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间质瘤的临床诊断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4-14
/ 1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辅助检查诊断为GIST的方法有:胃镜、肠镜检查及活检组织病理诊断18例(85.7%),增强CT检查12例(57.1%),超声内镜检查8例(38.1%),上消化道造影1例(4.8%)。21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术后免疫组织化学及危险度分级分析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1例中15例为胃间质瘤,6例为小肠间质瘤。本组患者进行CD117、CD34、S100、和SMA等4项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表达阳性率CD117(95.24%)和CD34(71.43%),CD117,CD34在胃肠间质瘤中表达明显高于S100(9.52%)和SMA(38.09%),χ^2=10.00、16.1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高危患者口服伊马替尼明显提高生存率。结论CD117与CD34同时表达有助于临床诊断。手术是胃肠间质瘤的主要治疗方法,靶向药物具有延缓胃肠间质瘤的复发和转移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