研究提供数据。现将猕猴眼压测量过程情况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及分组  (1)动物来源:福建省计划生育科研所非人灵长类动物实验中心猕猴164只,年龄4个月~18岁。(2)动物分组:①按年龄分组:婴幼猕猴组19只,年龄≤1岁;少年猕猴组13只,年龄1~3岁;成年猕猴组132只,年龄≥4岁,平均年龄(11.8±4.8)岁,平均体重(6.6±1.3)Kg,其中4~11岁70只,≥11岁62只。②成年猕猴组132只按性别分组: 雄性46只、雌性86只(哺乳期23只、非哺乳期63只)。

    1.2  猕猴眼压测量方法  (1)麻醉方法:上午08:00~12:00,将分组猕猴逐一进行电子称称体重,根据体重进行全身浅麻醉(下肢肌肉注射氯胺酮,剂量5~10mg/kg),辅助1%爱尔卡因1~2滴表面麻醉。(2)测量方法:操作麻醉完成后,双眼滴1%爱尔卡因2次后,手持裂隙灯行眼前节检查,角规测量角膜水平直径。调整后的气动眼压计(preamafonmeter MedtronC,jacksonll FL)测眼压,左手拇、食指轻分开上下眼睑并固定于眼眶,右手持压力感受器轻放在麻醉后角膜上,测坐位眼压,出现“喷喷声”表示1次眼压记录完成[4],以上操作重复3次,记录读数。双眼妥布霉素滴眼液点眼后,将猕猴放入笼内。75%酒精消毒眼压计,准备测量下一只猕猴。另一术者观察该猕猴至完全苏醒。

    2  结果

    2.1  各组眼压分布情况  见表1表1  各组眼压分布情况

    2.2  统计学分析  组间眼压平均值的统计学分析结果:婴幼组眼压(IOP)明显高于少年组(t=5.75,P<0.001)、成年雌性(非哺乳期)组(t=4.13,P<0.001)、成年雄性组(t=8.17,P<0.001);哺乳期组IOP明显高于少年组(t=3.44,P<0.01),和成年雄性组(t=2.46,P<0.02);少年组IOP明显低于成年雌性(非哺乳期)组(t=2.23,P<0.05)、成年雄性组(t=2.91,P<0.01);成年雌性(非哺乳期)组与成年雄性组IOP无统计学意义(t=0.56,P>0.05)。

    2.3  影响眼压测量结果的分析  猕猴无法主动与人配合,操作前根据体重计算氯胺酮剂量做好全身麻醉;双手分开上下眼睑固定在眼眶时,勿对眼球施加压力;眼压计压力感受器前端应垂直接触角膜;眼压计在与眼球接触时,勿触及睫毛;眼压测量次数不宜>3次,眼压计不能久放在角膜上;由于气压的变化,眼压计软管中易进入水分,要随时检查、晾干,以免影响测量结果;光线太强、太弱均会影响瞳孔的变化,从而影响眼压的结果,因此操作应在自然光线下进行测量。

    2.4  动物保护  猕猴眼压测量完后,放入笼内休息,让其自然苏醒,注意猕猴生命体征的变化,天冷时要注意保暖,并做好急救物品的准备,至猕猴完全苏醒为止。 3  讨论

    猕猴与猿等灵长类动物认为是人类疾病研究的理想实验动物,但实验过程中做好猕猴的护理和配合对实验研究的数据获得至关重要。与动物的感情沟通,实验中动作禁止粗暴,通过轻柔的抚摸获得动物的信赖和良好配合。将麻醉好的猕猴扶入特别的专门实验椅,维持坐位并固定好头部。熟练掌握气动眼压计的操作方法,轻柔、准确,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出现眼部感染,消除影响眼压测量结果的因素。准确记录,实是求事,为临床提供真实、准确的数据。

    做好实验动物的保护,确保猕猴的生命安全为实验提供可能。眼压是眼内容物作用于眼球壁上的压力。气压眼压计利用压平原理,可同时测量坐、卧位眼压,被认为是目前国际上应用青光眼动物模型的较理想的眼压计[5]。

    本组实验结果:成年猕猴角膜直径为(11.6±0.3)mm,非常接近成人的角膜直径,成人的角膜男性横径为(11.19±0.43)mm,纵径(10.04±0.42)mm,女性横径为(11.12±0.37)mm, 纵径(10.03±0.33)mm,本组实验测量为成年猕猴正常角膜条件下准确测量该实验动物的眼压提供了生物学数据。

    本组实验成年猕猴平均眼压为(19.2±3.2)mmHg, 成年雄性组(18.4±3.1)mmHg;成年雌性组(18.8±4.0)mmHg; 高于成人的平均眼压[成人的平均眼压(15.5±5.0)mmHg]文献,这些数据为研究非人灵长类青光眼实验动物模型,进行青光眼药物动力学研究、实验性青光眼组为病理学研究提供了眼压实验数据。

    本组实验一个有意义的数据是:哺乳期雌性组眼压(20.3±2.8)mmHg,高于一般成年组眼压,P<0.05。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哺乳期猕猴眼压这一特殊性值得进一步探讨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凤呜.中华眼科学(上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19.

2 周文炳.临床青光眼.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51.

3 李美玉.青光眼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8~111.

4 易长贤.青光眼彩色图谱.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18.

5 周文炳.临床青光眼.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