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困境·去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3

内容摘要: 自人类社会形成以来,有三条脉络构成了人类生存环境的发展史:即自然环境.社会体制环境以及符号环境。从历史学的角度来说,符号环境的变迁与发展成为研究人类生存环境的主要依据。当下,以文字符号为中心的理性文化形态已然日暮西山;面以视觉影懂为中心的感性文化形态,在当代电子传播科技的推动下,渗透到我们的方方面面,成为符号环境的主角。七十年前海德格尔曾预言的“世界图像时代”已经到来。其意义已远远超过了文艺美学的范畴,从面向符号学、传播学、哲学、社会学等学科延伸。然而,在这充斥着快感和愉悦的影像符号过度繁荣的景象背后,是否隐含人类文化的某种困境?值得我们作深度的追问和反思。
  关键词: 文字(学) 影像 文化转型 虚报
  
  一、人类文化的发展的历程
  
  人类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不断变化发展的历史过程,基本上分为三种不同的传承形态:即图腾文化、文本文化和电子文化。
  如今,我们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影像极为富足的电子时代。电子文化在相当程度上即是视觉文化,它不仅在影像的摄取、制作、传接等方面变得越来越简单快捷,而且由视觉影像产生的唯美、游戏、虚幻、调侃、广告、卡通、逼视、愉窥、色欲、揭示、震惊等,从心理和生理上把人们在消费社会的视觉欲望推向极致,导致了人们在生活和文化中对视觉美感及视觉效果几乎无止境的追求。从城市规划到家居设计、从整形美容到广告大战,我们的眼睛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忙碌。自原始图腾崇拜到文本时代的图像式微,再到工业化时代(以摄影的出现为标志)影像文化的再次崛起,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就汉字的传载工具而言,先后经历了甲骨一石鼓、金一简牍一帛一纸这几个阶段。文化的最初传播不易普及,易被垄断。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特别是1450年德国古登堡印刷机的出现,使大规模的文化传播成为可能,但文化特权仍被少数垄断。只有现在,随着网络多媒体、影视、平面出版物等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文化的普及和传播才变得简便而快捷,空前地从艺术领域向广阔的日常生活和文化实践渗透。
  如今,大众对日常视觉因素的感知渐趋演化成了一种常态的文化认知习惯。传统文字强势业已风光黯然,甚至退化成了影像的注脚。越来越多的文学名著被拍成了影视甚至漫画。很多影像作品本身也在发生着深刻裂变,情节、甚至对白都不再注重,转而强调视觉;中击力或另人震撼的宏大场面,即所谓的“景观电影”。从《泰坦尼克号》《英雄》到《后天》<指环王》系列等莫不如此。“景观电影”真正实现了“假的比真的更真实”的幻觉,现实和虚拟的逻辑在影像消费的过程中被轻易地置换。电影(视)为大众通向视觉的乌托邦开辟了域场。然而,作家们似乎并没有意识到影视本身的“反文学性”的一面,相反,竭力切合效仿视觉的创作范式,文学富有诗意的阅读,日益让位于极具速度和快感的影视或网络。当一场视觉的豪门盛宴揭幕时,文学本身却在慢性自戕。
  其次,文字的传播学的特性的是:编码一载码一解码。这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即便是同族语言这个教育过程也可能是漫长而艰辛的,相对于大众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障碍。影像传播方式具有天生的优势,横向看,不同民族语言的阻隔被打破:纵向看,同一个国家和社会中,文字的垄断被打破,社会进入到了一个空前的大众文化时代。赫尔马斯·根舍姆在近半个世纪前就曾指出:“摄影是世界各地都能够理解的唯一‘语言’,它在所有民族和文化之间架起桥梁,维系着人类大家庭。”当下,现代电子传播科技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结盟,进一步有效而紧密地把人类联构成一个“地球村”。
  再次,影像遵从感性原则(先天的、直观的、随机的、平面的、快感的);而文字遵从理性原则(后天的、抽象的、逻辑的、线性的、联想的);对受众来说,影像呈开放性的给予,而文字是限制性的索取。因而是作用于人类文化二元相对的思维模式。对此,英国社会学家拉什就精辟地指出过这二种文化符号本质差别:
  1媒介的差异,图像先天的优越性,一旦条件成熟必将成为文化的主导因素;
  2由于媒介不同而导致了审美对象的区别;
  3形式原则更关注的是人的理性,在图像体系中则注重对象表层甚至是反形式的东西,关注的是人的欲望;
  4理性至上的原则必然导致说教和伦理关怀,而欲望原则占主导的视觉文化更关注的是行为和表演;
  5话语文化是一种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有距离的观照和欣赏,即传统美学所谓的“静观”。
  人类对世界的把握相当程度上依赖于视觉。英国伦敦大学的伊雷特·罗戈夫在他的《视觉文化研究》中总结道:“由于传播科技在视觉和听觉的空间中建起了竞技场,使得视觉文化观看状态的精神动力学下赢得极大的社会发展空间。”而对于视觉文化来说,主体与对象之间的距离消失了,主体直接进入对象或成为对象的一部分,互动性和参与性是导致视觉文化兴盛的策动力。因此,在后工业化消费时代,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文化,向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文化的转型,是合乎内在逻辑的。


