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的毒性及临床应用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27
/ 3

【摘要】  从附子的毒性机制和附子的炮制、配伍、煎煮法,以及中毒解救等方面综述了附子的毒性及其应用方法。指出附子应用时要选择合适的炮制、配伍及煎煮法以减轻其毒性反应,并严格依据中医的辨证进行。附子的炮制减毒可采用煨制法、加压加热法、微波法、浓缩干燥制粒法等。附子亦可通过与甘草和干姜配伍来减轻其毒性反应。关于附子大剂量的临床应用时的减毒,是采用久煎合理或是应用现代的加工提取方法科学,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附子/毒性; 炮制; 中药配伍; 综述,指导性

附子为毛莨科植物乌头的旁生块根。味辛甘,性热,有毒,入心脾肾经,具有回阳补火、散寒除湿的功效。主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踒躄拘挛,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1]。由于附子有毒性,临床不乏不良反应的病例报道。如何避免附子的毒性反应,是附子临床应用时应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

  1 附子的毒性反应

  附子的主要活性成分是乌头类生物碱,它们既是附子的药效成分,也是主要的毒性成分[2-3]。乌头类生物碱尤其是双酯二萜类生物碱,如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等的毒性大(口服双酯类生物碱3~4mg即可致人死亡)[4]。附子的毒性主要是对神经与心脏的损害。中毒机制是附子生物碱刺激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5],首先兴奋感觉神经末梢、横纹肌和心肌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继而发生对上述各部分的抑制与麻痹作用。附子中毒临床症状多为口舌及肢体麻木,胸闷,呼吸困难,咽喉、食管、胃均有烧灼感,烦躁不安,心慌,心悸,呆滞,同时伴有恶心,呕吐等;体征主要表现为流涎,脉搏减慢,如同大醉,皮肤苍白,瞳孔略大,对光反射迟钝,膝反射迟钝,呼吸急促,四肢及颈部肌肉痉挛,肢体湿冷,眼睑颤动,心律不齐,有期前收缩。最为突出体征为心律失常,主要改变为室上性及室性期前收缩、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等[6-8]。

  2 减少附子毒性反应的方法

  临床及实验研究证明附子具有强心、抗心律失常、扩张血管、抗炎止痛、抗肿瘤、抗衰老等作用。临床上附子广泛用于心脏病、肾病、关节痛、肿瘤等病的治疗。如何在临床应用中既保证其疗效,又尽可能降低其毒性反应,是附子应用的关键问题。要减少附子的毒性反应,除严格依据中医附子的适应症使用之外,常用的减毒方法有以下几种:

  21 炮制减毒

  211 煨制法 将附子净选、清水浸漂,用盐将附子漂至以微咸为度,捞取晾干表皮,然后进行煨制。煨制有两种方法:一是柳木灰火煨制,一是谷壳灰火煨制。煨附子经漂、煨制后,毒性小,副作用少,其性温和,有回阳救逆、益气固脱、补精髓、温肾阳、补脑化虚痰的作用[9]。

  212 加压加热法 将附子洗净,浸入食用胆巴(制食盐的副产品,主要成分是氯化镁)的水溶液中数日, 经漂洗切片后, 在110℃、07kg/cm2条件下蒸30min,干燥即得。此法既可破坏其毒性成分生物碱,保留强心成分,又可简化工艺,节省时间[10]。张丽萍[11]采用小鼠灌胃急性毒性实验以考察加压蒸制附子的安全性。方法:设定蒸气压力为0245MPa、蒸制时间为15h制备药材。水煎浓缩至4g/mL,以小鼠可承受最大体积灌胃给药,进行最大给药量测定。结果发现,实验结束时无动物死亡,在最大给药量为临床成人最大用量的1280倍时未见急性毒性反应,表明加压炮制附子临床用药较为安全,其药效学研究有待进一步实验证实。

  213 微波法 洗净附子去皮后,入50%老水(旧水)中浸泡10~15h,再换清水浸漂20~24h。如此反复经2~4次水处理制成淡附子。再经蒸制10~20min,晾干或烘干后,选用2 450MHz或915MHz的微波机进行辐射干燥,制得含水量为10%以下的附子。该法生产效率高,易控制火候,成本低,制得附子毒性低,药效好[12]。但也有学者认为附子去皮降低了药用生物碱的含量[13]。

  214 浓缩干燥制粒法 运用现代工艺控温、控湿,常压水提、醇沉、浓缩,喷雾干燥制粒后,制成附子颗粒。此法优点是高效、安全、稳定、可控[14]。

  22 煎煮减毒 通过煎煮以降低附子的毒性,目前常用的方法是久煎。有学者提出,附子制剂用于慢性心衰者,需加冷水1500mL,文火煮取500mL,每天分2~3次服,煎煮时间15h左右[15]。有实验表明,100g制附子煎煮时间大于30min,其煎煮液所含的乌头碱和次乌头碱含量低于2mg/mL,也低于20g制附子饮片原药的乌头碱和次乌头碱含量[16],因而大大降低了附子的毒性,但药效成分也因久煎而有所流失。也有研究表明附子煎煮6h后乌头碱含量甚微,推测附子久煎后温阳作用非乌头碱引起,可能是由耐热、具有明显强心作用的去甲乌药碱、附子苷、尿嘧啶、多糖等水溶性成分所致[17]。

  23 配伍减毒  《神农本草经》提出:“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不尔,勿合用也” [18]。因此,如何通过合理配伍以降低毒性,并最大限度地发挥疗效,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临床上,附子常与甘草或干姜配伍,以起减毒增效的作用。

