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包村运动的异化与扶贫体制转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2-12
/ 1
包村作为一种扶贫手段随着新一届中央政府对群众路线的强调,权力部门政绩竞赛的冲动在一些地方重新复兴。尽管包村运动能够有效减少一些地区和农户的贫困问题,但注重短期效应,形式主义严重,效率很低,且容易造成扶贫依赖性,加剧政绩竞赛的不公。从长期看这种建立在权力部门合法伤害权基础上的政绩竞赛会进一步强化权力寻租,使普通的物质性寻租升级为炫耀性寻租,造成政府权力的恶性膨胀,资源配置的更大扭曲。只有树立正确的群众路线观,合理限制政府规模和权力,加强对政府权力的监督,制定比较公平的政绩评估体系,我们才能摆脱对运动式扶贫的依赖,建立长效的扶贫体制,加快中国的扶贫进程。