  
  二、当今的消费文化
  
  在当今消费文化语境下,一方面可以看作是商业化对社会各个层面的渗透进而促使商品和艺术的结合;另一方面,又可视为商品文化向视觉艺术的全面招安。如设计美学、形体美学、建筑美学、服装美学等等,进而一切商业化的活动领域均可以在美学名目下运作,美学的理念渗入到生活的各个层面。美国当代著名学者丹尼尔·贝尔在他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一针见血地指出:“目前居: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念、声音和景象,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率了观众,在一千大众社会里,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大众的视觉审美欲望借消费文化的东风得以空前的释放。
  在消费社会里,商品相当程度已成为人们显示生存状态的一种文化符号,商品的交换价值不再完全取决于它的使用价值,更有赖于其形象(美学)价值,并通过品牌的确认,增加交换体系中作为文化功能的符号价值分量,诸如财富、浪漫、时尚、归属感等,其象征衍生价值就像无形的灵异附身于商品上。人们在消费视觉图像的同时,似乎顺理成章地借助于这种视觉符号来构建自己的社会身份。
  另外,影像转型首先使“眼见为实”这一原则不再成为真理。这体现在两点:一方面,电子媒介的虚拟技术的发展,让图像有能力在更深的层次上撼动了真实与虚拟的界限。常常造成图像符号本身和外在的真实世界丧失了对应关系,而仅仅涉及符号和生产符号系统的本身真实性,表现在事件与其他传媒之间不断参照、传译、转录、拼接而成的平行域场:一个人为的不断复制的视觉的“虚拟世界”。
  
  三、视觉文化的趋向
  
  媒体事件价值的取舍及矢量编码无疑具有社会意识形态的导向性。画面的色欲或血腥成为刺激都市人情性生活的精神鸦片。影视镜头催生的所谓身体写作和激情戏成为视觉感官释放的集散地。各类视觉媒体在消费经济法则的导演和操纵下,正用无所不及的视觉手段吸引大众的眼球,极力推销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正是在这一层面上,米兰·昆德拉在小说《不朽)中惊呼:“一种普遍的、全球性的意识形态向意象形态的转变已经出现。”很多人身不由己地在这视觉的繁物之阵中迷失坐标,极易引发尤其是年轻一代普遍性的意识形态迷失,人身价值取向的错位。
  理性精神被消解之后人们就可能轻易地被消费文化所劫持。对时尚的不懈追求表面上是对视觉美感的追新逐异,其实质是消费社会人对物的臣服和对自身欲望的妥协。人们的视觉快感在不断地得到满足的同时,新的更高的视觉欲望不断攀升,永无止境,而科技为此提供了似乎无限的可能性。当代法国哲学家居易·德波也在他著名的《景象社会》一书中,对当代视觉文化作了四点经典的批判:
  1在景象社会中,视觉具有优先性和至上性,它压倒了其他感官,现代人完全成了观者;
  2世界转化成形象,就是把人的主动创造性的活动转化成为被动的行为; 3景象避开了人的活动而转向景象的观看,从根本上说,景象意味着独裁和暴力,它不允许对话;
  4景象的表征是自律自足的,它不断扩大自身,复制自身。
  由此看来,社会视觉符号强势背后的真正动因不言而喻。正如英国文艺美学家伊格尔顿指出的:“我们正面临一个视觉文化的时代,视觉文化符号趋于影像霸权已呈不争的事实。”
  
  四、网络虚拟文化的发展
  
  如果我们要把现代文明和传统文明做出划分,显然前者是都市文明,后者是乡野文明;前者以金钱为主导,后者以人与土地的关系为纽带。如今,如果说现代文明失去的是人与土地的关系,那么后现代文明人们陷入的是生存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屏蔽或错位之中,符号已经失去了与本来实在所具有的模仿和再现关系,因为我们越来越生存于一个人造符号的虚拟环境中。
  网络虚拟社区本身形成自己的游戏规则甚至话语体系,重新构造了主体的“文化适应”。有些人把自己寄居在网络之中难以自拔,将心造的幻象当成现实,将表面现象当成实景本身。
  人们必须花费精力来区分哪个是现实空间’哪个是虚拟空间?真实与虚拟的关系愈发的模糊,甚至假的比真的更真实。然而,虚拟现实本身不再像现实存在那样,笨重坚实不可移动和不可改变,人们在“去现实化”的情景里行动和选择,参与者的自信和勇气在虚拟的空间里得以空前的膨胀。而这背后付出的代价是:判断支撑点的丧失。例如,当美军在伊拉克虐俘照片公布举世轰动时,另一个声音几乎同时响起:它们是真实的?抑或又只是一幅数码图像作品?而现实中诸如此类的窘境不胜枚举。
  