  231 附子与甘草配伍 甘草味甘,有调和诸药,缓急解毒的功效。正如《景岳全书》所云:“甘草味至甘,得中和之性,有调补之功,故毒药得之解其毒”;“附子之性急,得甘草而后缓;附子之性毒,得甘草而后解” [19] 。有医者认为凡用附子超过30g时,不论原方有无,皆加炙甘草60g,即可有效监制附子毒性[15]。刘鹏等[20]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草单煎液、甘草与附子合煎液中甘草苷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甘草单煎液中甘草苷平均含量076%,甘草与附子合煎液中甘草苷平均含量048%。提示甘草与附子配伍后,甘草黄酮(甘草苷)含量明显减少,表明甘草能抑制附子的毒性。

  232 附子与干姜配伍 干姜辛热无毒,有温中回阳之功。传统中医临床上附子与干姜相须为用,以增强回阳之功。而现代研究表明,干姜与生姜成分主要为挥发油和姜辣素,姜辣素可能对乌头碱有制约和解作用。故干姜、生姜同为解毒药,干姜与附子配伍可以抑制附子毒性[21]。

  3 附子毒性反应的救治

  一旦发生中毒反应,首先立即停止服药,并禁食。在无惊厥、呼吸困难及严重心律失常情况下,反复催吐、洗胃以清除毒物。以1∶5 000高锰酸钾溶液,2%食盐溶液或浓茶反复洗胃。用阿托品05~10mg/次,肌注,每隔05h给药1次,一般不超过24h;静脉推注首次可用2~4mg,用至出现阿托品毒性反应。出现室性早搏或心动过速可加用利多卡因或电击转复等治疗措施。对呼吸衰竭、昏迷、休克等垂危病人,酌情给予对症治疗。同时酌情用中枢兴奋剂,也可以用地塞米松和能量合剂。中药辅助治疗:绿豆、生姜、红糖等煎水服[22]。刘受祥等[23]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重症乌头中毒21例,采用常规西医处理措施,如给予静脉输液和阿托品治疗,心电监护,给氧,休克者予以多巴胺及间羟胺升压治疗,并插管充分洗胃等;并以中药甘草50g、绿豆100g共同煎取200mL药液,在洗胃后予以口服。结果重症乌头中毒患者21例均治愈,其中l7例的症状及心律失常在2h内完全缓解,留观24h后出院;4例休克患者住院治疗5d后均痊愈出院。 4 结语 

  “是药三分毒”,正如《医法圆通》指出:“病之当服,附子、大黄、砒霜,皆是至宝;病之不当服,参、芪、鹿茸、枸杞,都是砒霜”[24]。我们不能因附子有毒而惧用,有时候毒性正是其疗效,用之得当,可产生立竿见影之效;但在用药时也不能忽视其毒性。使用时应注意附子科学的炮制、配伍及煎煮法,并严格依据中医的辨证进行。至于大剂量附子的应用问题,临床上要求应久煎,而现代的药理研究已表明,附子久煎时其主要的乌头碱实际上已大量破坏,久煎后其药效成分仅剩其中耐热的水溶性成分,如去甲乌药碱、附子苷、尿嘧啶、多糖等。因此,是否需要大剂量的应用,或者说,是需要大剂量应用其乌头碱,或是大剂量应用其水溶性的附子苷或多糖等,有待结合临床和现代药理进行研究。至于对附子能否应用现代的加工提取方法,提取并生产主要含附子水溶性低毒药效成分的药物,是今后值得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191

  [2] Ma M, Yu J Existence of multiple positive periodic so1utions for nonlinear functional difference equations[J].J Math Appl,2005,305:483

  [3] Liu Y Periodic solutions of nonlinear functional difference equations at nonresonance case[J].J Math App1,2007,327:801

  [4] 雷波 附子减毒配伍研究的新思考[J].宜春学院学报,2008,30(2):10

  [5] 康永.中药药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90-93

  [6] 林曦,胡晓萍 中药附子中毒的诊治体会[J]. 临床误诊误治,2006,19(12):86

  [7] 李俊,郭亚萍 附子中毒致心电阶梯现象1例报告[J].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2):1318 

  [8] 宋友湘,姚碧云,陈南群 附子中毒致恶性心律失常分析[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11(12):111



  [9] 卢文清.介绍糖灰火炮煨附子及作用[J].中国中药杂志,1989,14(3):25.

  [10]王莉,张振东,杨又华.附子炮制研究概况[J].中药研究,1994,10(1):63.

  [11] 张丽萍 加压炮制附子急性毒性实验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08,5(6):401

  [12] 王龙虎,杜杰,周海燕,等 附子炮制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中药,2007,9(8):28

  [13] 郑露露.附子炮制中的成分流失[J].中药通报,1983,8(2):26.

  [14] 吴荣祖附子传统加工工艺的创新研究[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5,26(4):17.

  [15] 孙其新 附子用量煎服法[J]. 中医药通报,2007,6(6):11

  [16] 丘小惠,何洁 煎煮时间及甘草配伍剂量对附子中酯型生物碱含量的影响[J].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2):3015

  [17] 张宏,彭成,余成浩 附子煎煮时间、给药剂量与温阳功效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20):2118

  [18] 神农本草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129

  [19] 张介宾 景岳全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201

  [20] 刘鹏,罗利 甘草与附子配伍后甘草黄酮含量变化的测定[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8(10):608

  [21] 陈道群,陈松用乌附须配生姜[J].浙江中医杂志,1993,28(2):89.

  [22] 许廷生,梁秀兰,卢壮 乌头类药物中毒的防治[J].河南中医,2005,25(6):65

  [23] 刘受祥,刘百祥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乌头中毒21例[J]. 湖南中医杂志,2005,21(3):74

  [24] 郑钦安 医法圆通[M]. 成都:巴蜀书社,19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