  五、生命个体与自然之间的“屏蔽”
  
  当我们被虚拟世界日趋包围时,由影像文化引发的社会文化生态的变异,将直接影响人类文化的走向。传统式的知识分子的预言功能被抛弃,而且他们越来越被排除在公共话语权之外。那些所谓的技术官僚、记者、营销顾问、幕后撰稿等日益通过电视网络等影像传播的强势平台,获得知识分子的权威并占据话语权的高位。通过电视等媒介的强制性的施与,人们思考能力无意中被消解或削弱了,文化上的民主对话功能遭到排挤,影像暴力性的一面凸显了出来。


  尼采认为我们对现实的描绘包含了根本的审美因素和虚构性质。当我们面对世界进行审美和虚构时,文学(字)给了我们行动和判断的勇气。而在影像文化中,参与者沉溺于其刺激性、戏剧化、唯美、悲喜剧等审美情境,感官的瞬间满足使精神的能量在浅层即被释放,人们游走于“虚拟的幻觉”抑或呈“幻觉的虚拟”之间,虚实之境已难区分;貌似真理的影视虽然提高“看”的速度和效率,却暗中滋生了怠惰,它使阅读这种古老的方式显得过时,久而久之使人们的行动和判断趋于迟钝或瘫痪,主动的反思日趋艰难,人们就被置于一种超现实的虚无中。
  所以,当下影像文化困境的根结在于,体制性的影像规则导致了生命个体与自然之间的“屏蔽”。传统语言作为一种抽象的符号系统,必然包含着大量的传统文化定势和社会规则。当下的个体处在以影像为代表的过度人化的符号环境强刺激中,个体与社会文化通则之间很难建立起合理的真实的表现和互动关系。因此现代主义文化的交流困境,根本上来说是源自于心灵和媒介分裂而产生的表现危机。当人们置于一种超现实的虚无中,进而会逐渐丧失人与人和人与自然之间原初的互动关系。海德格尔在其《存在与时间》中的结论是:现代性的本质是存在的彻底失落和人的“非人化”。
  
  六、“去蔽”是艺术家的使命
  
  “去蔽”越来越成为当代学者尤其是艺术家的一个潜在的使命,诗人王尔德曾预言的“不是艺术模仿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艺术”,从另一侧面造就了当代艺术的时代使命。从根本上扭转主客观不兼容的存在现状,对抗技术决定论和功利主义,从社会学意义上,艺术形式的创作活动,就具有还原其作为本能性的,生命原初意义冲动的特质,具有对泛图时代大众的盲从意识,具有提醒、唤起和引导的功用。这时,艺术不仅仅是怡情养性或目愉耳悦的东西,它更多地代表了一种现代社会中所有人们应保持的生活态度,一种对抗现代物质主义非本真世界的精神趋向,一种维护“存在之真”的“去蔽”。
  绘画等作为专门经营空间的视觉艺术,其历史的演变标示了人类空间观念的演变与发展的轨迹。今天即使大众的空间意识极易被劫持或误导,但唯有在清醒的艺术家眼里,“空间”仍然是敏感的、鲜活的、可触的和可描绘的,那是一个充满自律精神的感性空间,是我们生存的精神家园。
  尤其在海德格尔的哲学里,艺术成为一种“去蔽”的力量,一种破解当下泛图像强势的力量,它把人从主客观分离的现代思想方法的禁锢里解放出来,使存在之真得以显现,赋予人类以诗性的光辉。
  艺术由此意味着一种原初的尺度,一种形而上的使人获得精神解放的驱动力。人因艺术而使存在变得富于意义。社会固有艺术的存在成为一支滞阻现代社会滑向彻底的功利主义和世俗化倾向的重要力量。
  总结:消费社会热衷于制造图像神话的同时,是否也给当代精神失重的人们某种外部标尺,有责任感的学人不妨以此为切入点,在学术上作前沿性、前瞻性的思考,如何使人类走出消费主义的阴影和视觉文化的误区,张扬文学的理性传统,以达观的心态分析这一新的文化转型期的利弊得失,重建精神生态的平衡系统,以“他者”的行为得失为借鉴,弘扬健康的视觉文化,规避颓败的感官文化。有序、有度,有效地对一切文化符号资源善加利用,敢于对一切文化特权加以质疑,并对各种文化符号资本在社会中的权力运作加以分析、批评、定位,在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立场上,引导或重构良性的文化价值体系和社会评判标准。

  参考文献
  《视觉的思想》孙周兴高士明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3年10月第一版
  《符号心理文学》林岗著花城出版社1986年9月第三版
  《面对实事本身一现象学经典文选》倪梁康主编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韦伯合理化理论的科学史语境》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问题)2003年第一期中央编译出版社
  《走向后现代主义》佛克马、伯顿斯编王宁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迈克·费瑟斯通著刘精明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技术文明语境中的现代艺术》冯黎明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